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番外四 美善不同存(上) ...

  •   我生时,母亲如日中天,宠管后宫。
      父王对母亲,百般宠爱,爱屋及乌,也甚爱我。周岁时,术人相面,却道命中颠沛流离,不得久安。虽是大富大贵,却艰难半生。又道破解之法,言我命势太硬,取名要以虚字相合。
      父王瞅着母亲笑笑:“卿本佳人,巧笑嫣然,莫如‘焉’字。”
      遂我名焉,无字,无号,行伍第七。
      术士不曾言,许是他不敢言,王家无爱,况以色侍君,能得几日。后宫佳丽三千,父王记得有个王后在,已属不易。何况只是个贵妃。
      每况愈下。
      母亲要强,得势时不饶人,失势时,墙倒众人推。新宠窬贵人不甚小产,架祸母亲。逃不过,辩无益,入冷宫。万幸父王还记得往日恩爱。不曾赐死,亦不迫她出家。
      先贵后贱,冷暖自知。
      母亲却一夜痴疯,默默不语,偶尔轻抚我面颊,念叨两句话。
      其一,事皆如风,来去不由人。
      其二,美善不同存。
      十二时,母亲含笑故去。
      于我而言,不过是宫中又少几分眷恋。
      母亲一死,倒提点旁人记得还有我这麽一人。如何安置?窬贵人好手段,竟说动父王降我王籍,认了左相韩僖为父,自此,我与那森罗殿再无干系。
      一夜之间,我作了臣,改了姓。不知死了,当算哪家的魂?
      也就笑笑罢了。这世间岂非你笑笑我,我笑笑你。
      少时事,能记得多少?母亲面目早已模糊,只记得一头青丝细软柔长,旁的,就只得那两句话了。
      头一句,还算容易。偏生末一句,何解?
      蹉跎岁月,韶光虚度。韩家尊我,只敢贡着,虽是臣籍,王室血脉,终是避不了。
      若父王晓得他日,我竟再为王家人,不知是何表情。
      想来甚妙,甚妙!

      我国居两强之间,前有狼卫,后为虎越。夹缝之间,父王左右摇摆,苟延残喘。用人不贤,不治军备,只图享乐,夜夜饮宴,笙歌袅袅,粉饰太平。
      上行下效,君王不理政,甲士不思战,朝臣不思报国,百姓苦不堪言。只这些,于我何干?韩僖碍着面子,我也不过作个样子,念书只挑乐子,习武学个架子。谁肯现功夫给白地儿看?又不是傻子。我自在韩府,消遥快活。暗地里习些甚麽,怎能公之于众,不过求个无愧于心。这乱世里头儿,保命要紧,要紧!
      转眼十六,行过冠礼,可入朝应职。所谓做官儿,不过应个卯,当个“点头参事”也就罢了。领了俸禄,自请朋友饮酒,偏生叫一事儿搅了太平。
      年初,父王嫁宗室女入越,两国趋近。卫国借口今岁朝贡不厚,责难父王,父王仗着越国,不予理睬。卫王武圣大怒,发兵二十万,直指国都而来。
      势如破竹。不过一个月,兵临城下。
      父王请越,巧在越内流民作乱,孙氏自顾不暇,如何相助。父王大窘,欲战,将不愿;割地,全国还剩几分地;欲求和,又恐卫将拒之。
      怎麽办?怎麽办。
      韩僖进言:“投其所好。”
      父王大喜:“卫将领兵何人,有何好?”
      交战月余,困都城七日,尚不知敌将姓名癖好、性子如何,父王倒算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韩僖见怪不怪:“卫将刘锶,是卫王第三子,今年虽十七,却老成持重,长于治军,征战无数,未尝败绩。”
      父王急道:“他好甚麽,酒色财气,是男人总要沾一样。”
      吏部尚书答曰:“刘锶为人小心谨慎,好酒不贪杯,赏美不贪色,虽放任兵卒劫掠却分文不取…”
      父王一皱眉头插口:“少年人血气方刚,怎会不流连温柔乡?”
      我心头一笑,又不是人人似你,美人一招手,玉玺不如藕。
      兵部尚书道:“臣所知,略有不同。刘锶不好美人,别有缘故。据言,他更爱男子。”
      龙阳之好?我暗自好笑,刘锶原来是个娘娘腔。
      父王却来了劲儿:“真的?寡人就晓得嘛。”
      韩僖忍不住道:“道听途说,怎能当真?”
      父王却摆摆手:“这时节,哪儿管得了这许多。”
      急急忙忙选了俊男美女各十人,却又推不出使臣,这时候儿父王总算想到了我。
      去就去,反正没见识过,怕了不成?

      在卫营大帐左等右等,不见刘锶来,端的好大架子。
      少时来个传令兵,倒也知礼,打个躬方道:“将军要小的转告韩大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还请韩大人放心。既来过了,意思到了也就是了,旁的他作不得主。”
      发话儿撵人了,我还赖着不成?爽快走人。心里倒笑了一回子,这个娘娘腔,倒有点儿意思,说话竟是滴水不漏,叫人猜不着心思。不过连个参将都不见,恁的看不起人。
      父王可不好打发,自是气急败坏,当场发作起来,言我延误军情,关我入天牢。
      我只笑笑,长在冷宫,住过天牢,这官儿当得也有趣。横竖你也跋扈不了几日,随便了事罢了。
      果不其然,十日后,城内百姓疲病交加,开城迎卫。
      偏生连累了我,王室一脉,全数绑缚大殿,候着卫将发落。
      我虽跪着,却忍不住笑意。
      母后好见识,事不由人,来去如风。
      刘锶也算赫赫有名,少年将军,名动天下。降了他,倒也不算太丢人。
      卫军军纪严明,井井有条。不扰百姓,不侵官邸,参军将领分工协同,倒比平日宫里还静谧些。
      只是这刘锶架子还真大,候了快一个时辰还不现身,累得我腰酸背痛。
      正想歇歇,他却进来了。
      我认得他,他却未必认得我。
      手下耳语几句,他回头扫眼众人,我忙垂目,暗叹人算不如天算,这个龙阳竟毫不娘娘腔,反而英姿飒爽,气度慨然。
      实话罢了,我不是卫国人,也这麽说。
      他只随意望望,就着令卫兵解回东也,交由武圣发落。却又垂手书一道文,并着玉玺交由令兵,偷眼撇见提款,却是送至越国的。
      叹服一声,好个刘锶,扣了这儿的王在东也,却献地于越国,敲山震虎。
      若能与你交手,不知如何有趣。
      母亲,今日方知你之言,美善不同存。美则美,不见得有善心。善则善,不见得有娇容。若美且善,只能如你,感怀自怜,老死冷宫。若丑且恶,只能如东施,徒增笑柄,招人厌恶。

      以我的功夫,半道儿逃了也非难事儿,偏我不愿,为的甚麽,也说不清。入了东也,武圣倒是客气,以一国之礼待之,父王乐不思蜀,我却暗自好笑。
      武圣也不是吃素的主儿,且看他演甚麽戏码。
      只不知他为何偏来找我。
      御书房,焚香清雅。
      “韩焉,你对孤,可心有怨恨?”
      我只笑笑:“武圣非常人,怨恨不过如清风抚面,擦却面上浮尘罢了。”
      他眯眼一笑:“孤灭了你的国,擒了你王室一族,你就没有半分怨对?”
      我耸耸肩:“技不如人,心服口服。”
      “心服口服?”他收敛笑意,“只怕是口服心不服。”
      我倒愣了一回子。
      他轻道:“你是聪明人,该问的问,该听的就听。”
      我寻思一阵,越国吞了我国之地,捡个现成,白白便宜孙氏那老家伙。
      武圣又道:“孤从不计较谁是哪国人,唯有能者居之,你可愿为孤所用?”
      我眯眼笑道:“此情此景,韩焉能说个‘不’字?”
      武圣脸都不红:“既如此,孤要你作的事儿,就算你是应下来了。”
      我摇摇头:“就怕韩焉力不从心。”
      “要人要银子,只管开口,你只需安心做事儿就是。”他朗声笑笑,“头一桩,这就启程去豳国吧。”
      我不能不服。
      武圣这一招好厉害。吞了一块肥肉,却也怕四邻觊觎,吐出来虽舍不得,却是为着见了更大的。挑着豳国恨着越国,他捡个便宜。就算事情败露,大可推说是余孽作祟,与他无关。
      手里捏着宗室几十人的命,我能翻上天去?
      也罢也罢,该来来,该去去,日子安逸,脑子就不敏锐。我韩焉不是蠢材,何况装蠢,岂非极容易?
      要绝一国之力,攻心为上,治衡次之,攻城为下。
      我拿着白花花的银子,自该选第一条儿道儿。武圣是明白人,只问我那生意叫甚麽?
      我想了片刻,吐出“东虢”二字。
      他却留心想了片刻:“你还是记恨孤灭了虢国麽?”
      我摇摇头:“为君者,自是要平复宇内;为将者,定当要威震八方。”心里补一句,亡国者,自当以复国为念。
      虢国,没给过我甚麽好处,可也不能这般任人宰割。
      不为别的,少年傲气,指点江山,只缺一个际遇,武圣你敢给我,算你阴狠。
      且看你有没有收回的能力!
      至于刘锶,长长的日子大大的天儿,总有交手之日。
      你缺的,不过是个名分,难以施展;我短的,也不过是个名分,事事制肘。好在你我年轻,熬得几年,这才好看,莫要辜负少年义气。届时,你我当堂堂正正再比一回,看谁更适合这天下之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番外四 美善不同存(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