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傻子不识父兄心 ...

  •   天微微亮的时候,陈家三父子正好赶上县城的城门打开。附近进城的农户还是蛮多,因此他们仨看起来也不突出。
      某人站在高大的城门之下,看着这在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古代建筑,现今如此清晰真实的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于穿越这件事,某人到现在还是如在梦里。
      基于现代人的习惯,某人在过城门时情不自禁地伸手摸了摸墙壁。
      一般的城门处都有守城的士兵盘查,看见形迹可疑的人会扣查盘问,怀疑是敌国细作或者是作奸宵小的不予通过。像某人这般停停走走,到处乱摸乱碰的很容易引起注意。
      一直留心观察他的陈大牛当然注意到某人的异样,恐惹来兵爷的注目,连忙上前一把拉过他的手直走。
      “别、别走得这样快嘛,我人小步子迈不大……喂喂喂,扯蛋了……”
      陈大牛不顾他嚷嚷,拉着他过了城门才放开。
      “二娃子别淘气,乖乖听爹爹的话。”
      陈大郎怜爱地拍了拍某人的头,再牵起弟弟的手。城里不比乡下亲切,十里乡亲都是认识的。在这里走丢的话很容易遇上拐子。
      两人顾不上吃早饭,就带着某人直奔城里最好的医馆。
      “大夫,你看看俺这孩子。”
      那医馆才刚掀开门板,父子仨就凑上去求诊。
      “这位郎君,家师还没起来……”
      “俺这娃儿高烧了几天,昨夜遇上贵人才退了热,可是脑子还是不清不楚的。还望小郎君通传一声,请大夫起来为俺家孩子看看病吧。”
      那药童看了看被陈大郎牵着手的某人,因为这身体之前确实大病了一场,脸色很是苍白,属于孩子的圆脸此时病得瘦了,露出有些尖的下巴。
      “请郎君进来小歇,我到后院通传家师。”
      三人进了医馆,在给病人看诊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那小童进去一刻钟后出来,告之大夫已经起来,待一会刷洗好后就到前厅给他们看诊。陈家父子连连道谢,那小童又进茶水小房给他们每人奉上一杯热茶。
      待他们喝完一盏茶的时间,大夫才慢慢腾腾地从前厅出现。这是一位五十好几的老医师,经验纯熟,他对陈二娃子望闻问切一番之后,得下的判断是孩子病久了脑里糊涂,不好好调理的话日后恐神智有问题。
      “那么请大夫看看这张单子。”
      陈大牛拿出昨夜贵人留下的药方,递给老医师。那老医师接过后仔细观望了一会,对陈大牛道。
      “写这方子的人是高手啊!请问你们为何不找他看看小儿的病?”
      “这是一位偶遇的贵人留下的,俺们并不知道他的行踪。”
      “唉,人生际遇,可遇不可求。”老医师说着捋了一下胡子,又停笔在药方上加了几味药材。“我把安神的几味药加上去,一起煎了服用对小儿病好。”
      老医师把药方递给小童,示意他去为客人配药。陈大牛从胸口拿出颜飞禄留下的钱袋,准备给老医师诊金。但当他打开钱袋时,吓了一跳,里面居然足足有三两大银和一些碎银。
      出了医馆之后,陈大牛已经开始感觉自己的身体轻飘飘。昨日,他还在为一家的生计发愁,为生病无钱看大夫的小儿发愁。而昨夜,他遇见了贵人之后,不但小儿的病痊愈了大半,全家未来整个冬天都可以安稳度过。
      某人来到这里大半日了,除了刚刚喝了口热茶,什么都没吃过,五脏庙不禁一阵阵鸣叫。他拉了拉陈大郎的衣袖,说道。
      “大哥,我饿了,能不能先解决一下民生大事再卖我?”
      刚刚进去医馆,某人以为陈家父子是想将他推销给那老医师。但很明显那老医师验货后对他不满意,还累那陈大牛赔了钱,于是陈大牛不发一词就带着他和那小哥退了出来。
      “二娃子,你想对俺说啥?”
      陈大郎停下脚步,蹲下来看着某人问道。
      知道他们言语沟通不了,某人立即做了一个进食的动作。果然肢体动作V5,陈大郎立即就懂了某人的意思。
      “爹爹,二娃子说他饿了。”
      听到陈大郎这么一说,陈大牛也感觉昨夜起就没吃过东西的身体传来一阵阵饥饿感。现下银子是不发愁了,陈大牛带着两个孩子到一小面馆坐下吃早饭。
      这间面馆的墙上有挂着菜牌,上面写着的是繁体字。谢天谢地,虽然不太会写,但是对于某人来说阅读是没有问题的。
      “馄饨!馄饨!我要馄饨!”
      某人为了吃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跑到那菜牌下一跳一跳地指着写着“馄饨”的菜牌。善解人意的陈大郎立即明白弟弟的意思,对跑堂的小儿说道。
      “给俺弟弟来碗馄饨汤。”
      “好咧。”
      见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某人立即满意地坐回位置上等食。
      陈大牛和陈大郎叫的是最便宜的清汤热面,而某人叫了比较贵的馄饨汤,看着陈家父子吃得这样清素,某人看着碗里浮着的油有些心虚。
      “给你们一人一个,别怪我独食啊!”
      陈大牛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为小儿子叫馄饨汤这么贵的早饭,但是看他大病初愈,脸蛋上肉肉的婴儿肥没了,也就随他去了。但小儿子懂得给他和大儿子分馄饨,还是感觉心里暖暖。
      “二娃子自己吃好,爹爹和哥哥吃热面就行。”
      “对啊,弟弟,爹爹和哥哥身体好,吃点热面就得。”
      陈大牛慈爱地望着某人,陈大郎怜爱地拍着某人的头,某人心里直嘀咕,这人贩子怎么看起来如此有人性光辉的。
      某傻子啊,那是你爹和你哥啊!

      仁王的车马回到帝都,连夜就被皇上召入宫。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仁王不必多礼,起来吧……”
      容色疲倦的皇上从龙塌上缓慢坐起,对地上跪着行礼的仁王挥挥手,示意他起来。
      “臣此番离都,为皇上到民间寻得一隐世高人。”
      “哦?此人有可擅长?”
      “回皇上,他通医理,懂炼制一种不老灵丹。”
      “丹药?快!呈上给朕看看!”
      仁王父亲赵佑对朝政没什么上心,亦不喜爱华服美人,唯独热爱服食灵丹妙药,追求登天成仙之路。他接过仁王呈上的木盒子,打开里面有数颗黑色的药丸,也不让侍奉的宦官试食,命宫女送上清水就着服用。
      服下后,皇上盘腿打坐片刻,再睁开眼,脸色疲惫神色一扫而空。
      “此丹甚妙!”
      皇上龙心大悦,对仁王这个自己平时不怎么上心的幼子也难得放下架子,笑道。
      “奴奴果然心系于朕,为朕寻来这灵丹妙药。”
      仁王听皇上唤他乳名,知他心情大好,一反刚刚故作严肃的脸孔,露出一丝少年纯真的笑容。
      “儿自从听闻爹爹身子不好,就留心打听可有灵方妙药。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儿在外面寻得高人能为爹爹治病。”
      “唉,还是奴奴关心朕。”
      皇上从塌上起来,仁王立刻体贴的上前扶一把手,接过一般奴仆的工作。“你那两个不孝的兄长,自从朕倒下之后,就知道在外面你争我斗,当朕一病不起,就盼着朕仙游。”
      “不会的,爹爹还很年轻。当年武帝百岁才驾崩,爹爹此时还差得远。”
      皇上今年五十好几,按理来说就是知天命的岁数,普通百姓有的活到这时也是离大限不远。能像前朝武帝那样长寿的君王,历史上来说也是为数甚少。可是好话哪个皇帝都爱听,此时皇上就只觉得仁王的孩子怎么这么好,他之前为什么没发觉。
      不能怪仁王父亲这么天真,他幼时父母恩爱,整个后宫只得他一个嫡子,大了也没有兄弟和他争皇位。相对别朝,赵佑是在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内长大,对于皇家亲情的想法自然也比较天真。
      他天性热爱修仙问道,可惜长在帝皇家,父母还恩爱无其他孩子,只得先帝驾崩后继任那位置。他对朝政不上心,只求不功不过,闲余时间用于修仙炼丹,起初几年连后宫也不曾踏足。
      大臣们见他越来越“仙”,恐皇室后继无人,纷纷冒死进谏,赵佑才与皇后蔡氏,贵妃王氏各生下一子。
      而仁王的出生是一个错误,当时的赵佑已经不近女色好多年。一次误吃某丹药中有催情成分,神智迷糊中与一宫女发生关系,之后便有了仁王。那宫女在生仁王时难产而死,赵佑就将仁王交给淑妃刘氏抚养。
      待仁王到了总角之年,赵佑又将他封了王,赶到宫外去住。在仁王的整个人生,赵佑这父亲对他的态度来说就是各种不待见。
      因此如果要说仁王多么的渴求父爱,那是不现实的。如果你在成长中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一种感情的话,你在脑里是不会有父爱这么一个词的。就像一个没吃过糖葫芦的人,你跟他说糖葫芦多么好吃,他的心底也许很不以为然。
      仁王会去为赵佑寻找仙丹治病,心底的打算自然不是明面上的孝顺这么天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傻子不识父兄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