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五十九章 月下踏歌行(六) ...

  •   “你说,若是我们能安然无恙地离开此地,接下来往何处去呢?”沉霖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向渊问道。

      “向东边的云暮城去。”渊想也未想便答道。

      她并不接着说,只是喝着茶,思索着。云暮城,这个无论如何渊与甘兰皆执意要去的地方,究竟有何奥秘?恐怕只有待去了之后才知了。

      她又问道:“你可有把握制住那长老?”

      他微微蹙眉,说道:“你不会是想挟持长老吧?我这命可是托于你手中呢。”

      她颇有些不悦道:“若是信我,只能或不能二句,莫要净说些无关紧要的,我自有计较。”

      望着她笃定的眼,他缓缓垂首低笑,眼底闪烁着她不曾见过玄邪的光芒,沉声说道:“我若是愿意,这整个部族都会不复存在,只不过不愿如此张扬罢了。”他话确实不假,只是并非凭他一人之力。

      有他这句话,她便安心。于是放下了茶杯,说道:“那便不多耽搁了。眼下约是黄昏时分,再过不多时辰,他们若是不放心,说不定会乘夜将我们除掉。以防万一,还是先发制人的好。”

      “那么,你欲如何先发制人呢?”他含笑望着她,左手执起了一枚小点心,送入口中。

      她灵眸轻转,笑道:“自是叫他们莫要杀了我们了。”

      她不多言语,他也不问,默契地相视一笑。稍作休整,毕竟日后不知还要奔波到几时。她顺带沐浴更衣一番,这衣服自然不是自己的了,不过这一身青衣倒也不错,她暗自想来。

      准备停当后,两人便一齐离开了房间。桌上的茶点已吃净,只余几个空盘子,似乎这两人不多吃一些,便觉得白来这儿淌一趟浑水一般。

      越过重重岩洞,一路上石壁上的图腾诡秘依旧,只是其中意味两人已了然。又到了那一帘瀑布前,她只匆匆望了几眼,便又离开去了。

      瀑布后是一个稍宽敞些的平台,可从旁侧的石路进入。显然这石路非天然形成,是费了些功夫才从坚硬的石岩中破出的。如此一个部族,恐怕岭城城壁便是他们筑起来的。结合渊所说,这个部族应是几百年前于岭城为夏凉所败,退居嶂城。借着嶂城纷扰毒瘴,他们逼退了夏凉军,自己却只能呆在地下。也因了嶂城毒瘴弥弥,总是筑了城,也难以生活,不得不舍近求远,到了岭城。只是或许部族势力遇见衰微,那岭城不曾完工,便弃置至今了。

      洞内人正交谈着,忽闻门外一阵骚动。瓴释拉开门来,却见误入洞中的那两人正在门外。

      显然惊讶于两人的到来,长老立时站起了身,如薄刃般狭长的眉峰不由得紧蹙,肃然问道:“两位来此做甚?”话语中丝毫不掩戾气。

      她也不绕弯子,直上前道:“晚辈本无意叨扰贵部族,误入贵地并无恶意。本欲呆个几日,待前辈们安心后,再行离去。只不过诸位似乎并不想放我们走,我们兄妹二人也无力相抗,不如做笔交易可好?”她仰首向瀑布上端望去,距洞内地面有二丈余之高,狡黠的双眸轻转,眼底不明意味的眸光却无人捕捉到。

      听罢她的话,长老紧蹙的眉峰更是拧成了一团,牵动着左颊骇人的伤疤,于阴暗中隐隐起伏。长老对她的提议似乎并不甚感兴趣,只是谨慎地打量着她,仿佛要将她看透一般。她仅是盈盈笑着,并不回避他锋锐的目光。

      瓴释见双方僵持着,便俯身问长老:“长老,您看这……”他话未说完,意却已表达尽了。

      长老挥了挥手,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响起:“莫急,也罢,且听听他们要说什么。”他的目光炯炯,闪烁着宁静的光辉。

      得了长老的允诺,她莞尔一笑道:“晚辈本对贵部族毫不知晓,却无意中于客房中瞥见了几个字,许是如此巧合罢,让晚辈了解到了一些事……”她并不说下去,只观察对方的反应。

      长老有些惊异地挑了挑眉,说道:“你看见了什么?”显然,他并不知厢房中刻有字,却知那里曾住着什么人。

      她了然一笑,拖长了语音:“想必那人定是与诸位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狠狠地刻下了‘影刺必亡’四字。”

      哆——长老重重地将拐杖杵于地上,恶狠狠地低声道:“这个叛徒……”声音很小,却足以传入她的耳中。

      稍后长老虽微敛神色,却难掩失态。自知是正中对方的秘密,她不笑不语,只静观其变。长老细细打量她,沉声问道:“你还知道什么?”

      她不答他的话,只是笑了。看得长老一阵莫名的惶然——眼前的女子明明不谙武功,却有种难以言喻的威慑感,让他觉得背脊生凉。于是,他换了一种问法:“你欲如何呢?”

      她这才答道:“晚辈并无敌意,只是希望诸位能放我们兄妹一马。当然,作为回报,晚辈可以告诉您一些事。晚辈自以为,所知之事里,有一些是您甚想知晓的。”

      “那么,你究竟知道什么?“长老死死地盯着她问道。

      “我知道的很多呀,”她笑道,“譬如刻字之人是否还在人世,譬如他做了什么,又譬如,那石壁上图腾的含义……”她顿住了,并不说下去。

      长老尚未言语,瓴释却先站了出来,拽着她的手臂急切地问道:“你说你知道此人?告诉我,他现身在何处!”瓴释满目的焦急,更多的却是怒火。

      渊将他拉到一旁,松开抓着她手臂的手。焦急的不仅是瓴释,长老也显出了一丝不耐之色,匆匆问道:“你说你知道图腾的意思?你若是告知我,我便放你们一条生路。”同样是感兴趣于她所知,两人想知道的却不是同一件事。她有些诧异于两人的表现,不过也看出了些端倪。

      她仍是微笑着说道:“那便烦请您随我走一趟了。”

      长老有些莫名,瓴释不置可否,但两人终是跟她走了。她轻笑道:“两位若是不放心,大可派些人手来,我们兄妹纵有三头六臂,也敌不过诸位的。”她的话不无道理,长老便随她去了,暗中吩咐瓴释带了些人来。

      她浅笑不语,只领着他们向石壁走去,走边走道:“其实这壁上所作之画正暗示着对面那梧桐树所在之地,”她指向石壁上铠甲的粼纹,乍看之下似是一帘水瀑。她说道:“您看这图案,说的可不是瀑布?而贵部族于此隐居了数百年,这水必也是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那么……”

      “那么,这水指的是洞中瀑布?”长老惊呼道。

      她点头道:“正是,因此这树正于瀑布流水尽处。”她又向前走去,瀑布流水尽处正是他们来时落入洞中的那段小道,顺手带了一支火把,照亮前路。

      长老蹙眉道:“这分明仍在洞中,哪来的什么树?”

      她指着数丈之上的洞口道:“您看,这水流尽处恰是离洞口不远,自是引导您往洞外去,这梧桐树是何等伟岸,又岂会委身于小小石洞中?”

      听得她话中也有些道理,料来她耍不了什么花样,自己身后还有不少部众,她也跑不了,长老便随着她去了。渊抱起她,双脚轻点石壁,飞于咫尺顽石之处。她将手紧紧揽住他的颈项,透过单薄衣衫,她还能感到自他微凉的胸膛传来的体温。他抽出手来,运了内力,奋力一击,将顽石轰开。当空处,一弯残月正满照,清辉洒人间。

      两人一齐跃出了洞中,长老正欲起身飞出洞口,当适时,她将手中的火把奋力一掷,长老又岂料到她会有此举,火把重重地打于他向上仰的脸上。火瞬间点燃了他左颊的伤口,于血红中欢愉地跳动。他嘶哑的声音顿时响彻石洞,整个人皆燃了起来。

      此处正是流水已尽,即便是不远处,也仅积了几滩水洼。没有桶,瓴释一时也没了办法,只能和几个族人以衣扑打。焚身之痛正折磨着长老,他于嘶喊中就地打滚,洞中地多不平坦,石刺于他燃起的焦肤上更添苦痛。

      瓴释听见头顶石洞口处传来阵阵岩土爆裂声,却是心急如焚,根本顾及不来,只大声呼喊族人施救,尽量将水洼里的水泼向长老,可又怎能减缓长老的痛楚呢?

      余下族人闻声而至,有忠贞者冒火抱起长老,忍着彻骨之痛奋力奔向流水处,其余族人也皆寻来水桶,盛了水向长老泼去。洞中已是慌乱一片,恰应了她的话,此刻水便是他们的引导者。

      翻滚中,长老点燃了洞中的植物,又是一片风火连延。火花立时四下里散去,哀号声,哭喊声,呼叫声,声声充斥于洞内。却看长老,不知何时,已失去了意识,不知是死是活。族人们慌了手脚,不知所措,瓴释命人抬起长老回房,务必将其救活,只是自己心中也没有底数。他又命其他人尽快灭了洞内的火。族人们忙作一团,洞里已是一片狼藉。

      处理完这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之后,已是半个多时辰之后的事了,瓴释这才得了闲,疾疾追去洞口,却见已被封上,而且洞口被炸开了些,顽石最宽的一圈正卡于洞口,不似当初那般容易击起了。

      忽有一族人来报:“族长,长老还有气,只是伤势甚重,不知……”他话并不说完,不能说也不当说,瓴释却已了然。

      瓴释望了望遮蔽了长天的巨石,狠狠地咬了咬牙,说道:“你们记住!总有一天,我会寻来复仇的!你们记住!”他的声音响彻空旷的山洞,不断地回荡着,回荡着。只是那已远遁之人不可闻罢了。

      那夜,月色漫漫,嵯峨千山。阴风四起,破岩直入。树影憧憧,人静鸟栖定,只泛白的清冷月华之下,一个白衣若雪颜如玉的男子,背负着一个青衣如叶貌若水的少女,于险壑疾岭中飞腾。飘飞的广袖间盈了浓浓露华,尽湿衣袂,凉透纤指。何曾见大火滔天,何曾见凄呼痛吟,早已是逍遥天地之外了。

      她伏于他的背后,与他一起翻飞浩渺天地间,看月似洞箫,踏歌徐行,眼底是一汪深不见底的凉意,笑靥双生,回味着方才得逞的诡计。

      感于她凉薄的笑,他亦悠然笑起,皓月将他苍白的容颜照得生辉。和着迎面清风的,是他流转的眼波,狭长眉宇,斜飞入鬓。

      “霖,我真是愈来愈不明白你了。”他柔声说来,声音似是绵延的流水,于千万个流年里缓缓漫去,寒如冰霜,浸染着她同是寒凉的心。

      她倏地莞尔一笑,带了一片澄鲜树叶,更映衬她唇边浅笑。自远方渺茫的天际,传来她凉薄的声线:“人生在世,谁人无几个面具?我平日里如何,方才如何,皆是我,你又如何会不知呢?”

      他轻轻垂首,望着茫茫埃土里难掩的石刺,笑道:“你便似是那尘土里的生刺,生性阴冷,却以朴土相掩,乍看去是平坦无害的,实则暗藏杀机,蛰伏已久。”

      她只是报以一笑,将脸平贴于他微凉的背脊上,呢喃道:“其实,你错了。我不是那生刺,我是那埃土,以生刺相掩,欲盖弥彰,让人以为我心地狠毒,不敢贸然来犯,却不相信那埃土已是我的表象。只是那又如何呢……”她的声音虚无缥缈,于浓夜长天里愔然散去。她不知他是否听见了,只是如此呢喃着,自言自语着。

      许久之后,那两个几乎重叠的身影,于光明中消失,藏匿黑暗之中,再无人看见。

      及至嶂城郊,路便渐渐好走了。他将她轻轻放下,顺着东风的方向弥望,云暮城尚在千里之外。泠风自他雪白广袖灌入,他不予理会,只是凝眸东方。那日出的方向,仿佛流散的烟云也可蔓延至此,载他飞往天际。

      最后,他寻来些枯叶,铺了厚厚的一曾,与她席地而坐,相视而笑。忆起方才的经历,他犹有些疑问,便问道:“适才你道是了解石壁图腾之含义,可是当真的?”黑夜里,她看不清他眸光粼粼的眼里含几分笑意。

      她只是颔首低笑,似是十分自然地道来:“自是胡诌乱拈而来的,我既不知图腾之意,也不知刻字的是何人。但若非如此,那长老怎会傻乎乎地跟着我到了洞口呢?想必其中奥秘于他、于整个影刺族,皆是至关重要的。兼之他过于自信,掉以轻心,这才让我得了空,骗得他让我们出了洞。不仅自个儿没捞着便宜,反误了自个儿性命。他若非起了杀心,我也不至如此害他性命。”毕竟,只要不与她的利益冲突,她尚可善良些,可若敌方来者不善,她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他似乎有些失落,又问道:“只是如此罢了?”

      她以为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有些简单,便又详解道:“先前我观察了他们洞中的地形,可通往外界的只有我们来时的洞口,与瀑布上端的平地。只那平地距瀑布帘后的平台高有数丈,饶是轻功了得,也不可能不借助外力便上得平地。于是我便引了长老到洞口,骗得他让我们先出去,再以火把掷之。我不知他功力如何,万一他躲开了火把追上来,那可有些棘手了。只是你道是能制住他,我便放心如此做了。再炸开洞口,让顽石沉下几分,卡于最宽的一圈上,便不易移开了,这是以防他们能很快摆脱火势。只是恰好他躲不开火把,那他们的族人可有得折腾了。”

      尽管她曲解了他言语之意,他也不再点破,只是低笑道:“霖,我真不知如何说好了。你似乎总能制造些意外。有时候我会想,那个安居于隐村十五年的少女,真的是你吗?”他侧首望着她,眸底翻腾着汹涌的浪潮,脸上却是平静无波,仿佛要将她看穿一般。

      她只是缓缓颔首,双臂抱膝,微微侧了脸,自东方而来的泠风吹起她鬓间零碎的乌发,飘然如柳絮,散漫似飞花,低语一声道:“你说呢?”碎言细语散落于零星子夜中,再无声息。

      那时的月色苍苍,恰似他子夜里低吟的声声洞箫,绵长悠远,伤惘哀徨,自天穹流云里倾泻而出,仿佛亘古不曾变。今宵正是踏着这月色洞箫,缓缓徐行的好时机。

      云随风动,月共水明。暂逍遥于夕径,听霜鸿之度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