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一梦朝英(二) ...

  •   说到太子,就不得不先说如今这位官家。
      古来可怜的皇帝不少,这位让人可怜都可怜不起来。
      赵构这皇帝做的虽然比他的爹和大哥幸运得多,总的说起来也是够倒霉的。老爹和大哥被金人抓走了,捡了这么个皇位,还没坐热乎呢,自家就窝里反了,手下的将军苗傅和刘正彦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非让他让位给三岁的小太子,然后再搞出个太后垂帘来。
      万幸被韩世忠等忠臣救驾成功,又重新坐回了皇位,唯一的儿子小命没了,结果还是不断的被金人吓唬挤兑威胁,被害恐惧症妥妥的,一听见点儿动静都能吓得望风而逃。
      而每次局面稍有好转,他就抽风犯病,好像大宋抖起来他就对不起金国给他创造机会得到的这个皇位似的。
      最惨的是,也不是知道是东躲西藏的败了身子啊,还是被吓出心理疾病了,赵构这皇帝就算后宫三千也没用,他没那功能了,一个蛋都生不出来。
      社稷传承不可轻忽。
      没辙,只好认命地在宗室里选。
      这事儿其实挺尴尬,“靖康之辱”中,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几乎全灭,钦宗赵恒还在燕京苟延残喘,赵构倒是坐着皇位,可惜,等这俩兄弟一蹬腿儿,赵光义这一支也就算绝根儿了。
      于是,风水轮流转,该是谁的,拿不走。
      为了面子好看,赵构不得不编个感人至深的梦出来,从太-祖一支的宗室中挑人。
      这挑储君可不是挑大白菜,就算是老百姓家里过继孩子都要先看看能不能养住,再看看能不能养熟呢。一国储君要求自然更高,至少还得挑挑资质。
      于是,在剩下的宗室子里挨个过筛子之后,秀安僖王赵子偁家时年六岁的儿子被挑中了。
      本来按照皇帝和大臣的意思,多挑几个备选也是好的。
      可是,也不知这僖王是怎么生养出的孩子,虽然只有六岁,却是威仪天成。
      这孩子生的极好,按说六岁的美正太正是萌的不得了的时候,可这位,负手往那一站,只要脸色略微一沉,就算是积年的老臣都差点儿膝盖一软给他跪了。
      跟这样儿的孩子摆一块儿,原先看着也还不错的那几个别说绿叶衬红花了,就连土疙瘩都算不上啊。
      就这样,僖王的这个儿子被几位背地里偷偷抹泪暗喜大宋后继有人的老臣恭敬小心地给送进了宫。

      赵构和他这个“儿子”的初见非常不愉快,当然,只是赵构单方面的不愉快。
      他必须有个儿子没错。
      这不代表他会喜欢这么个外八路的,跟和尚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的,证明他已经算不得男人的明证。
      更别说,不过是个六岁小儿,居然一个照面就然给他差点儿犯了心脏病,连对视都不敢。
      这是个小妖怪吧?
      哪家六岁的孩子能有这么强的气势啊!
      养子入宫,总要意思意思考较一下走个过场,结果这次赵构是真的被吓得快要口吐白沫了。
      开始问些学问上事情的时候还好。
      赵构别的不行,学问倒好,尤其一笔字,名气成就也就比他爹徽宗小点儿。
      必须说,宋朝的不少皇帝其实不是废物,他们就是那种典型的被放错了地方而成了垃圾的珍宝。若他们生在普通的富贵人家,那个个都能当个名垂千古的艺术家,多愁善感什么的反而是优点。可惜,他们是皇帝。
      不管怎么说,问到学问的时候,赵构的心里还是挺开心的,别看孩子小,学问真不错,尤其那一笔字,笔意之间既有大自在的潇洒悠然,又含锋在内,风格已是自成一家。
      赵构自问自己六岁的时候是绝对没有这个功力的,这时候他倒没嫉妒,反而因为找到了个同好,把之前照面时被吓到的那点儿心结都去了,扒着人家小孩儿就是一顿书法讨论。
      好景不长。
      乐极生悲简直就是赵构一生的写照。
      刚觉得这“儿子”不错,人家就提出他武艺也不错,正好也演练一下,若是能请朝中名将们来指点一番就更好了。
      靖康之耻犹在,习武抗金雪耻这话说出来掷地有声,简直不能更大义凌然。
      赵构这会儿手下强将不少,也还多少有点儿硬气,便同意了。
      谁知不看还好,一看赵构就懵逼了。
      别看人家年方六岁,不仅写了一手好字,还是文武双全,天生神力。
      说是演练一下请各位将军指点,结果年纪至少是人家孩子叔叔爷爷辈儿的,沙场拼杀出累累军功方有今日地位的一群大老爷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被打趴。
      一点不夸张的,字面意义上的趴。
      赵构坐在上面,看着校场上一群趴到不起的魁梧大汉,再看看唯一站着的,连衣服头发都没乱的六岁豆丁,顿时一口气没上来,眼睛一翻,被内侍好一顿拍抚才缓了过来。

      赵构本意不过是为了搪塞敷衍才同意了收养子,想着放在宫里不过多碗饭的事儿,什么时候把那孩子怎么办还不是他说了算。
      人算不如天算。
      如今这事儿他说了不算了。
      不过是个从前默默无闻的宗室子罢了,不过几天的功夫,凭着实打实的文化功底和高山仰止的武力值,外加那一身浑然天成的威仪气势,居然就把那群忠于宋室的文臣武将们统统征服了。
      要知道,除了极个别的几个专门看皇帝脸色行事的家伙之外,满朝的文臣武将还是第一次这么团结,联名上书。
      总结一下就是,这娃不是一般人啊,这样的良才美玉,绝对是上天赐给宋室的福气,是我宋室中兴的希望,皇帝您就赶紧的把名分给定下来吧,过这村儿就没这店儿了,万一惹得老天爷不满意,把这赐给大宋的机缘收回去怎么办!您只要下个旨意正名就行了,其他诸如仪式礼服什么的臣等肯定给您办的妥妥的,半点儿不然给您操心。

      是个皇帝,面对几乎满朝臣子这种近乎逼谏的行为都会暴怒的。
      赵构要是硬扛着就不立太子,行不行,肯定行,人家是皇帝,随便拎个贴心小棉袄出来挑个刺拖着,要么干脆就来个命格相冲什么的把人弄出宫去或者干脆做掉,别看赵构胆子小,他做得出来。
      可问题就在于他胆子小。
      就算心里不爽的掀了一百张桌子了,面对明明比他矮,眼神都能俯视他的娃娃,他就怕,怕到什么坏主意也不敢动,就坡下驴地下了旨,入谱,赐名,立太子。
      于是,被赐名为昚,大名赵昚的六岁娃娃就这么气场全开地登上了太子之位,比原本的历史上足足提前了三十年。
      事到如今不用猜也知道,这位太子殿下便是真君附身的娃了。
      本来,即使有神仙尊位,对人间帝王多少也要给点儿面子的,真君之所以敢这么上来就打脸,完全是因为,他这一次附身的娃本身就是个身具龙气的,不仅如此,视其龙气,还应是个中兴明主。
      真君并非胎穿。
      他附身时,原身因中毒刚刚断气,推算时间,大概也就是皇帝要在宗室中挑选养子的风声放出的时候。
      一个本应成为中兴之主为宋室延续命脉的人夭折了可不是小事,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消受一个蕴有龙气的身体的,有“昭慧显圣仁佑王”尊号的二郎真君可不就成了最佳救火人选。直接被此间天道塞进了赵昚身躯,还特大方地给了福利,连融合神力的过程都省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真正的赵昚去了,杨戬来了,更别说还有个安平。
      这可不只是牵一发的问题。
      不过此间的天道想得开。
      反正都乱了,这两个怎么说都是神仙,它都这么给面子了,投桃报李一下也是应该嘛。
      天道想得很美,杨戬和安平的确要领情,不过鉴于安平附身的这个身体狗血满盆的身世,她决定报答用的这颗李子绝对需要来个大的才够诚意。

      赵构给他的太子赐名为昚。
      昚,通慎。
      阅读理解一下,完全能能理解出好几层意思来。
      赵构不情不愿地立了太子,接下来就给按制给太子找老师,还不能滥竽充数,满朝大臣都看着呢。
      出乎意料的,他这个太子还挺老实。
      给他找老师,他就专心学。可惜,找来的那些饱学之士们总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惭愧地跑来跟赵构告罪,说是太子天赋极高,他们再无可教,不欲误了太子,只能惭愧请辞。
      一个两个三个都是一套说辞。
      赵构亲自去考察了一番,发现人家还居然说的都是实话。
      最顶级的老师都教不了了,这下,太子的才名算是天下皆知了。
      赵构没辙,这么点儿的孩子就该念书,没老师怎么办。
      好办,太子主动递了梯子,他要读史。
      读史好啊,那玩意儿多的是,只要你老实看书不搞事儿,什么书朕都给你弄来。
      赵构十分满足地把事情交代下去就不管了,继续自己窝着享受去了。
      教文化课的老师们一个个羞愧地跑掉了。
      教体育课的老师们一个个都心花怒放,恨不得太子把学文化课的时间都改成体育课算了。
      不是他们有受虐狂爱找揍,他们也是有进取心的好吧。
      每次被太子揍完,太子都会指点指点他们,积少成多的,这效果就明显了,直接导致为了给太子当武师父(沙包),一群说出去也是声名赫赫的武将差点儿抢破头。
      重点是,皇帝也就那样了,指望他还不如指望太子,此时潜龙未显,这时候不套近乎,当他们缺着心眼打胜仗的啊。

      就这样,在外人眼中,这位幼年就被立为储君的太子殿下就这么老老实实地在宫中待了六年。
      其间大半时间都在读书,时而和那些留京的武将侍卫们“教学相长”活动一下筋骨。
      赵构满意之中也带着憋屈,因为即便太子连宫门都没出过一次,他的贤名还是被教过他的那些老师们口口相传,穿得到处都是,传到老百姓那里就更离谱了,说的太子简直就像是仙人下凡。
      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真相了。
      赵构不愿意听,也不能自打嘴巴地派人说太子不好。
      百姓愿意说,也不过是盼着出个靠谱的皇帝,好让他们有指望罢了。
      这对“养父子”之间勉强平静的局面在太子十二岁那年被打破了。
      在此之前一直专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从未对朝政发表任何意见的太子首次上表,向赵构提出要求——所有的书他都看完了,于是到了他该入朝听政,理论结合实际的时候了。
      赵构被一个直球糊到脸上,脑袋嗡嗡响。
      他压根不想同意,打心眼儿里想把这份上书扔回那个太子脸上去!
      可是,赵构既不能也不敢。
      太子写这份上书之前特地把之前的老师都请来咨询了一下,写完之后又特地请老师给提提意见修饰一下。
      等于说,被赵构丢去给太子当过老师的,对太子赞誉有加的这群在朝中影响力相当大的朝臣们全都已经知道并且觉得这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太子早慧嘛。
      如此天纵奇才,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培养明君要趁早。
      潜台词——谁知道如今这个不靠谱的什么时候又抽风,总得有个能抗事儿的吧,他们看太子就很好。
      没办法,别说赵构的小棉袄不多,就是全穿上,也扛不住满朝文武一起发威,只好跟立太子时一样,憋憋屈屈地同意了。
      肉身已经十二岁,生的高大挺拔,阳刚俊美,穿着全副太子朝服,往朝堂上那么一站,简直就是聚光体。
      二郎真君的心眼儿有多少,安平最知道。当年那猴子精的似鬼,还不是被二郎一举拿下。
      对勾心斗角政事经济不熟悉?不要紧啊,当那堆史书是白看的吗?
      千里之外辛辛苦苦拉队伍赚银子,准备给太子殿下打天下的安平背后一凉。
      也算是老两口了,安平转念一想就知道,二郎的腹黑技能估计又升级了,她以后的日子更难混了。最可恶的就是那家伙在宫中享福,她还得水里火里地卖力气,到底还能不能好了!
      这会儿安平才庆幸这回是没把那只贱狗和那把损剑给带来,才不要给他们看笑话呢!

      初入朝听政的太子和初入宫的太子一样,不管朝中各派朝臣掐成什么样,不管皇帝和朝臣顶牛顶成什么样,人家就是只看不说话,跟庙里供的神像一样。
      朝臣们多少有些失落,却也没太失望,毕竟太子年纪还太轻,又从未接触过朝政,老成谨慎些也是好的。
      赵构更是满意了。有时候自己仗着是皇帝吵赢了,还能冲着在朝上站桩的太子给个笑模样。
      就这样,二郎版太子一言不发地在朝堂上一站就是一年,风雨无阻。
      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习惯了。
      任谁都没想到,这个快把自己站成泥塑木胎的太子爷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阵子捷报频传本来是件大好事儿,便有人挑刺儿,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别到时候这些领兵的胜仗大多了,再生出歪心来。
      老赵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大伙心里都明镜儿似的。
      再加上赵构一想起那个还没死的大哥就堵心堵肺,于是,好事就变成了不那么好的事儿。
      再被赵构的小棉袄秦桧一唱一和地危言耸听一下,干脆就变成了坏事儿,还是不能忍的坏事儿。

      上边儿皇帝怒不可遏,其实是又怕又怒地一道接一道,一次比一次更疾言厉色地发金令往回召岳飞。
      下边儿皇帝的贴身小棉袄秦大人正敲边鼓穿小鞋忙活的欢快。
      其他朝臣都知道眼下局面大好,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候。主战的臣子们劝也劝了,哭也哭了,骂也骂了。奈何召回的三位大将中已经有两位领命回朝,更别说张俊还一回来就主动解甲释兵权,贴心的不得了。对比之下,就算岳飞有再大的理由,违抗君命也是大罪。便是他豁出去抗命硬打,也是一无援军,二无粮草。
      事已至此,就是主战派的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已成定局,赵构甚至开心的当场就给投诚的张俊授了枢密使之职,以示恩宠。
      正当赵构龙心大悦的时候,当了一年雕塑的太子出手了。
      当时秦桧正在用张俊当忠君爱国的模范口沫横飞地黑岳飞,黑得正爽的时候,忽然眼前一黑,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因为他很痛快地就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身后的太子单手拧断脖子,挂了。
      所有人目睹这一幕的人都被太子殿下的不走寻常路给惊得目瞪口呆,安静如鸡。
      就在这一片死寂中,太子殿下第一次在朝堂上开了尊口。
      大意是,这货当初是跟那两个倒霉皇帝一起被俘虏到金国去的,听说在金国混的比那两个倒霉皇帝好多了,金国那个大将完颜昌十分欣赏他。结果这货一副心念故国的样子逃回来了。逃回来之后非但没有带回什么金国的重要情-报,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替金国向陛下要好处。现在,好不容易打了打胜仗,眼瞅着大宋就能扬眉吐气了,这货不但不高兴,怂恿陛下退兵,还要让三位堪称国之栋梁的功臣立时解甲。说岳飞不舍得放弃大好局面,回来退休,就是谋逆该杀。这样的人不是奸细,谁是奸细。
      太子殿下的原则是,是奸细,就该杀!

      亲,尊敬的太子殿下,就算您说的很有道理,也不是没人私底下这么嘀咕过,不过您下手也太快了吧。
      人家好歹是个重臣,还是皇帝的贴心小棉袄,您就这么当着皇帝的面儿给宰了,是不是少了几个步骤啊?
      这些且先不说,看您把皇帝陛下给吓得,都从龙椅上滚下来了啊,滚下来了啊!
      不仅滚下来了,内侍作证,这绝对是一边儿被吓尿一边滚下来的啊!
      字面意思,绝无夸张。
      在朝堂上混的谁没几个政敌,秦小棉袄的政敌特别多。
      这些人惊归惊,暗搓搓地还是很高兴的,不过太子殿下,就算那不是你亲爹,好歹也得顾忌孝道,给人家皇帝留点儿面子吧。
      想这话的人真是太甜了。
      想他二郎显圣真君是谁?
      玉帝的亲外甥!
      当年就为了安平能降住这熊外甥,玉帝连知道了那两人的基情都准备睁一眼闭一眼了,要不是王母气不忿,玉帝都能给安平送面锦旗啥的。
      玉帝都拿着没办法的熊孩子,赵构一个古今上数的熊包皇帝有多大脸让真君大爷对他讲孝道!

      皇帝吓尿了,彻底歇菜。
      皇帝的小棉袄,被太子殿下金口玉言打为奸细的秦桧秦大人横尸金銮殿。
      臣子血溅金銮殿不少见,被当朝太子咔嘣掐死当场的就前无古人了。
      说起来秦大人也不亏,不管哪个世界都能名垂千古呢。不过这个世界的秦大人死的太早,只怕就没办法在后世的美食界占据一席之地了,油炸秦桧什么的不知道会改名叫啥。

      歇菜的皇帝被抬下去了。
      一鸣吓人的太子殿下就是最大的了。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那些赵构的贴心小棉袄们才发现,这位一直沉默,除了些他们以为是在造势的贤名之外毫无存在感的太子殿下,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笼络了这么多人,经营起了这么大的一股势力。
      皇帝被抬走了。
      那些镇日标榜忠君爱国的老臣重臣们,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依旧立得稳稳的,毫不掩饰地把恭谨的目光投到太子身上。
      既已图穷匕见,那也不必再装。
      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负手而立,彻底无视那个“养父”,干脆利落地一道接一道命令下出去。
      目标就是打,狠狠打。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曾经他们是怎么对我们的,如今就要怎么还回去!
      至于粮草军-费,孤早有准备。
      只要老老实实地按命令干活,不久后的大宋绝对再无人可欺!
      众臣俯首称喏。
      这些一直撑在朝堂上的大臣也不光是图什么从龙之功。
      都说政-客冷血,可若不是胸中有一腔热血,一心为了大宋,他们又何必冒着触怒龙颜地屡屡谏言。
      对赵构,他们也是忍无可忍了,反正太子也是正统,都是为了大宋,陛下“病弱”不能理事,储君监国,简直不能再合理。
      这些人称心如意了,斗志昂扬了。
      赵构的那些小棉袄懵逼了。
      最懵逼的是刚谢了兵权,主动往赵构稀罕的主和派投诚,想求个后半辈子荣华富贵的张俊。
      后悔药哪有卖?
      多少钱他都想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一梦朝英(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