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47、回城 ...

  •   丽达离开后不久,下课铃声便响了起来。随后,李智学和另外几个刚刚下课的老师陆续回到了办公室。有的老师下一节仍然有课,便坐下来喝口水,一边休息一边翻看下节课的教案;李智学则是拉开抽屉,取出些茶叶泡了一杯浓茶,看样子下节没有课要上。

      汪磬晖下一节也没有课。上课铃响过之后,办公室又安静了下来,他翻了几页教案,终于忍不住又跑去找身为支教前辈的李智学探讨心中的疑惑了。

      李老师似乎已经习惯这个年轻人来找自己讨论各种问题。他端着杯子小心地抿了一口滚烫的热茶,随后将杯子放在桌上,和悦地注视着汪磬晖,等他开口确定这一次的议题。

      事实上,对于议题的选择和切入,汪磬晖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想法。他迟疑了一下,还是决定让谈话有个更像是正常聊天的开头:“李老师,我大概还有不长时间就要回去了。这段时间在徐坞乡中心校,也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没能做到的事情都很遗憾。我更加敬佩您这样留在在这里几十年如一日的支教老师了。”

      这段发言虽然也是无数套话中的一种,但汪磬晖说的时候的确是发自内心。李智学拍了拍汪磬晖的肩膀,笑笑说:“你们已经做了很多,后生可畏啊!你们都是有责任心的年轻人,新一代如果都是你们这样,那么国家很快就都会好起来的。”

      说出这番话,李智学的语气也十分诚恳。虽然他曾经表达过对计划经济时代强烈的深切缅怀,却并不像其他有些仇视改革开放的复古派“辫子军”一样极力否认年轻人和他们所受的教育、所生成或接受的思想。

      “可惜一年的时间还是太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也实在太微薄。”汪磬晖闻言,忍不住说除了他一直以来的感慨,“我总是认为有些不合理的事情就应该改变,但是我自己的能力和精力都实在有限,能改变的东西很少。”

      对于汪磬晖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李智学似乎也毫不意外。他先是略带赞许地点点头,随后叹了口气,道:“其实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要做点改革。但时间长了就越来越发觉,我们能够做得太少,不要妄想能够改变什么,只能适应这种环境,并顺应这种环境,然后再尽量做点什么”
      热血青年注意到,李智学老师用了“改革”这个词汇。

      汪磬晖并非不能理解这种由社会经验构成的人生智慧。尽管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开口反驳:“我理解您的话,或许目前看来,现实表现出来的确这样的。但是如果一味妥协顺应环境的话,那么环境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

      听到热血青年这样说,李智学又笑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汪磬晖隐约觉得他的笑容中似乎少了几分长辈对小孩子异想天开的宽容,而多了几分鼓励:“不错,热血和坚持,是年轻人的专利。”顿了一顿,他又带着几分感慨地开口:“虽然我自己已经老朽啦,但是对你们这些年轻人做出各种努力,我还是非常愿意尽力支持的!”

      习惯听到李智学老师往往偏向消极的劝告,意外受到鼓励的汪磬晖有一瞬间感觉自己的身后似乎有滚滚波涛奔腾而过,同时头顶放射出了万道霞光。他头脑中甚至一闪念,如果美国的录取通知再不来,他也像李智学一样申请留在徐坞乡——或者也许去另一个更加偏僻的学校——争取成为最美乡村教师似乎也很有意义。

      李智学似乎没有什么其他话要说,汪磬晖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不免又想起就在上学期自己试图推行改革的时候,李智学也的确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三个支教年轻人的支持。汪磬晖暂时不再去想杏花或者丽达这些负面案例,重新翻开了备课笔记和教案。

      丽达果然如同她所说的那样,十天中有七八天都不来上课。包括李智学在内的其他老师似乎也习以为常,甚至连讨论都没有——毕竟据汪磬晖另一同事透露,丽达拒绝为本校教职工打折,因此他们并不会特别关注她的动向。

      和尚小静和平分手的史桐励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至少没有像电视剧里的失恋男生一样萎靡不振。事实上,他仍然保持着每天看书、备课、有时上网或者和家里通一下电话的平常生活。而尚小静也是一样,汪磬晖或者裴佳笙去印资料的时候,她甚至乐于传播一些最近听到的最新八卦。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学期已经过半。终于有一天,汪磬晖在邮箱里看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邮件,而邮件的开头便是他期待了许久的“Congratulations”。而发邮件给他的学校,正是一所十分理想的大学。

      既然终于收到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录取通知,最美乡村教师自然是做不成了。经过这段时间对性格的磨练,汪磬晖并没有以前想象当中那样欣喜若狂。不过无论如何,他心中都洋溢着兴奋之情,并且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史桐励和裴佳笙。

      裴佳笙和史桐励都对汪磬晖表示了祝贺。周末的时候,三人特地一起去了县里,找了一家看起来环境似乎不错的快餐店,算是替汪磬晖庆贺offer到手。他们要了几瓶啤酒,也难免说了些“到了国外记得常联系”之类的话。

      接下来,汪磬晖因为需要回去准备办理签证,只能提前离开徐坞乡。史桐励和裴佳笙也打算在本学期期末结束后回到城市,继续他们原来的生活。离开之前,汪磬晖也没忘记向范校长提交书面形式的总结报告。除此之外,他还特地关照了裴佳笙,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虽然中国的铁路客运似乎每年都有那么十二个月是客流高峰,不过回去的火车票还是已经在网上预定好,从县城到省城并不需要太久。到了省城,汪磬晖便转乘飞机飞回家。

      从县城到汪磬晖家所在的城市并非没有直达火车。之所以要在省城中转,无非就是要再看看陈然。虽然已经通过电话和短信将自己准备回家的事情告诉了陈然,汪磬晖还是认为既然可以路过省城,当然还是应该至少见上一面。

      正因如此,他的行程计划中,预留了在省城的一天一夜。

      离开徐坞乡的那天上午,范校长以学校官方的名义率领着李玉霞会计以及何连主任,还在学校的操场上为汪磬晖举行了一个送行仪式。据说教务处上任以来很少露面的范萍主任原本也在出席名单之中,不过范主任因为还在大学校园里拍拖,实难拨冗;范校长也无意耽误女儿享受人生。于是教务处主任最终便没有列席。

      对这个大张旗鼓的送行,汪磬晖本想婉拒,可是想到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徐坞乡中心校的集体活动,不知为何心中有些感慨,也就没有坚持,更何况为了给他这个支教学生送行,范维星这一天还特地放弃了上午的例行睡眠。

      送行仪式上,何连富有感情地朗诵了他花了批阅两天增删一次的送行致辞,并在致辞朗诵完之后身先士卒地热烈鼓掌。列队站在操场上的学生也就跟着鼓掌,当然这掌声与其说是赞美何主任的文采,不如说是庆祝致辞终于完结。

      事实上,对于汪磬晖,徐坞乡中心校的学生似乎并没有什么想要挽留的想法。他的确懂得很多,也会在课堂上讲些新鲜的东西,而且他的英文也比原来的英语老师更加流利。然而他同时也会给他们留家庭作业,并且让他们做许多他们并不喜欢的题目。最重要的是,汪磬晖在中心校的这不到一年期间,他们的考试或测验频率几乎达到了以往的两倍。

      所以如今汪磬晖要离开,有不少学生都有松了口气的感觉。不过这才只是抗战胜利的1945年而已,如果想要真正翻身解放的1949,他们至少要等到裴佳笙和史桐励也离开。

      汪磬晖并不在意徐坞乡的大多数学生到底怎样看待他。他怀抱着丰满的理想来到这里指教,而现在已经真切地认识到了现实的骨感。但无论如何,至少他还有裴佳笙和史桐励的支持、还有李智学老师的理解和鼓励、还有虎头、丽达这些学生的信任或认同。

      将热血青年送到县城火车站的只有他的两个大学同学,不过尚小静也陪着他们一起走到了乡里的交通汽车站。走在路上时,尚小静提起自己前不久刚刚订婚。她的订婚对象是县城的一位小学老师,家里兄弟姐妹俱全,完全可以满足尚小静要求对方上门的条件。如今婚事的细节基本已经由双方家长讨论决定,只等对方调到徐坞乡中心校,便领证办酒。

      尚小静说起自己订婚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明显的情绪,仿佛只是在转述什么陌生人的八卦。史桐励沉默着没有说话,汪磬晖也不知该说什么。最终,还是裴佳笙最先祝福了她,另两人这才沿着裴佳笙开辟的语言道路紧随其后,祝福尚小静以后幸福美满。

      和裴佳笙、史桐励坐上汽车的时候,汪磬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支教就算是结束了。他忍不住又多看了几眼徐坞乡,尤其是在车站依旧能够看到的、徐坞乡中心学校操场上高高的旗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47、回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