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叹(三) ...

  •   “殿内的金砖便如此好看,还是三保打算从中看出朕的意旨?”终于还是朱棣打破了凝滞的气氛:“三保虽久离故土,对国事却也洞若火烛。”

      一直垂首作答的郑和闻言,倏地抬起头来道:“胡阁老实心用事,夏尚书顾全大局,两位大人为国之栋梁,于鞑靼一事均是据理而言。三保只是将诸位大人的意见加以分析汇总,并无特别之处。”
      怎么?他以为自己在责备他僭越干政么?迎向那异色双瞳,朱棣暗自喟叹。四年时间,真的在我们之间留下了裂痕么?

      他们的主仆之谊,到底是什么时候有了爱恋的味道?是自那一年,失望于他为蒙古女子违抗自己的命令?愤怒于他和永阳互相维护?还是自己事后的酩酊大醉?朱棣想不分明。其实,他怎么会赶他走,二十年的休戚与共,郑和,不,是三保,早已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他怎么能赶他走。

      四年后攻陷金陵,世人皆以为,建文旧臣血洗长街,而他朱棣王图既成,高枕无忧。却只有那个青年知道,身负精神枷锁的他在太祖灵位前跪了多少个通宵。也是那一年,酒醉的自己强行与错愕的青年颠鸾倒凤,那默默支持着他的温柔目光,让他怎么控制的住心魔!他还清晰的记得,翌晨躺在身侧的青年那苍白面庞上,微蹙的眉头,是他,伸手轻轻将之抚平。之后他们的关系从僵局到破冰,再到倾心以待,时间就流转到了永乐三年,国事初定。就在两个人颇有些如胶似漆之时,他首次以三保为正使,远航西洋,一则寄望大明威德遐被,海市通达,二则圆三保纵横四海之志,第三,则多少希冀各自冷却一段时日,因为他发现:被另一个人牵动喜怒哀乐,或许,会让他失去上位者掌控万物的立场。谁知,这一别,就是整整四年。

      “不错,鞑靼人狼子野心,不小惩大诫,我大明何用!养兵何用!”朱棣起身,将一份舆图展于案上:“三保,你过来看看这疆域图。”

      郑和迫于帝王慑人的目光,走到朱棣的身侧,低头看向那将万里河山汇于方寸间的舆图,他看到大明绵延的边界,看到自己出生的昆阳,看到生活多年的北平,也看到了自己出航的起点——龙江。

      而此时的朱棣,望着爱人近在咫尺的鬓角,思绪却又回到了永乐五年,那年七月,他失去了鹣鲽情深的皇后徐氏,徐氏淑德兼备,与他又是少年夫妻,一向身体康泰,却突然辞世,他怎能不郁结于胸。朱棣前往道衍,现在的太子少师处求问天意。道衍只是冷冷的抛下一句:“上失德,违阴阳,祸及亲眷,何足为奇。”十月郑和出海归来,恰逢外国使节欲返航,他遥遥看了一眼金銮殿下的青年,便下旨命郑和护航再往西洋。于是,又是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带着整日埋首朝政的疲倦,在书册的陪伴下入眠。情绪平复下来,他何尝不明白自己又被道衍摆了一道:这位黑衣宰相是在设法阻止自己成为沉溺男色的昏聩君主,更要阻止三保成为后世诟病的佞幸罢了,道衍珍惜自己新收弟子福吉祥(郑和)的程度,觉不亚于对自己这个帝王的尊敬,只是自己痛惜于徐氏之死,更担心殃及三保,才会迷失在“天意”之中。

      如今,他就站在自己身侧,一如多年之前。

      “臣请收回半月前三下西洋的提案,朝中多事,实在不宜靡费资财。”

      怎么此人总有办法破坏自己的好心境呢?朱棣笑道:“柳升大败倭寇,赢一国之兵,按例当赏粮千担。三保你出使西洋,干戈未动,而八方来朝,单只今年,便有满剌加,苏门答剌,琉球中山、山南,暹罗,榜葛剌入贡,不知朕当赏三保什么?”
      “可陛下前日不是说暂不准奏,日后再议?”
      “朕的确是说再次出使西洋之事过于仓促,暂不准奏,但没有说你不可以等朕命人督造的新式宝船完工之后,再扬帆出海。朕让你看这舆图,就是想再听听你对路线的看法。”
      “陛下!”
      还是这样的神情,还是这样的目光,一如那年他还他自由之身,赠他罗盘之时,他感激的模样。是的,这是他的三保!朱棣不由向前一步,伸手揽住了那人的腰身。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叹(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