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六十四、 ...

  •   王遗风在扬州等了谢长生一天一夜。
      没有人来。

      隐元会首领伊玛目亲自赶到扬州向他致歉,说明影烟二人的情况,并告知他已将二人处死,新的影烟取而代之,乃是同一个人,一个既擅长易容,又像影一样武功高强的人。可以同时扮成二人分别在浩气盟和恶人谷出现。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此次这种自行其事差点毁他大计的情况,而只派出了完全属于自己势力的一个人。今后影(烟)将在表面上为浩气盟做事,实则偏向恶人谷。
      王遗风对伊玛目的示好与安排毫不理会,只道随便,然后吩咐那个新任的烟(影)全力寻找谢长生下落。
      新的烟影继承了前任烟影明暗两股情报渠道,天下之事将俱在他手。

      一天一夜过去了。没有任何音讯。

      洛道的大火也足烧了一天一夜,整个洛道从此成为一片废墟,被天空飘下的像雪一样的灰烬埋足三尺。
      火大致熄灭之后,王遗风不顾那里仍是高热未退,处处余烬,进了洛道。

      洛道之中满眼灰黑,无数烧焦的大树扭曲着干枯的枝杆伫立着,天空布满暗红色的乌云,不停地飘落着灰白色的灰烬,一片阴霾。
      就像他现在的心。
      他几乎是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当初两人分开的山崖边。

      远远地,看到崖脚有一具焦黑的尸体。
      他站住了。

      然后又开始走。
      走到近前,站住脚,低头去看。
      那烧得完全不成样子的尸体只能勉强看出是人的形状。
      像是手的部分,还紧紧握着一枝烧裂了的白玉长笛。

      王遗风弯下身去,伸手去拿。
      手与长笛俱断碎开来。

      他手一顿,停了片刻,转而向上,轻轻捧起了那漆黑一团的头颅。

      他的手很稳,没有一丝颤抖,将那面目难辨的一团物事捧到面前,仔细打量了半天,找到了像是嘴唇的地方。

      然后,细细地亲吻了下去。

      他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他受伤不能动,谢长生将他藏在地板之下,那个时候他陷入了童年的回忆中,很难过,但其实并没有哭。他只是心底极痛,却并没有哭。后来那个少年突然掀开地板,俯身抱起他,那时他背后折射过来的阳光是多么的明亮耀眼。

      而此时他站在这片荒凉无尽的废墟之上,头发和衣衫上落满燃烧后的灰白色脏雪一样的灰烬,身后的天空是一片无尽的阴暗,还有无数的灰烬在缓缓飘落,覆住了这片曾经山清水秀的土地,密布的阴云永远遮蔽了太阳,仿佛万劫不复。

      他抱着那团焦黑的事物,缓缓跪倒在落满余烬的大地上,佝偻着身子,低着头,那样专注而用力地一边吻着谢长生的头颅,泪水一边汹涌而出。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流泪,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伤心,正如他从不知道自己一颗被这寒冷人间冻透的心竟然仍有爱人的能力。

      他死了,他才发现他也许是喜欢他的。不同于靠近文小月的靠近,他放任小月在青楼大半年,每天去找她的时候,无数次遇到正有恩客与她在屋中,他便端坐于屋外,一面喝茶赏景,一面平心静气地等着,从来不曾对那些恩客产生半点嫉妒。
      ——却独独不能忍受别人碰谢长生半下。
      他竟然没有早早看透这其中的差别。

      他王遗风一生善识人心,却唯独没有看明白自己的心。

      这太可笑了,就像这人世间的一切一样可笑。

      他脱下白色的外袍铺在地上,将那焦黑的骨殖一点一点细心地收集起来。
      他想起这个少年曾经是那般的害怕火,怕到再冷的时候,宁可忍着羞意钻到他怀里睡觉,也不肯抱着暖炉。
      而今他葬身火海。
      粉身碎骨。
      他至少可以让他不再留在这种地方。一丁点也不留在这里。

      王遗风将谢长生的尸骨连同那枝烧碎裂了的玉笛一起收到一个小瓷坛里,抱在怀里,漫无目的地在世间游走。

      金水镇、枫华谷、洛道、巴陵县、龙门荒漠、昆仑山、瞿塘峡……
      有他们一起去过的,也有没去过的。
      他想起那少年喝醉了酒唱的那首歌,想起他看遍天下美景的愿望。

      “谷主为何突然中止合作?”那是新任的烟在问。将他拦在了枫华谷的山亭中。
      “……”他放下手中长笛,没有说话。
      “是因为那个死去的孩子吗?你要想替他报仇,就更应该继续与我们合作。”
      “……”
      “就算没有谷主合作,首领的计划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是谷主在这个位置上,却不与他一路的话,恐怕会挡了首领的道。那安禄山前途光明,首领恐怕不会轻易想放弃,到时我怕谷主会有危险。”
      “我无意再管这些。你们若看我不顺眼的话,随时欢迎来除掉我。”
      “……谷主说笑了,近年谷主武艺大进,这天下已几无敌手,谁又能奈何得了。”
      “……”他没答话,复又持起长笛。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夏六月初十,天策府、明教“光明寺事件”爆发。明教自护法以下全部殉教,仅有教主陆危楼一人得以幸免。王遗风42岁。

      天宝二年(743年),天宝二载正月,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安禄山入朝见圣,玄宗倍加宠待。王遗风46岁。

      天宝四年(745年),被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这年12岁,逃出从小生活的龙盖寺跑到一个戏班子里做伶人,因其貌丑只能做丑角。王遗风48岁。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王遗风58岁。

      天宝十五年,洛阳城破,天策灭。
      王遗风59岁。

      这一年,乱世离乱。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
      一日宿在山寺中,他正制茶,忽有一个一身白色长袍的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现身,向他询问茶之制法。
      他如遇知音,与那人畅谈一夜,却始终不知道那人形容的那种“初入口微清苦,回喉甘甜”的茶是什么样的。问他是否喝过,也怅然摇头。
      陆羽见这样仪度潇洒的一个人却神情凄然,便安慰他:“无妨,我这一生已发愿走遍天下,遍访名茶,评茶品水,要写出一部流传后世的茶书出来。也许能碰到你说的那种茶。”
      那人默然半晌,突然道:“这般乱世,你不懂武功,怕是难以完成。如此,我陪你罢。”

      唐上元初年(760年),陆羽与王遗风行到巴陵,闭门著述《茶经》。

      这一年,距在事实上多年来代行谷主职务的莫雨正式接任恶人谷谷主之位已过去了好几年。王遗风63岁。武功出神入化,身体康健。只发已半白,眼睛略花。
      他与陆羽暂居于此,每日看陆羽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草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归。

      他想,也许有生之年,真的可以制出谢长生要的那种茶。

      那么,那个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游山玩水的人,也许就不再生他的气了,会在某天突然出现,向他讨一盏茶喝吧。

      在某个春日的午后,他端着一盏陆羽新制的茶,眯着略有些花的眼睛望着窗外一大片金灿灿的开得正好的油菜花,闻着那浓郁的花香时,突然又想起那个人。
      他轻轻啜了一口那也许是也许不是那人想要的味道的茶,喃喃道:
      “长生,陌上花已开了,可缓缓归矣。”

      唐建中元年(780年),《茶经》完成。王遗风83岁。卒。

      全文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六十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