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0、“不当亡国奴!” ...
-
不知什么时候,许诗虹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谁也没有注意到她是什么时候离开。孟芸倩见祝翼铖又重新振奋起来,也不由得就由衷地高兴。她跟祝翼铖打了个招呼说要去和小楠、吴子佳、林晚几个一起去将国军没有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那些躲在租界当中无家可归、靠西洋人的教会和好心人的募捐度日的难民,便轻快地离开了。
休息区只剩下还在写宣传单的祝翼铖。孟芸倩和他说话的时候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而等他写完之后抬起头来,才真正地注意到,这里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
“如果人人都像孟芸倩她们一样,那么中国的未来,也就有希望了。”不知为何,祝翼铖的脑袋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顺着这个念头,他不由得继续想下去。孟芸倩在她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当中,算是非常有想法的。然而她又不像祝翼铖那样固执偏激,而且她从来都不会忘记替别人着想。
想到这里,祝翼铖有些汗颜。他突然又想起刚才自己因为听说国军撤退的消息,又恰好遇到了一个那样的民众,结果却迁怒于好心劝慰自己的孟芸倩身上。祝翼铖忍不住回想起孟芸倩有些急,但仍然充满恳切的眼神,又觉得自己刚才无端的暴怒,实在是对不住这个女孩子,难为她还那么好脾气地劝慰自己,还带来了一个那样令他振奋的消息。
祝翼铖自己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要再动不动就忿忿然地发火,尤其不要那样对待对无辜的孟芸倩。这样想着,他拿着写好的稿子,出去找童子军们了。
在人群中转悠了一会儿,他便看到了孟芸倩和林晚两人。孟芸倩似乎是因为已经喊得太久,喉咙都有些嘶哑,却还声情并茂地大声讲述着国军没有离开的事实;林晚在人群中散发着还飘着油墨香的传单,一看就是刚刚印好不久。
这个热血青年注意到他身边的那个人,就拿着一份传单在看。出于好奇他也探过头看了一眼,发现是自己上次写好的一版。这一版内容不多,就是用几个铿锵有力的号召大家站起来,不要屈服,不要退缩,不做亡国奴。
祝翼铖还记得,这张传单大概是他一两个星期之前写好的。当时上海的守军和日军打的还颇为激烈,前线正紧张着,后方也随着战争的进行而紧张。可是现在,虽然还有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毕竟国军主力已经撤出了上海。现在又重新发出了这张传单,比起那时的激越,却多了几分悲壮的感觉。
孟芸倩对着不断围拢过来、愈来愈多的民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国军八百壮士准备死守四行仓库的事情。正说着,她一抬眼看到人群中的祝翼铖,不免有些惊喜,连忙三言两语结束了演讲,从人群中挤过来,跑到祝翼铖的身边:“祝大哥,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因为心中本就抱着对孟芸倩她们的赞许,又得知了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祝翼铖的心情被一腔热血鼓舞着,显出了自从上海沦陷就没在他身上出现过的热情:“怎么,许你们在这里宣传爱国、鼓舞士气,却不许我过来给你们送写好的稿子了?”
祝翼铖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整整齐齐折成四折的字纸,递给孟芸倩。孟芸倩接过稿子,展开看了看,激动得眼睛发亮:“祝大哥,真是太谢谢你了!你写的,都是我们心中想着,却不知该如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东西呢!”
一边嚷着,孟芸倩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稿纸重新折好,放到自己的衣袋里:“这个等我们回去,就想办法印出来,印它几千份几万份,让每个上海民众都看到它!”孟芸倩愈说愈激动,小脸涨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眼睛也闪着耀人的光彩。
周围的民众被孟芸倩澎湃的热情所吸引,又不自觉地围过来,不觉将祝翼铖和孟芸倩围在了中央。孟芸倩索性又抬起头,环顾着所有人:“我们要让四万万中国国人都听到我们的声音,并且跟着我们一起参加抗日,投入到战斗当中;我们还要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华民国是个坚忍的国家,中华民族,是团结而不屈服的民族!”
孟芸倩话音才落,周围便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热烈的掌声,而带头鼓掌的,正是前几天还看什么都不屑、看什么都不顺眼的祝翼铖。而林晚,这时候也正站在周围的人群当中,为自己的童军好姐妹孟芸倩用力地鼓掌。
民众的掌声,让孟芸倩感到欣慰,林晚的掌声让她感到鼓舞。可是祝翼铖的掌声,对孟芸倩的意义却是最为不同。看着祝翼铖鼓励的表情,孟芸倩突然觉得,自己全身似乎都充满了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流动在她的血管里,猛烈地冲击着她的心,让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再做更多的事情。
祝翼铖从孟芸倩的神情和目光中看出了这种力量的涌动。他主动伸出手来,就像对最好的弟兄一样,用力地拍了拍孟芸倩的肩膀,认真地问:“孟小姐,除了写传单和演讲,我们是不是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去支持我们前线的战士!”声音虽不大,却蕴含着坚定的力量,令人不自觉地就想追随这种力量。
仿佛有一股赤忱的热流,从祝翼铖的手心一直注入孟芸倩的心中。她认真地看着祝翼铖神采奕奕的眼睛,用力点了点头:“祝大哥,我刚才也一直在想,杨惠敏已经和英军联系好了,他们愿意帮助她在今天晚上去探探四行仓库的情况,问问我们守在四行仓库的国军,还需要什么!”
“好,你们募捐的时候,我也找我读研究生的同学们一起来帮你们的忙。”祝翼铖笃定地说。刚才的热血稍稍沉淀了这几分钟,他的目光也比刚刚稳重了许多。
两只同样青春、血管中同样涌动着炎黄赤子血脉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周围的人们都被这一握迸发出的赤忱所感染,沉默了一瞬间。突然,林晚在人群中拼命地鼓起掌来,于是周围一下子又爆发出了不约而同的掌声。
“小姑娘,你们童子军募捐的时候一定还要来这边,我在这里等着,要钱,要东西,只要我有的,统统捐给我们的军队打日本鬼子!”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顿时引得其他人纷纷争相呼应:“对,一定要过来,我也捐!”“还有我!”“我也捐,而且等我女儿到了你们这个年龄,我也要让她当女童军,向你们一样!”“阿拉等在这里,侬不来就是小狗!”
听着这些民众发自内心的响应,孟芸倩不禁热泪盈眶。她松开了祝翼铖的手,双手握拳半举在胸前,抬起头,拼尽全身的力气大喊:“谢谢大家!谢谢!谢谢你们对我们童子军的支持,谢谢你们支持我们支援抗战!”
祝翼铖的眼眶也有些发热。他一直以为,这些民众心中所关注的,从来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八一三那天遇到的背头男尤其强化了他这种偏见。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作为义务医疗工作者,接触过战云阴霾下形形色色的小市民,或者从附近乡下逃进上海租界以躲避战祸的人们,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众生百态,都始终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从童子军为难民募捐的那次开始,祝翼铖原本已经几乎要放弃了原有的固执观点。然而今天早上那位病人的言论,在国军主力撤出上海的情况之下,却刺激到了他的神经。
如果没有孟芸倩告诉他八百壮士的事,他大概从此就会彻底对国军失望。而且也更不可能现在出现在这里,看到这让他感动和振奋的一幕。既然如此,以祝翼铖的个性,一定就会不顾汤教授的劝说,执意丢开现在医疗区的工作而远赴重洋,从此再也不会踏上这片寒梅盛开的土地了吧。
倘若真是这样,他真的就再也没有机会消解心中对中国和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失望和愤慨了。想到这里,祝翼铖不由得向孟芸倩投去感激的一眼。
人群沸腾了一会儿,便在孟芸倩和林晚的劝说下,渐渐散开了。有的人离开前还会用力拍拍祝翼铖的肩膀,由衷地赞一声:“小伙子写得好,好样的!”祝翼铖便不免有点心虚,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还在心里、或者在孟芸倩面前对他们进行无差别抨击和讽刺。而他们此刻对他的认同和支持,让他感到一丝对他们的愧疚。
周围的人差不多都散开之后,祝翼铖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对孟芸倩说了一句:“孟小姐,对不起,谢谢,你真的很棒。”他并没有说他是为了什么而道歉,又是为了什么道谢。一边的林晚有些疑惑地看了祝翼铖一眼,孟芸倩却完完全全地明白他在说什么。她的脸颊不知为何绯红了一瞬,微微一低头,道:“祝大哥,别这么说。其实,我也是从你写的文字当中获得的力量呢。”
林晚也在一边附和孟芸倩的话,祝翼铖笑了笑,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完全不同于他从前最常用的冷笑或者讥笑。他正要说什么,突然有人在旁边插了一句:“祝兄,这么多年,你手中的笔,还是像那时一样有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