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欲话因缘 ...

  •   萧寂子,广陵布衣,少任侠,尝与乡里轻薄少年相携而游,邻人皆苦之。其继父为仇所杀,寂子乃匹马仗剑夜走数百里及其仇尽杀之。后折节读书,二十五岁举进士,于阶前朝觐,著圆领蓝罗袍,簪翠叶绒花,拜舞行止皆中矩,远超同侪,一时传为佳话。
      选为庶吉士,明年出为泥阳县令,以其地贫瘠不堪艺植,率其民通渠引水,亲树万余株,如是三年,乃有大登,人多为立生祠,远近县亦然。
      旋为扶风守,其地民风彪悍,以聚斗为常,复有马贼,尝于夜半劫掠,杀伤人畜,民多为之所苦。寂子遂编恶少年为伍,与扶风衙兵共习兵事,及有所成,乃讨马贼,寂子亲执白刃,于阵前斩首数十,贼溃走,不敢复犯扶风,一郡遂宁。
      永定四十四年,入为吏部右侍郎,会科举案发,大同士子谢友德告京城士子、吏部尚书马平云之子马子莹等,马平云下谢友德于狱,未几瘐死。
      四十五年,上崩,太子即位。
      永嘉元年,寂子劾吏部尚书马平云害友德事,上令寂子协同三司共察之。寂子上书曰:“吏部尚书马平云弄权谋私,阴害人命,蒙蔽上听,诡诈狡黠,方臣等问询,骄矫狂悖,所言多涉先帝,屡有不臣之语。此等国蠹不除,民怨何平,《春秋》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所谓也。”帝沉吟数日,延宕未决,三司数请不能,寂子于太和殿奏云:“马平云于陛下有舅甥之义,生民于陛下有载覆之责,杀平云,全天下,留平云,失民心。取舅义焉,取人心焉,陛下宜审察之。”上默然。
      永嘉元年秋,马平云及其子马子莹斩于东市,并夷其三族。优恤谢友德妻子。
      永嘉二年春,迁为吏部尚书,领光明殿大学士,时年未三十也。
      上巳,帝宴曲江,是夜月明水明,风清歌清,竹肉遏行云,彩袖捧玉钟,酒半酣处,上使人持巨烛引群臣夜游,令寂子吹笛,刑部尚书何允之奏筚篥,礼部侍郎谢道清击羯鼓,上亲持琵琶和之。座中诸臣皆风姿皎然,行止超拔者,而寂子为最,着紫袍碧玉带,白玉鱼佩,履高屐,披发执笛,且吹且行,人皆驻足观,见者以为神仙,久而不散,天明方歇。
      当是时,上插拨于弦中,问寂子曰:“爱卿所佩者何?”寂子献佩于上,言曰:“此佩为先君所得,初为太宗时献侯谢舒所佩,后仁宗以此佩赠敏侯苏昭华,且割佩为二,臣之所佩,即其一也。”上大叹云:“真因缘也!”乃出平日所佩,即其二也。上持二佩合而为一,笑曰:“此天意,恐不可违。”乃悬此佩,复以素日所爱正和琴赐寂子。
      明年转为刑部尚书,执法严厉,每发必中,中则穷究尽治,治则皆死方休,时贪墨者畏之如虎,寂子性烈而形好,其面皎白如玉,因号曰“碾玉阎王”。上使究办诸高门事,苏、谢、梅、卫诸豪族一时尽灭,每必曰:“国蠹者,皆此豪族也!”时人以宁乘、张汤方之。转兵部,上有诏,即以玉佩其半赠之,曰:“见此如见朕。”号曰“鱼符”,寂子乃权倾天下,人莫敢缨其锋。
      寂子善吹笛,每于月夜漪澜殿前杏花树下吹《月出》,帝或闻,即披衣起兴,倚树长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又善昆腔,尤精《浣纱》,每歌必泣下不止,尝叹曰:“伍员大义,我等焉能及之?”
      永嘉五年冬,燕长安王慕容慧率兵三十万南侵。寂子以兵部尚书总督江右兵事,于瓜渡大败之。封宁侯,晋太子少傅,赐金千两。
      时上常召寂子阑夜入觐,令所经行处皆燃烛如昼,复使小侍四人以平日所乘步辇载寂子入宫,人私名之曰“萧公御辇”。尝有燕使夜半于驿馆阁上见此景,问左右,左右答曰:“是兵部萧宁侯也。”燕使大惊诧。
      寂子与上弈,日昃则居宫中,常夜宿台城,群臣惊异不已,纷纷请止,帝不应,有至于顿首号泣者,帝乃笑谓曰:“卿等不见太宗如何待谢侯,仁宗如何待苏公?朕自不及太宗、仁宗,而寂子何处不及谢侯、苏公?以此观之,朕尤当珍之重之也。”群臣默然而退。
      永嘉七年春四月,燕复侵,寂子以兵部尚书总督江淮兵事,率水军二十万严阵待之。四月丙申,燕渔阳王慕容博、长安王慕容慧围丹阳,寂子引兵破之。乙卯,大赦,恕殊死以下。丙寅,日有蚀之。燕安南将军万俟通遽攻江陵,太守宗重华死之。五月癸丑,慕容慧围临澒,太守徐冲降之。丙子,寂子进击慕容博,大败之,慕容博自杀。寂子据德阳攻江陵,败之,万俟通遁走。乙丑,金陵大震,死伤千余人,峻平、崇阳二陵崩,上素服临于太极殿五日。甲辰,涛水入石头,溺死者数百。六月,枉矢自东南流于西北,其长竟天。寂子使安北将军李孝宗守江陵,回军石头。七月,慕容慧寇扬州,多所杀害,攻常州,陷之。戊午,寂子使其将石宁、到铭伐常州,次于江阴。八月戊戌,慕容慧攻江阴,石宁叛,害到铭,以尸祭天。九月,燕顺平王慕容忠、长安王慕容慧遽攻石头。十月乙丑,彗星见于亢。寂子破石头围,杀慕容忠。十一月,雷雨,电震。燕主死,慕容慧杀其兄自立。己酉朔,李孝宗以江陵降燕,庐江太守袁真反,攻合肥、安庆、芜湖,陷之。冬十二月,天狗流于东南。燕主慕容慧攻石头,下之,围金陵。
      十二月丁巳,强攻金陵,寂子率诸军士力战未果,城破。群臣或巷战死之,或蹈水死之,或阖家自焚,或悬梁投缳,上与寂子及诸从人走至淮水泮,遇胡兵,中有燕主慕容慧也,上熟视之,乃笑谓寂子曰:“卿与予可谓‘死则同穴’也,由是观之,予幸于太宗、仁宗也。”寂子执帝手,笑叹曰:“识卿何幸。萧寂子不羡谢侯空诺,不羡苏公夜梦。共赴黄泉,吾愿足矣。”慕容慧举酒邀之云:“同渡忘川,幸何如哉!”寂子大笑曰:“燕主!善待生民,克勤克勉,焉知我等之今日不是汝儿孙之明时?”慕容慧大怒,寂子拊掌长笑不已。上亦笑,与寂子联袂步入江水,乃歌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游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寂子吹笛和之,二人且歌且行,渐没不见。惟江风萧飒,素涛惊咽,歌声袅袅,笛响不绝。胡兵闻之,多有泣下者。慕容慧亦叹曰:“吾不如此二子远甚。”
      后十余年,居金陵者常于夜半月明时见江上二男子,一着杏黄,一着深紫,时吹笛操琴,时对弈同饮,或呼之,则笑而隐,皆曰此即前朝永嘉帝与萧寂子也。
      其后百余年,其地皆无水旱之灾及渔人凫水者溺毙事,民为建祠,香火至今未绝。
      ——————————————————————————————————————————————————————————————————————————————————————————————

      完结了~~~~啦啦啦啦~~~~这下子真正在一起了啊~~~~~~结局还好不?哈哈哈哈哈~~~虐完了~~~~俺是一边听《桃花扇》里的“十七年忧国如病”写完的,话说,【胜如花】真是个令人内伤的曲牌子啊……写完后,真的内伤了……=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欲话因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