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玄莲惊尘》完
◇◇◆◇◇
本周更新三个章回,請別看錯了~
顺便宣传千叶传奇新的论坛群【莲开千叶论传奇】,群号:776351552
新论坛网址:www.qianyechuanqi.net
(请注意域名改成net了)
欢迎来一起聊太阳之子,挖粮、生产粮食~
附注:
第一部第三章双莲第一次泡茶的地方就是千钟寺,也一同对千钟寺的钟声有不同感受;第二部第七章双莲因为扣心血机关你追我跑的时候,也是在千钟寺附近。来到第四部结尾,双莲再次于千钟寺重逢。
三次三会,各有意义,之前说文章会前后呼应,类似如此,会有层层进递。
第四部后半整体说来是比较有刻意设计的,但是网络上贴的时候分散贴,个人非常建议有机会可以从网络上的第七章重新看起,相信是跟随千叶的布局一气呵成的。
最后一章要打的注释有很多,所以还是只拣些比较重要的来打。
注1:「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大概是指万事都有因缘起合,一切现象由相对、互存的关系而形成,有生就有灭,若有则有无。此指黑莲白莲并蒂双莲,本乃因果相对相循。
注2:「苦谛、集谛」之说是佛教四圣谛概念。所谓苦集灭道,苦境是苦的本相;集境是苦的源头,所以集本来是因,苦本来是果,但现在苦集合一了,因果同在,所以天下乱了,而千叶传奇本属苦境,却来到集境,也是身不由己,方丈说这是无解的现象。
注3:「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出于此诗:「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划波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
我们想要想求的东西不易见,不要的反而常常看到;真的看到了,假的却不时在眼前围绕。「三际求心心不见」,三际,是佛教将时间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称为「三世」,又叫「三际」。三际求心,就是《金刚经》所谓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心念已过去,不会停留;现在心正在剎那分别,没有停下来,也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有生起,不知下个念头是什么,也不可得,所以说三际求心都不可得。
注4:有关《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譬喻,这段的譬喻很多,有母亲与游子等,这边只取两个极端譬喻。这段话个人一直很喜欢,早前外章有稍微介绍过,第一句的形同陌路确实与万千贴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譬如有二个人,有一个人特别关心另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一直在想念着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不放在心上。有时他们两人相逢,有时他们两人相见,但由于另一个人没有思念的心,所以即使碰到了,也同没碰到一样,擦肩而过;即使对面看见了,也同陌生人一样,转身就走。
这原是比喻佛一直在想念众生,要想度脱众生,而许多众生因为业障太重,智慧太浅,暂时同佛无缘,所以佛也难以度脱他们。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然而,倘若这两个人相互忆念,甚至互相间都想得很苦,都想早日见面,见了面后根本不愿再分开,这样的话,直至终生想念,甚至发愿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好像影子跟人一样,再也分不开。
这是比喻众生由于佛的世世教化,开发了智慧,发愿要最终成佛,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两人总不分开。
而万千的情形却是类似于前者。
注5:「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出自很常见的《指月录》卷二十八。
常指为人生三境界:一般人为见山是山、求知者乃见山不是山、悟道者乃见山仍是山,见证事物的本质。
「曾参禅时,不经禅修,以世俗眼光来看世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悟道,山非山,水非水,禅非禅。在修禅也不是修禅的时候,山是客观的山,水是没有定义的水。」千叶这边所指,正是指老方丈是最后一个境界「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注6:「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过于聪慧必将受到伤害,用情过于专深必将不会长久。
这句应该算是本文千叶传奇的最佳注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