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那年春天,最后一次摘取了门前那株桃树的花朵后,我离开了江南。
      我记得,那一年的桃花似乎开得特别早。江南的雪还没有融化。清早起床,推开紫檀木门,我看见昨日尚是枯枝的树木,陡然烧了一树的红云。突如其来的美艳,就这样在我惊诧的眼睛里绽开。这种感觉与其说是惊艳,不如说是恐惧。
      那天早晨我散着发,裸身披了一件白狐皮的袍子。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出大门。忽然间,我已经赤足立在树下的雪地里。仰起头,深深浅浅,满目凄迷的红。
      我敞着衣襟。脚底冰凉的雪,镇得神魂俱定,飞不出这遍天的迷离。风过,花瓣似纷纷急雨,击打在我□□的胸膛。
      满头满脸的花。透过粘于睫上的一片,我看到雪是刺目的白。一行洒落零乱的点点艳红。如同有一个无形的鬼魂,踮着足尖,脚步仓皇,不知往哪里去。
      一花障目,天地便都有血色。漫天狂香,浩浩地蒸腾。原来真正的美,会是这样残酷。它阴险地隐伏在寻常日夜之中,只待迎头扑倒猎物,爪牙锋利,淋漓地撕扯。美是饕餮的怪兽,需要人心的滋养。
      在这个清冷的初春早晨,我猝不及防地遭遇到它。被香艳而残忍地猎杀。这样的红,于目光乍触的瞬间,刺穿心脏。我仰天跌倒。身下雪雾夹杂红雨,砰然飞散。
      躺在雪中,头顶上,那遥远的一团红云。妖容冶色,作乱絮点点飞去。那多像一个伤口。一刀斩落,迸射万股血箭。温暖而腥香,在缓缓流动的时光中挣扎迸裂。如此诡异。
      美就是时间的伤口。最美的花朵只开放在疼痛的地方。仰躺在雪地上,我知道那只怪兽正在一口一口地啃嚼我的眼珠,我的心。
      很好。这是一个健忘的世界。我一直相信,很多东西,只有疼痛,才能令我记住。如果不痛,就会消失。
      所谓回忆,不过是火中取栗的把戏。
      
      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夜,有个刚出生的婴儿被丢弃在江南白石寺门前。据说,他没有哭泣。他赤身躺在薄雪中,如此安静。如果不是那夜住持恰巧出外做完法事归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不过是成全了次日清晨,第一个开门僧人的一点慈悲罢了。生命是这样轻微的东西,投进厚重的黑暗,激不起一点回响。
      做完法事归来的住持在门前,惊诧地停住脚步。他抱起这个冻得浑身发青的婴儿,解开袈裟,将他裹在怀里。
      
      我的生命开始于一场超度之后。
      从记事起,住持便时常这样地告诉我。我一直弄不明白,所谓超度,是否真有其事。如果是,被超度了的灵魂又将去向何方。那是否是另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
      很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我没有选择要出生,但我已经出生。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落雪的寒夜,将我赤裸裸地丢弃在寺庙的门外。也许他们恨我。也许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这是师兄说的。但,任何苦衷,不得抵消他们对生命的轻忽与玩弄。我始终相信生命是严重的东西。即或它有时候看起来是这样卑贱。
      那个冬夜,住持用他刚刚行过超度仪式的双手抱起了我。多奇妙。同样的一双手,可以将一个亡魂从人间送入虚冥,又可以将我自死亡中拉回人间。
      被袈裟裹住之后,我哇哇地啼哭起来。或者那才是我此番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啼哭,无从知晓。后来师兄又告诉我,那夜我被住持抱在怀里,一路声嘶力竭地哭入庙门,惊醒了阖寺僧众,纷纷点灯起来察看。我造成了白石寺建寺以来从所未有的混乱。师兄说,直到被抱至正殿,见到佛祖的像,我的哭声才戛然而止。并且,在昏黄的油灯下,每个人都看到我大睁了双眼,一瞬也不瞬地直望着佛像。
      由此,众人有理由相信我是生具慧根的孩子。我被住持收为弟子,剃度,削去的是胎发。这样彻底的出家,因为根本就无家可出。种种因缘,此生既是如此开篇,不做和尚,我又能做什么呢。这命运,似乎注定。
      但是我并没有这样选择。我没有任何选择。
      师父替我取了个法号,叫慈生。
      
      我穿的是用师兄的旧衣改小了的灰布直裰。童年对我来说,似乎只是深深浅浅的灰。白布袜。黑布鞋。洗得干干净净泛了白的灰布僧袍。强忍着瞌睡的早课,长窗外熹微的晨光映着一个个光头,混合佛前长明油灯的黄晕。这样黯淡的记忆。
      经文是神秘的咒。滚瓜烂熟,却不解其中意。嗡嗡的念诵声中,我只铭记那些极乐世界光华灿烂的宝象。五色莲池,云霞千丈。金刚七宝幢,擎琉璃地,以黄金绳,以七宝界,八万四千色如亿千日不可具见。那样的繁华迷离。那些璎珞,火焰,旃檀。还有生满华叶的宝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瓈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然后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我背得了无窒碍。这样的想象,是我唯一的乐趣。
      师父说一切色相,尽是虚幻。但只这未曾目睹过的美丽,便足令我痴迷不复。如此清萧匮乏的童年中,于文字间,于诵声里,观想我没有见过的种种色相,似乎已经是最真实的享受。朝朝暮暮,大殿一角,灰扑扑的小和尚寒缩成一小团。没人看到他心里膨胀出来的巨大奇丽的幻象,波谲云诡,像肉眼不见的鬼,只显形给他一个人看——
      我看到那小孩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
      沉迷色相,是罪恶的。但,那会是如此璀璨。在模糊的诵经声中,我羞耻地看到自己处处沾滞的心。如同铁网罥珊瑚,佛所说的真理,皆轻轻漏过,佛所弃的镜花水月,珠光宝气,所有虚妄颠倒的色相,都挂碍。虔心礼佛,我只为有一天能够亲眼去看那些烂醉的颜色。
      那时我便已经知道,美是魔障。
      佛传经卷浩如烟海。敲着木鱼,我羞愧地低下头。这样透彻的言语,点破天机,点不破人心。美是魔障,我已被障。
      人比天更难懂。
      
      在寒冷的清晨,将手浸入冷水。一切洒扫粗活,我从不怠惰。在空无一人的阴森大殿里,独自卖力地擦地板,有一种麻木的快乐。我不给自己片刻的休息。
      直到青砖地被洗得如同明镜。隐隐映着我的影子。那时我会趴在地上,体会到将自己耗尽的凶狠的快感。
      我是一个长于寺庙的和尚。不说话,有一副瘦削的身架与终日沉默的脸,但因对经文超群的记心而受到师父的青睐。
      清冷的空气,檀香浮动。出力打扫过的大殿异常干净。这一尘不染的所在。而我渴望的,是在靡丽的人世间腐烂。从四肢百骸,绽开,那些罪恶的颜色。我从没有看到过的惊红骇绿。所有的艳彩,出自想象。
      繁华如梦。这梦,我没有做过。
      把脸贴在冰冷的地上。我是这样寂寞。
      大佛那么高。遥远得,看不到,想不到,梦也梦不到。
      
      在离开江南的那个早晨,我躺在桃花之下。黑发四散,铺于白雪。一绺绺宛如游龙。
      袍襟大敞。我裸裎于花雪之间。那一天花如雨落,雪似云起。我知道此后再也不会看到这么美的花。这么美,太强大的力量,已然成魔。
      那花的妖气,令人心生惧意。漫天红雾,遮没了青天。残瓣香蕊坠落,似火星灼热,沾了皮肉,便痛入心髓。我好象听到喋喋的嘲笑。
      美,可以是恶毒的。只因无可抵挡,便肆意践踏众生。
      我的手指按上胸膛。狠狠地碾压。落在胸前的花瓣顿成春泥。粉身碎骨,化为酢醢。花的血,染在胸膛,这样芳香。
      我将手指放入口中。快意随着舌尖的味道弥散。
      一朵花最好的结局,就是在凋谢之前,被毁灭。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我有过一次没有计划的出逃。
      那实在不能称之为出逃。因为我并无任何目的。白石寺于我,就像蜗牛壳于蜗牛,已成共生。除了此地,我没有别的栖身之所。除了念经,我也没有别的本事。
      那天午后我在后园浇菜。发现那道破旧的木门不知被谁卸了去,许是镇上哪家懒汉,一时短了柴火。班驳的灰砖墙,现出窄窄的一条缺口。我看到墙外高高的蜀葵,野生野长,泼辣地开出一朵一朵大红的花。
      我想,那都是因为那一天的蝉声太焦躁。吵得头昏脑胀。
      我就这样走了出去。赤足,裤管卷至膝盖,衣上溅满泥污,还拎着一只浇菜用的木桶。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小镇的全貌。炎热的午后,镇上几乎无人。我看了些石板路,半掩着门的店铺,不甚干净的河道,错综如蛛网,泊着乌篷船。街角丢着垃圾,有绿头的苍蝇嗡嗡急转。偶尔擦肩走过几个昏昏欲睡的行人,打着呵欠,无人在意我这个逃寺的和尚。我闻到汗酸的气味。
      这所谓的红尘,似乎并无诱惑之处。师兄们夜间在僧房津津的窃语与兴奋的眼神,与之似乎无关。我拎着笨重的木桶大街小巷地游荡,倦意渐生。
      赤足踏在晒热了的石板地上。江南的燠热,湿湿地黏住僧衣。我觉得仿佛有一只巨大的狗,用长长的舌头舔遍我的全身。
      
      我是随着锣声来到珠塘的。那正是黄昏渐沉,夜色四起。
      珠塘在镇外。是此地最大的池塘。我从未去过,只是曾听师兄说起,那是个夏满荷花秋满苇的好地方。
      小镇虽小,三兜两转,也就迷路了。那群人敲着锣跑过的时候,我正在一条小巷子里绕圈子。懵懵懂懂,也便跟了去。
      粗衣汗渍的人们,脸上有奇异的兴奋。是初夏的黏汗与油垢,熬出来的令人不快的笑容。如同丢弃在街角半腐的西瓜皮,红红的汤汁,却绝非喜色。
      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整个小镇似乎倾巢而出。
      
      珠塘已迟暮。凉风中香气习习,应是荷花满荡。但因太夜,我却只见塘中黑洞洞地,摇曳着许多黑影,如同刀枪剑戟。
      日头已落去。月亮还未升起。
      人们拥挤作一堆。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但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卷着衣袖的汉子,胳膊肘一推,我便被挤至最后方。
      我想到一个办法。将木桶倒扣在地上,登上桶底。
      并无一人注意我这滑稽的模样。因为在我笨拙地爬上桶底的时候,人群中央蓦然响起一个声音。他说,把奸夫□□带出来。
      刹那间,人群骚动。
      
      那双男女,在火把的光中被人用门板抬出来。周遭有人吹吹打打,凄厉粗野的乐声。许多儿童前后乱跑,拿石子和果核向他们投掷。
      “杀贱女人喽!杀贱女人喽!”他们拍手嬉笑,欢喜得如同过年。几个胆子大的还挤入队伍,往女人身上唾吐。
      “贱女人!把你丢下塘,淹死你!淹死你!”
      淹死两个活人,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孩子天真的笑脸,恁地可怕。这年纪,尚不知生死为何物。太邪恶与太无邪,走到极处,那残忍原是相通。
      队伍行到塘边,停下。围成个圈子。火光里,人脸狰狞闪烁。我立在木桶上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去。那对男女被人拉起来。
      族长高声道:“沉塘!”
      有人过来剥他们身上的衣服。那男人清秀的面孔,一片死色。女人撩开纷披的乱发,脸上却有不屑的笑。红焰影中,凄艳凌厉。于众目睽睽之下,径自从袖管取出薄薄的一张什么,放入唇间去抿。
      人群鼓噪。族长夺过那物事,便给了她一个耳光。
      “□□!死到临头,还要擦脂弄粉,天生的贱货!”
      女人笑笑,傲慢地仰起脸。熊熊的火光中,我的眼睛被刺痛。
      她的唇。那么红。那么红。那么红。我从未见过任何一种红色,可以红到如此。
      她的脸。那已经不是人间的容颜。
      
      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我始终未曾遗忘过那夜,女人唇上的红色。它属于天堂亦或地狱,我无从分辨。只是我知道,此生此世,我再也无法摆脱它。
      我已被它捕获。逃不出生天。
      有些颜色,是有灵魂的。这道理我深信不疑。就好象有些灵魂,没有去处。
      
      “族长,求求你饶了我罢,我再不敢了。族长……是她!是她勾引我!她诱惑我!求求你,求求你饶了我,我离开镇子,永远不回来了!饶了我罢……都是这贱人,她……她是狐狸精,她勾引我,不关我的事啊族长……”
      哀鸣声来自那个清秀的男人。他趴在族长的脚下,语无伦次。
      很多年以后,当我也长成一个男人的时候,我明白有些事情,男人可以强迫女人,女人却无法强迫男人。男人若是真的不愿,女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做出来的。眼前的女人,即使乱服粗头,也娇媚动人。这窃玉偷香的事,当初想也是你情我愿,恩爱无限。只是黑洞洞的珠塘在眼前,再是心爱的女人,抵不上自己的命。生死关头,他不要她了。这,也只不过是寻常的人情罢了。
      誓言,实在只是无聊时随口说说的笑话。点缀这荒凉人生,添些艳色。却不敌任何的考验,莫说岁月生死,甚至一夜之间便泯灭。颠倒的鸾凤,飞不到天明。誓言不是烧在瓷器里面的字,是写在釉的外面,一抹,便掉了。这样甘甜的言语,如露水般晶莹而短命。或凡美好的,皆都短命,若命长,便不美了,也未可知。缠绵那刻,听听也就算了,到底,人只可同生,没谁会去共死。再亲的,再美的,也不行。
      “族长,我再不敢了!我再不敢了!饶命啊族长——”那个夜晚,男人是如此地凄厉呼号。眉清目秀的脸孔,可以这样难看。有个粗汉揪住领子拎起来,三下两下,剥除了那件已经沾满泥污的长衫。
      “有种偷人家的婆娘,这会儿就别嚎!嚎也没用——妈的,你还是不是男人!”粗汉教训道。那男人已经瘫作一团,不成人形——没人同情他。他求或不求,他们一样要杀他。这种行为,只不过是令他们觉得杀的已经不是人而已。徒然减轻他们的内疚。真真无谓。
      他尚在作最后的挣扎。但已经没人看他。
      那女人吸引所有的注视。她如此傲慢。在众人的目光之中,轻蔑而娇媚地冷笑。艳红的唇,凌驾火光。
      “看罢!看罢!不就是想看这个吗?你们这群饿狗,今儿让你们看个够!”她推开想脱掉她衣衫的人,双手抓住衣领。
      裂帛之声清脆地划过夜色。是一道长长的闪电。火光中,裸露一尊泥金的佛像。
      破碎的衣衫,似鸟群没入黑夜。
      “男人……”她傲然扫视周遭所有人于刹那间凝固的目光。艳红的唇角,有着一如佛像般神秘的笑意。那样的蔑视与厌倦。也许只是因为看得太清楚。
      有个男人自人群中奋力冲出,一把抱住了女人,大声哭叫。旁人死拉活拽,撕掳不开。族长训斥:“这个□□已经不是你老婆了!她丢了祖宗的脸,丢了全族人的脸,今天一定要处死!放手,将来我做主,再给你讨一房好媳妇——成何体统,快放手!”
      “族长,求你不要杀我老婆,我不嫌她,让我把她带回去好好管教罢族长,别杀她……”
      “□□沉塘,是祖宗的规矩,由不得你!反了你了,快把他拉开!”
      他只是嚎啕。抱住了她的腿,不肯放手。旁人掰开他的手指,一根,两根,他抱不住她了。女人低下头,看着他趴在地上被人拖开。
      “相公,你是个好人。”她笑笑。□□的小腿上,被他的指甲掐得流下血来。他这样的,想要留住她。“是我对不起你。说甚么也没用了。要怪,就怪你不应该娶我罢了。”
      她理理头发,向周遭的人飞了个冰冷的媚眼。
      “多看两眼罢,兔崽子们。这会儿不看,就没得看了!”
      夜风里,女人放肆轻狂的笑声四散飞扬。有人将那早已不省人事的男人拖过来,取了绳索,要把他们绑在一起。
      “别把我跟他绑在一起!”她厉声说。眼光掠过他,并未稍事停留。她轻蔑地掀了掀嘴角。
      “没用的东西。你记着,我不是为你死。”
      她扬起脸。火光中,傲慢神秘的笑容,定格成铜样的平静。那泥金的颜色,已无余温。
      “你们两个,我谁也不要。”
      轻轻的声音,回荡于墨色浓重的夜。
      
      黑黢黢的水塘,微澜细漾。这珠塘边,只剩我一人。片刻之间,凄厉的,灭裂的,事如烟雾散尽。无论是春梦亦或噩梦,都了无痕迹。
      没星没月的夜,这样寂静。但我记得火把照耀下,女人的身体如金色鲤鱼跃入池塘。火把是这么猛烈地烧着,甚至看得见浓艳的红唇,似猩色花朵,瞬间坠落。没入,那些亦是飞了金的荷花丛。
      在镇子里,这事或也寻常。只是我孤陋寡闻。但那夜之后,我明白生命为什么要以死亡作为终结。原来每个人的尽头,都有一个珠塘在等着。看破的,跳进去,沉了。留恋的,被人扔进去,也沉了。到底没有分别。漆黑的沉渊里面,一切的挣扎,绝望,恐惧与嘶号,都得到了平息。憎恨与被憎恨,蔑视与被蔑视,竟然殊途同归。那实在是,大慈大悲啊。
      珠塘像一只没有光的眼睛。这多年来,它看到的杀戮岂止这一遭,然而风中只有荷花的香气。幽幽淡淡,荷叶沙沙地低语。这只冷淡的眼眸,如此平静。泪意不起。
      我独自伏在岸边。伸出手,触到冰凉的水面。那女人金色的身体,如火屑舞动,然后于此失踪。珠塘看起来,一切都未曾发生。爱的火,恨的火,都熄了。最终得以永恒的,只有死亡。
      我无法呼吸。深深地,将脸埋入水中。生命是这样短促。疼痛,这样清楚。
      
      那夜回到寺中,由于私自出寺和丢失了木桶,我受到跪香的处罚。
      在寂寂的大殿里,独自在佛前跪上一整夜。檀香冒出青烟,要不停更换,不允许断绝。
      一炷又一炷。
      长窗外。那一夜的天,在灰烬中亮起来。
      
      我不知道,那女子唇上的艳色,自何而来。那一张薄薄的物事,究竟是甚么。如何只是轻掠,便有惊世凄红。
      这颜色,仿佛从来不曾存在于世间。自虚空中神秘地涌现。一夜间,魂灵已被侵染。
      我无心再去虚构佛经中种种光华奇丽的宝象。那些璎珞,琉璃,宝树与金绳。不,这颜色,十彩庄严的极乐世界里,找不到一种色相可以代替。
      或许,那是红尘里疼痛的颜色。
      红尘因疼痛而死,便有了这魂魄。滚滚十丈,凝于方寸。那长痛不息的鲜艳。
      
      “慈生,那天你到底上哪儿了?干甚么去啦?你倒是说话呀。”
      “慈生!你真急死人!你哑巴啦?”
      “你跑哪儿玩去了,玩到半夜?一定很好玩罢?……喂,说说怕什么,我们不会告诉师父的。说呀。”
      “别理他。这小子肯定在外面偷肉吃来着。要不干么不说?哼!”
      “喂,慈生,你真的偷肉吃了么?肉……是什么味道?”
      “你从哪儿吃到的,是不是偷了人家的鸡?”
      “偷鸡?那……那不是杀生了?慈生,是真的吗?……”
      ……
      我一言不发。抱了劈好的柴火,走到柴房去码好。周遭,一群师兄弟围着,七嘴八舌,问长问短。表情兴奋莫名。一个个刮得青亮的小光头,于外面的花花世界有无穷的好奇与猜测。
      从柴房出来,他们依然尾随,扰攘不已。我只是闭着嘴。
      “慈生,说呀,说呀……”这般的烦人。
      有甚么好说?我看到的。不是美味佳肴,不是繁华街市。只是死亡。但,它是以这样凄艳的面貌出现。渐成我心底无法逃脱的蛊惑。
      我如何告诉他们,每夜梦中,珠塘一次次地重现。寂静无声的梦境里,猩色的嘴唇如花坠落。
      没有别的。单只是一瓣红唇,蠕动翕张,缓缓划过漆黑夜空,坠入莲丛。
      乍醒,汗透重衣。呼吸声此起彼伏的拥挤僧房,黑暗中我的血液凝结。血色妖唇,无声地翕动。我知道它在呼唤我。
      它在呼唤我。死亡是这样美。它近在耳畔,嘘气如兰,香里夹杂一丝血腥的气味。我又听到,它轻轻地,说,来——
      ——我直挺挺地坐起在床上,捏紧被子。身旁的师弟鼾声如雷,然我找不到回到人世的路。暗夜中,幽径丛生。
      我如何告诉他们。我的恐惧与痴迷。梦魇已缠身。我的心里,躲藏着鬼魅。
      “干什么干什么,怎么都挤在这里?”
      直到大师兄来到,赶散了众人。
      “慈生,你在做什么?”
      “劈柴。”
      “好。继续劈罢。”
      他离去了。后院终于又剩我一人。我拿起斧子。
      日光下,斧刃闪耀。我轻轻地,将手指放在上面,一用力,鲜血流淌出来。我闻到浓烈的芳香。手指在嘴唇上涂抹。这样甜美的味道,钻入心底。
      想不到今生第一次荤腥入口,竟是自己的血。师父没有说过,食自身血肉,算不算破戒。但我知自己早不是清净寂灭的比丘。其实从来都不曾是过。一缕暗火,蜿蜒烧蚀。
      我的心,如同一个绽裂的石榴。张开的伤口,满溢鲜甜辛辣的红色汁液。它美艳而腐烂得,已经不堪闻问。
      井栏的青石,冰凉粗糙。俯身,在幽暗水底,看到自己动荡的面庞。寂静消瘦的脸,光头。却一抹红唇横掠。看起来有点古怪。
      那口井。似一汪荡漾的圆月,里头光怪陆离。
      我多像一个,被削去了头发的嫦娥。
      碧海青天的,寂寞的嫦娥。夜夜,拥一颗魑魅的心。
      
      再次来到珠塘,是两个月之后。
      生命中有些事情,原来,是躲不过去的。绕一个圈子,兜一段弯路,以为从此便成陌路了的,某日一觉醒来,又再对面相逢。缘分有时是叵测的圈套。一个人与一个人,一个人与一个地方,一个人与一种命运,被阴险地套牢,没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赤绳系了足,那狭路,便不容错身。
      那日,师父着我去。
      “慈生,明日随我出去做一场法事。”
      “是,师父。弟子明日该做些甚么?”
      “你且随着我便是。我寺中众多弟子,你的记心最好,经文,你是极熟的了。明日一切听我吩咐便了。”
      “是,师父。”
      “叫你去,倒也用不着你真做甚么。慈生,你是老成的孩子,叫你,为的是不怕失了礼数,落得施主褒贬。”
      “弟子一定听从师父教诲。”
      “嗯。你去罢。”
      “……”
      “你还有甚么事?”
      “师父,不知明日我们做甚么法事呢?”
      “超度亡灵。”
      “我们要去哪里。”
      “镇外,珠塘。”
      我行礼,退出禅房。来了。逃不过的,终于是逃不过的罢。我对自己说。
      只是我不知道,那逃不过的,会是什么。
      只是,当时,惘然。
      
      七月十五。
      珠塘畔,这夜依然是倾镇聚集。黑压压的人群,只是不再狂暴。人们三三两两,静立岸边。这是一场肃穆的法事。他们亦晓得这一点。因生活的磨砺而变得鄙俗的脸上,也有少见的宁静。
      通常,生前在人群中得不到尊重的人,是要在死后才可以得到敬畏。不。他们敬的不是死者,畏的却是死亡。黑暗。遥远。别界。冥冥中一切未知的神秘,人类本能地趋避。
      人说那晚之后,若有人于深夜经过珠塘,往往见得那女人,在苇丛中现身。一群萤火虫围绕着她。也许那是鬼火。
      人说夜中有人听得细碎脚步,倘大胆喝问,虚空里便响起女人放肆的笑声,一如当日,冰冷,轻蔑,而娇媚入骨。
      人说有些人家,晨起时曾发现窗纸上散落了殷红的唇印。触目惊心,不寒而栗。
      人说……
      流言令得恐惧膨胀。虽然并未真正出现过任何严重的事件。然整个镇子的人,无不惶惶。这样悍然赴死的女人,死后也必将为厉罢?就连族长,虽是至今仍强道“正直之士,心中无病,必不为邪鬼所侵”,但那凛然的眼神,亦已动摇。因为传闻窗纸上最常出现红唇印的,便是他家。
      故此全镇公请了我师父前来超度亡魂,消弭灾祸。
      黑夜之中,灵风飘渺。
      秋尽江南草木凋。彼时,秋未尽,柳尚摇绿,荷花却已憔悴。
      师父踱向塘边,令我立于稍后一株大树下面。风乱舞,丝丝柳线纠缠,满头满脸地披拂。我怀中抱持了法器,无法腾出手来拨开。
      隔了柳丝闪烁的黑影,我看到人们将许多或绢或纸的荷花灯点上蜡烛,放入塘水。幽冷的红光,从心子里透出来。百点千点,星散满塘。
      真的荷花,已经在寒冷中死去。假的,却自火光中初初诞生。漆黑的珠塘里,生死真假,满目迷离。
      如果民间世代因袭的传说确有其事。则每盏灯里,都栖息着一个无可依傍的鬼魂,随水流荡。人们相信,他们将凭借着灯光的指引渡向轮回的彼岸。
      然这飘飘荡荡的红灯,看起来似乎并无方向。得不到我的信任。
      我相信世人所惧怕的恶鬼,其实只是迷失在尘世的灵魂,找不到出口。这茫茫的苦海里,人,鬼,畜生,都不过是为上天遗弃了的孩子,没有舟楫前来接引。所以各自努力寻求救赎,又为种种妄念驱使,彼此攻杀。
      既生于这世上,众生,无一不苦。却未见几人得以解脱。这糜烂美丽,罪孽深重的人世,千百年来,无有改观。忽尔,我对佛的伟力丧失信心。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师父取过法器,命我念诵《金刚经》。
      禅杖拄地。“咄!以大念力,超拔沉沦。度彼幽魂,速速往生!”
      金刚经。澄明的言语,自我口中如水般滔滔流泻出来。有人设起供桌。与我常见的佛供不同的,香烛花果之外,另有被杀死的牲畜供于其上。一头羊,一只鸡,两尾红鲤鱼。物以类聚,凶死的鬼魂,便得以血食供奉,平息其怨愤与杀机?我不懂这原由。一份杀孽,可以用另一份来抵消?
      我有口无心。经文自管熟极而流地念诵着,心已如野马脱缰,遍地狂奔,最终,自己也乱了。
      也许,我实在已经背叛了佛。
      是的。我不信了。原来我一直是个佛门中的败类。十六年来,被白石寺养育着,吃的是清斋素饭,听的是梵唱钟音,看的是贝叶经书,却生了一颗如此狂野的心。色相缠碍,摇摇晃晃。一遇真正的世间妖艳,立时溃不成军。须弥山也崩飞成尘。
      大势已去。菩提本非树。树开毒花。明镜亦非台。镜里藏妖。
      我彻底地,背弃了空门。立于这庄严的盂兰盆会上,我发誓,此生,世间所有繁华,我要亲历,所有色相,我要遍尝。肮脏美丽的红尘,我要痛痛快快地在里面打个滚。这魔障,我义无返顾地堕入。
      真是快乐。
      “四方饿鬼,皆来食!”周遭,吆喝声此起彼伏。
      放焰口了。
      师父有条不紊地履行仪式的种种条款。一桩一桩,似天梯层层叠搭,让有罪的灵魂踏着,同登彼岸——但,我已不相信救赎。
      彼岸,其实并不存在。彼岸不但没有花,连岸也没有。洇渡中遥望到的繁盛花影,只是幻象。
      小时候,被告知我是在师父行过一场超度法事之后捡回来的,心中种下疑问。不知道被超度了的灵魂,可以到哪里去。现下知道了。原来它们都在渡河的过程中,沉下去了。
      拯救是一个善意的骗局。那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安抚一些些对于未知的恐惧。但是那个地方,人人都要去。
      原来超度只如那个女人跃入珠塘。泥金的莲花底下,是万古沉渊。但真相被慈悲地覆盖。活着的人,只看到花丛。
      超度,不过是另一场沉沦的开始。
      口诵金刚经。我佛慈悲。法力无边。我不是不相信。但清净的莲花,禁不起世间沉重罪孽。
      我对自己说,既是到头来都无分别,就让我,在这尘世狠狠地堕落一次吧。
      
      那夜自珠塘归来之后,回到睡房,我发现灰色僧衣的下摆上,多了一个殷红的唇印。
      我平静地脱下僧衣,叠好。吹熄了灯。
      一种宿命,已然跟随。
      
      胭脂。
      这便是我的命。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字,我便知道,此生与这种奢靡而浪漫的物事结下了因缘。那是纠缠入骨,共生共灭的不解缘。
      是在法事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忽自远处奔来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拍手大笑,直奔供桌乱抓乱抢。众人惊呼。四五个大汉,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
      “红姑!红姑!”那人手中紧紧捏了桌上的一根红蜡,张口大呼,“我给你摘了花儿来,来看呀!你最喜欢的花儿。来,我给你戴上。”他将蜡烛往自己头上乱安。火苗燎到头皮,嗤啦一声灭了,也不知疼,兀自嬉笑道:“嘻嘻,红姑你戴上花儿了……我的红姑真漂亮,真好看……”
      两个人将他抬走了。仍听得自言自语的傻笑声:“红姑真好看,真好看……”渐渐远去。
      乱哄哄的人群中,有个妇人叹道:“真真作孽呀。吴家阿大,这样老实的人,怎么就疯了。”
      师父问道:“女施主,请问这位施主为何如此?”
      “他就是那女人的丈夫呀。心疼媳妇,活活的疯了。”说到这里,受了惊吓似的,四下望了望,好象是怕红姑的鬼魂突然出现一般。“那天沉塘的时候,他还求族长饶他老婆一命呢。说起来,吴阿大虽然是个孱头,倒真是好人啦。”
      另一妇人插嘴道:“敢是被鬼……被鬼迷疯了的罢?”
      “瞎三话四。吴阿大有甚么对不住红姑的?找也不会找他呀。”说的人也压低了声音,“镇上谁不晓得,吴阿大最疼老婆,人末就是太憨了点,所以红姑一直瞧不上他呀。唉,人都疯了,还记得老婆爱打扮。”
      “要我说末,族里也太狠了点。人家的老公都不在乎,干么那么认真……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些事……红姑这人是轻狂些儿,喜欢描眉画眼,伤风败俗的,到底也没做什么害人的事末……哎,你还记不记得,临死时还……”
      “是喽,绑到祠堂打成那样,临死还拿出胭脂来抹一抹……”
      “啧啧,真是爱惜相貌……”
      “女人家生得太美了就……”
      那以后,任何的言语,不曾入过我的耳朵。胭脂。我终于知道魑魅般缠绕着我的那抹妖红,是叫做什么。如此神秘的物事啊。轻轻掠过,便有惊世的凄艳,压倒熊熊火光。滚滚十丈红尘凝于方寸的浓烈,长,痛,不,息。
      胭脂。胭脂。我咀嚼着这两个字。
      那是一个符咒。刻于骨髓。我终于明白,那逃不过的安排,远兜远转,鬼使神差,牵引我站在这里的,原来,是为了于此夜,向我揭破这命里的天机。
      赤绳系足。我的今生,原是与佛无关。十六年空门生涯,只为等待今夜,我知道,是为此而来。
      师父,原谅我。慈生本无慧根,这尘缘注定泥足深陷。
      由空入色。我原是,为这世间的色而生。
      胭脂。
      
      十年后,当我离开江南应诏赴京的时候,我已是全国最大的花粉行点绛斋的主人。分铺遍及海内。各地通商大埠,都有我的生意。由此,我坐拥了百万家财。高楼连苑起。日日舞衫歌扇,玉笑珠啼,金樽影里,丝管声中,这繁华风月,一时盛极。
      点绛斋所出的胭脂花粉,皆是极精之品。人说朱老板必有奇方,旁人学也学不来。那色泽怎就如此羞霞夺日,那香气怎就如此醉骨酥魂。种种不经之谈,一时纷纭。我无暇理会。年少裘马,一掷千金的豪富生涯,我有太多事,尽够忙碌。
      自然我行中的货品,价值皆是不贷。除了富商大贾,文武官员的妻女之外,怕也只有青楼中的头牌名妓方用得起。便是宫里,亦敕命点绛斋年年进献,以足嫔妃公主们妆饰所需。这一年,一纸诏书,宣我进京,特封奁艳司之职,专掌后宫脂粉之事。
      此事轰传江南。众人都道,以一个并无功名的布衣商贾,得能进宫面圣,并封官职,这的是生意兴隆,名动天子。朱老板不仅是风月场中的英雄,亦是脂粉国中的霸王啊。
      那时,没有人知道朱老板其实并不姓朱。朱老板姓甚么,自己也不知道。
      是我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唤作涤朱。
      这缺了姓氏的,辉煌的名。
      二十六岁。宝马雕车香满路。我上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