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观鹤笔记》  第4章

网友:10% 打分:2 [2023-02-17 00:36:54] 来自江苏

“做历史研究,别说立场,最好连性格都不要有。”
这句感觉作者是想表达:那个清朝文人对男主的杜撰带了自己的好恶,是不合适的。
但是这句话一出来,女主的人设开始漂浮了。她对男主的情感倾向也很重。
就研究态度来看和那个清朝文人半斤八两的感觉。

64  

[1楼] 网友:是非人我 [2023-04-20 20:26:56] 来自重庆

这一段才真实。大多数历史研究者都认为不应该夹带个人喜好,但实际上自己研究的时候都不自觉的夹带了个人色彩。毕竟写这种著作实在不挣钱,基本都是靠热爱和理想支撑的。你看市面上大多数历史科普书,里面八成都夹带了私货的,需要结合史料自己甄别。

48   [投诉]

[2楼] 网友:极端攻控去亖 [2023-04-29 17:58:03] 来自广西

女主在历史研究方面很客观啊。收集整理资料都尽量还原真相。她的感情色彩倾向又没有影响到她的历史研究
是做历史研究最好不要有性格和立场,又不是做人不能有自己的喜恶和情感,女主又不是石头
要是一个史学家对一个人物没有好奇和热爱怎么可能探究十年,她又没有故意编一段故事去洗白男主,怎么就半斤八两了?

20   [投诉]

[3楼] 网友:杨超越世界第一可爱 [2024-02-03 20:31:07] 来自黑龙江

这段我看的是最不舒服的,作者这里的处理就有问题,她应该写一下,根据什么资料,有什么依据判定这个是假的,而不是看了就凭借所谓的“直觉”否定了。
没错,学者可以有自己的情感和偏向,但是作者在这里,偏偏又提了一句“学者最好不要有性格和立场。”给人一种又当又立的感觉。(其实女主并不是)
有人说林徽因被造黄瑶的事情,这种没有根据的野史,当然没有参考依据。
但是文中作者一没提到清朝文人那段写的,是否为野史(大概率是野史),也没写出具体原因,只是单凭“觉得”“离谱”,就全部推翻这个文人的资料,很难让人觉得心里舒服。
综上,是作者的处理问题,并非女主的问题,作者只要加上一句话,说这是野史,等相关依据,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5   [投诉]

[4楼] 网友:十七 [2024-02-21 12:01:32] 来自河南

包括现在 为什么要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相结合才能更真实 更让人相信 不管学习与否 现在的历史书包括一些历史著作基本都带有个人色彩 只要是书籍就不会有绝对的公平的立场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03 12:24:5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