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又过了几日,纪二郎果然信守承诺,向纪夫人开了口,说要出城踏青。

      纪夫人怎么会不懂儿子的心思,立马同意了。苏州府郊外的灵福寺,虽不是最香火鼎盛的,但是建在太湖边,风景绝佳,最适宜春季玩耍。

      为着小儿女情思,她刻意留下了黎家姐妹,说有人为黎静月说亲,需得相看相看。黎静月如何不知原委,气的摔了一只茶盅,只是自己终身大事尚无着落,还得指靠纪夫人帮忙,只得愤愤留下。

      黎思月见妹妹如此,只得叹息。她已经是劝了无数回,只是无济于事。妹妹这爱钻牛角尖的性子,迟早要吃个大亏。

      寻个了大晴天,两辆青布马车便从纪府出发了。一辆坐着顾家姊妹和纪令雯,一辆坐着仆妇,纪二郎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和家丁在前开路。

      这些日子,顾瑜也算是想通了。若是她执意阻拦姐姐的姻缘,只怕姐姐再也遇不到这样满心满眼都是她的男子。若是真是佳偶天成,她也实在不必要棒打鸳鸯。

      如今,纪大人听了周云旃的话,只怕已经找过何家,现下,也只能祈祷,将来继位之事不要弄得血流漂杵。

      灵福寺的景色果然不凡,寺庙本身不算大,但是精致秀丽,更绝的是,有一处汉白玉砌筑的观景平台,直面太湖,一眼望去,烟波浩渺,十分畅快。

      纪二郎请寺中僧人送来炭火泥炉,丫鬟们端上食盒,打开是摆放齐整的各色点心和干果,又奉上顾瑜的私酿。湖上微风阵阵,饮酒观景,实在惬意。

      纪令雯是擅长音律的,自幼习练,笛和琴俱是下过苦工的。她捻了一块核桃酥道:“这美景,当真可一扫心中阴霾,让我都有些技痒了。”

      “你这心,其大如斗,能有何阴霾?”纪令松调笑道,他们兄妹都是一母所出,感情甚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姐姐技艺高超,何不演奏一曲,我们洗耳恭听。”顾琼笑道。

      纪灵雯今日心情极好,她唤丫鬟们捧上玉笛,凝神思索片刻,吹了一首春日小调,轻快婉转,袅袅不散。

      “此时,若是泛舟湖上,笛声一起,漾着水波,当真是神仙了。”顾瑜喃喃道。

      不知是不是应了这句话,远远湖上飘来一只画舫,雕龙画凤,纱幔飞舞。少倾,传来洞箫的幽幽声,呜咽缠绵,和刚刚纪灵雯吹奏的小调完全不同。

      几人都听得入了迷。

      一曲吹壁,纪令雯似乎还沉醉其中:“这真是神乎其技了。只怕宫廷乐师也只得如此。”

      “雯姐姐何必自谦呢。”顾瑜道。她更喜欢纪令雯的笛声,清亮灵动,富于生机,一派天然气象。而这箫声,过于炫技了些,更像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

      画舫慢慢行近了 。船上有个极清亮的男子声音传来:“在下江宁裴氏,远远闻岸上笛声,如听天籁,因而洞箫和之,若蒙不弃,恭请同游湖上。”

      江宁裴氏?

      顾瑜抬眼望去。画舫已缓缓靠岸,几个家丁跳上码头,系紧揽绳,搭好木板。

      画舫上下来两男两女。男子着宽袖长衫,戴白玉发冠,女子披着团花长斗篷,环佩叮当,俱是世家子弟的打扮。

      纪令桥赶紧大步上前见礼,又引见跟随的三位女眷。

      原来画舫上是江宁裴氏的两位公子,裴钧和裴镜。两个女孩子,一位姓裴,一位姓陆。

      那个自称裴钧的男子,大约十七八岁,和顾瑜记忆中的嫂嫂裴氏有三四分相像,一双桃花眼,笑起来风流蕴藉。裴镜则更沉默严肃一些,但也看得出是裴家人的形貌。

      嫂嫂闺名锦姝,这几人既然是金字辈,,那就是嫂嫂的幼弟或者堂弟了。

      顾瑜在心中微笑,那个赠她拓片的人,果然不是裴钧。那么,他是自己所猜的那个人吗?

      如果是,那他已经这么大了。

      裴钧拱手后笑道:“原来是苏州府纪大人家,失礼了。我和家弟,以及两个妹子,此去临安探亲,途径苏州。见此处美景如画,因而泛舟湖上,并非有意冒犯。”又微笑道:“刚刚笛声,是纪兄所吹奏么?当真是如闻天籁,在下佩服。”

      纪令松笑起来,指着有些害羞的纪令雯道:“是舍妹吹奏。微末技艺,不敢承裴兄盛赞,刚刚的箫声才堪称国手。”

      几个姑娘互相福了福,见过礼。裴姑娘匀净的一张鹅蛋脸,眉眼清秀,身材小巧玲珑。陆姑娘亭亭玉立,一头浓密乌发挽成侧髻,颇有妩媚之态。她们的目光在顾琼的身上反复停留,露出惊艳之色。

      裴钧听到刚刚笛声,竟出自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之手,大为赞叹,继而盛情邀约,同游太湖。纪令松只得道却之不恭,一行人登上画舫。

      裴家这处画舫,内部陈设奢华,地上铺着福纹线毯,茶盅均是上好的均窑,每根立柱边,都挂着一盏五彩琉璃灯,颇有异域风情。

      裴钧颇对纪令雯另眼相看。坐定后,令丫鬟取出新茶待客,饮过一遍,便道:“纪姑娘神乎其技,裴某是否有幸,再饱耳福?”

      毕竟是外男邀约,纪令雯略有迟疑,她微微看向二哥。

      顾瑜看到,正要出言帮她解围,一侧有些寡言的裴镜出声道:“说起来,铃姝妹妹颇擅清唱,不如纪妹妹吹奏一曲,两厢应和,定是美事。”如此,拉上自己妹妹,这邀请便不算太过分。

      一旁的裴铃姝立起身,福了一福:“歌喉粗陋,只当给纪姐姐的笛声伴音,诸位勿要嫌弃才好。”

      如此一说,纪令雯不好再推辞,取了丝帕重新擦过玉笛,和裴铃姝略聊几句,吹奏了一曲《采莲》。

      裴铃姝歌声婉转悠扬,确实有过人之处,与清亮的笛声相和,令人闻之欲醉。

      一曲终了,众人皆鼓掌叫好,裴钧更是称赞不绝。

      裴家人,似乎都对音律颇有心得。稍后,裴钧又吹奏一曲洞箫,裴镜抚了琴,连那位陆姑娘,也露了一手琵琶绝技。

      顾家姊妹不长于音律,顾瑜因此令丫鬟捧上美酒,只道是自己的私酿,分与大家品尝。

      裴钧饮了一口,惊讶道:“顾姑娘,这酒当真不凡,是何位制酒大家所酿?”

      顾瑜笑道:“不敢当裴公子如此盛赞,我母家有几处酒坊,坊内有大师傅,寻了古方酿造此酒,号玉堂酒。”她不想说出自己,只推给酒坊的大师傅。

      裴钧不禁有些讶异了:“顾家酒坊定是藏龙卧虎。并非我有意夸赞,前些日子,长姐送京中送来数种美酒,也不如这玉堂回味甘醇。”

      一行人观景品酒,越聊越热络。裴钧极擅言谈,妙语连珠,几个姑娘更是笑语盈盈。

      原本纪令桥打算,游览完灵福寺,便启程去纪家在太湖边的一处别院,后头几日,可以驰马踏春。

      今日见了裴家人,竟甚是合拍,尤其是裴钧,温和有礼,长袖善舞。听他们说,稍后要启程去往临安,纪令桥便邀请道:“诸位,我家在这附近有一处别院,地方粗陋,可勉强洒扫下榻。今日天色已晚,何不简单在别院中留宿,明日再启程?”

      裴镜有些犹豫,正待推拒,裴钧已经笑道:“恭敬不如从命,那就麻烦纪贤弟了。”

      纪家别院原本收到传信,只精心收拾了两个院子,没想到还有额外的客人。好在别院里东西都是现成的,房屋也时常打扫,干净整洁,下人们虽然忙碌却十分有序。

      夜间,在别院的正厅外的院子中,一群人开了小宴。纪令桥只让下人准备了春日的时鲜小菜,因临近太湖,再来些鲜美鱼货,一顿下来,宾主尽欢。

      第二日临别前,裴钧特特又来拜见,致谢后,令随身的小厮奉上一只锦盒,打开竟然是一只竹笛,笛身色作浅紫,配以青绦紫玉。

      裴钧解释道:“此次行程,途径江阳县。当地盛产紫竹,可制十一孔的小横吹,更有制笛大家云先生居于县中,每年上供的小横吹都是他亲手所制。此竹笛是我从他手中用一副锦鸡图换得,本想送给长姐,但纪姑娘技艺超群,与此笛更为有缘,请务必收下。”

      “裴公子谬赞了。如此贵重之物,我怎能收下?”纪令雯连连摆手,面孔微微发红。

      裴钧笑道:“纪姑娘,在下可不是白送你的。”他顿了顿,轻声道:“请用它,写一首好曲子吧,一首真正会被人传唱的曲子。”

      纪令雯怔住了。

      裴钧从盒中取出小横吹,递到她的手中,微微一笑,拱手道别。

      接下来的几天,纪令松一心一意的教顾琼骑马,先选了一批温柔的母马,只是带着顾琼坐在马上兜圈子而已,后面慢慢让她自己催马小跑,虽然不甚熟练,也勉强算是有样子,不会露怯了。

      阿姊忙着学骑马,纪令雯忙着闷在院里,对着笛子发呆,顾瑜自然是乐的没人管她。

      她从马厩中牵了一匹喷着鼻息的黑马,翻身上去,在湖边痛痛快快的跑了几场。在马背上,她感觉到,身体里江沅的灵魂在呼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日更文,请各位太太多多指正。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