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献图献策 ...

  •   赵与晟对梁楷眨了眨眼睛,“让我试试?”

      梁楷皱起了眉,“赵兄,我知道你的画论修养在我之上,但是画画……,你有把握吗?这是要呈给官家看的,并非儿戏。”

      赵与晟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啦,既然你我都没画过界画,不如死马当活马医,我试试吧,咱俩分工合作,你写奏本,我画布局图。如果画得不好,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梁楷道:“好吧,布局图不需要画的很详细,主要是对临安城房屋重建的布局,只要能标出大致位置就好。”

      赵与晟点头。

      他们各自坐在画案的一边写写画画。

      夜深了,一轮弯月挂在夜空,院子草丛里时不时有蟋蟀的鸣叫声。

      不知何时,馨儿端着一盘红豆糕轻悄悄的进来了,不敢打扰他们,静静坐在一旁,直到赵与晟抬头,笑着道:“馨儿什么时候来的?我肚子好饿,得到官家召见的消息,我激动地晚膳都没吃就来找梁兄了,我知道,馨儿一来准有好吃的。”

      馨儿笑盈盈地打开食盒,看向梁楷,“你们歇一会儿,吃块糕吧,是梁抵侯最爱吃的红豆馅。”

      梁楷放下手里的笔,跟她对视了一眼又不易察觉地轻轻闪开目光,看向食盒,对赵与晟道:“你饿了,快吃吧,馨儿做的红豆糕,比御街卖的好。”

      赵与晟忙伸手拿了一块,突然狡黠的挑眉眨眼笑道:“哦?红豆糕?我想起来了,看傀儡戏的时候,某人跟我说平时不爱吃糕,原来,不是不爱吃,是不爱吃随便什么人做的糕啊!”

      梁楷脸唰地红了,他拿起一块糕塞到赵与晟嘴巴里,“别说话了,吃你的糕吧。”

      馨儿疑惑地看着他们,没理解是什么意思,一瞬间又好像明白了什么,面颊绯红地低头小声说着“翁翁的药应该熬好了”就转身跑出去了。

      梁楷用笔指了指赵与晟,瞪了他一眼,“快吃吧,小心噎着。”

      赵与晟更乐了。

      二人忙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天蒙蒙亮,窗外被薄薄的雾气笼罩着,偶尔有几声啾啾啾的鸟鸣。

      赵与晟站起来,揉了揉眼睛,对着画案上的画唉声叹气地道:梁兄,恐怕不能呈给官家了,我画坏了,你不怪我吧?

      梁楷也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走过来拍了拍他,安慰道:画坏了不要紧。

      说着梁楷低头一看,怔住了,他原本以为赵与晟画的是简单的平面图,想不到他画的临安城建筑如同真实场景一般,有远近大小,仿佛立在纸上。

      他抬眸瞪着赵与晟,佯作怒道:“居然诓我,你竟画的如此好!”

      赵与晟哈哈哈大笑地直不起腰来,有些得意道:“没有点金刚钻,我哪敢拦瓷器活?”

      梁楷拿起来仔细端详了一番,“快说说,这是从哪学来的?竟比画师们画的界画还要逼真!”

      赵与晟大笑,“其实这不算什么,不过投机取巧而已。”

      梁楷很有兴趣,也不觉得困了,拿着布局图走到窗下,借着光又看了看,“说说,是如何画出如此深远的纵深感的?”

      赵与晟道:“哎呀,大画家竟然跟我请教问题呢,受宠若惊啊哈哈哈,这其实是……嗯,是有一天,我作了一个梦,梦里有位高人跟我说,这种画叫作素描,用的方法呢,叫作透视法。”

      梁楷半信半疑盯着他,“你看我信吗?”说着就要过去呵痒,“说不说?!”

      赵与晟一边躲闪一边笑得上不来气道:“我怕痒,饶了我吧,不如这样,你再请我吃一顿三羊楼就告诉你。”

      梁楷停下手上的动作,“三羊楼恐怕已经烧没了,明日我亲自给你烤肉如何?”

      赵与晟道,“不要,你烤得我可不敢吃”。

      两人嘻嘻哈哈闹了一阵。

      梁楷把自己写的奏本给赵与晟念了一遍,赵与晟提了些意见,他又伏案继续修改,直到天大亮了。

      奉旨入宫拜见官家,对他们来说非同寻常,他们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内侍宫人引着二人来到御书房。

      官家此时三十三四岁的年纪,果然如史书上所说,他衣着朴素,身穿白色大袖襕衫,头束软纱唐巾,足着乌靴,眉目清雅,一副文人举止。

      行完礼起身后,官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眼两个年轻人,微笑道:“都说赵国公家的二郎精通书画,与画师梁楷之交堪比伯牙子期,看来果然如此啊,两位少年郎器宇不凡,甚好,甚好。”

      官家开门见山,说此次诏见他们,是因为刘松年向圣人举荐梁楷画人物画很传神,赵与晟又对画论很有见解。杨皇后见了梁楷印象很好,便在官家面前举荐了他们。

      官家看向梁楷,说道:“听闻前几日你在画院比赛中夺魁,你们二人名噪临安府。朕要你画一幅《火神华光大帝图》,你可愿意?”

      梁楷作揖道:“官家交待,臣定尽心竭力。”

      官家点头,跟他们说道:“华光大帝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他是神话传说中的火神,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此图若能完成,用以祈祷火神保佑,以免百姓受苦,能慰百姓惧火之心。”

      梁楷点头称是,赵与晟拱手道:“官家心系百姓,是万民之福,社稷之幸。”

      他见画画的话题说罢,趁时机拿出布局图献给官家,官家看后十分惊讶。

      官家问道:“此图所绘,竟能看出远近大小,如人在画中,又身临其境之感,这在画技上是谓何法?我见过宫廷所藏历代画卷,此乃未曾见过之新法,不知我所言对么?”

      “官家所言极是,此法可称为素描透视法,能以视线为中心表现物象之远近关系,又能以明暗之法表现物象之结构,迄今为止确实无人用过此法。”赵与晟回道。

      官家又问:“此画法十分新鲜有趣。”顿了一下又道:“听闻你们与潜火队一同救火,救出不少受伤百姓,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朕嘉奖你们。”

      赵与晟与梁楷对视一眼,二人一同作揖道:“臣只愿能为临安府重建尽绵薄之力,臣所求是恢复临安府往日之繁华,除此别无他求。”

      官家赞许地点点头,问道:“此图所示与以往防火措施有何不同?”

      梁楷道:“那日救火我与梁兄发现几处防火硬伤,一是潜火队人数不足,疏于管理,分工不明确。起火后施救毫无章法,导致有的房屋人员扎堆,有的却无人。”

      赵与晟跟着道:“不错,应划分责任区域,职责明确才行。”

      梁楷又道:“房屋密集是这次火势难以控制的原因,要阻断火源,只能拆除火源周围房屋,但火势已起,拆除根本来不及,才导致火势延烧不断。”

      赵与晟接道:“房屋重建划定片区,片区与片区之间要拓宽道路,挖渠引水,一是解决灭火水源问题,二是可以形成天然阻隔。”

      他指着画的布局图道:“官家你看,之前临安也有水渠,但规划杂乱,还有许多私建房屋堵塞消防通道,导致潜火队灭火只能绕路,这是我们新拟定的片区规划,图上一一作了标注,请您过目。”

      官家拿起来细细地看,果然布局得非常合理,不破坏现有的基础格局,增加房屋防火间距的宽度,挖深河道水渠,又不需要花费很多银两。

      梁楷又道:“潜火队灭火主要靠唧筒、水囊、水袋等,储水量小,很难灭到高处上风口火源。”

      赵与晟指着图上画的一辆消防水车设计图道:“这是水车与唧筒相结合,相当于既能储水,又能利用水枪向高处喷射,而且需要时可快速移动。”

      这是赵与晟是根据现代消防车的灵感设计的。

      赵与晟道:“梁抵侯与臣连夜写了奏本,画了布局图,刚才所说方法策略,奏本上都有详细的解释。”

      梁楷恭敬地双手呈上奏本,内侍官接了过去。

      官家看完,点头道:“此次大火临安府损失惨重,现下正是各处重建之时,为免将来再有隐患,我令各部多方面谋划,群策群力,你们的奏本来得十分及时啊。”

      这时,一位内侍宫人进来行礼,上报说宰相谢深甫求见。

      只见谢深甫身着紫袍官服,腰束金带,配金鱼袋,虽有些年纪了,气质儒雅,神态淡然。

      赵与晟心想,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真想上去跟他问声好,想打听清如的近况。

      虽然才几日没见,他心里的思念早就满溢了,好想跟她分享彻夜画图的成就感,还有今日见官家的激动心情。

      谢深甫行完礼后,向官家汇报了临安府重建设的计划,待安置的灾民数量,钱粮发放情况等等,赵与晟和梁楷也在一旁静静听着。

      待谢深甫上奏完,官家点了点头,把奏书和布局图递给他,说道:“谢贤相,你看,朕原本是想请画院梁抵侯画一幅火神图,再让赵二郎配上一段画评,祈求火神庇佑百姓。想不到他们竟给朕带了意外之喜。”

      谢深甫看完奏本,大赞有诸多可取之处,并且解了很多重建的难题。

      出了宫走在路上,想到他们献的计策很有可能被采用,二人难掩激动的心情。

      赵与晟突然问梁楷:“你觉得谢宰相如何?”

      梁楷道:“听闻他为人清廉正直,做事勤勉,宽厚仁德。”

      赵与晟摇头道:“不是,我是说,你觉得他对我印象如何?对我们印象如何?”

      梁楷看着他,有些不解地道:“应该……还不错吧。”

      赵与晟心里美滋滋地,不自觉笑了起来,他话题一转:“对了梁兄,翠芳园收拾好了,这两日就可以搬过去了!”

      梁楷开心道:“太好了!大家终于又能画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