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三十五 ...

  •   东嫤跟着耄耋仙风餐露宿好几日,碰上下雨就躲破庙,或者自己找树枝搭棚,锦衣玉食长大的小丫头居然适应得很好,对这几日的体验感到新奇有趣,甚至学会了逮兔子抓鸟的方法。

      不过这么多天都没见村落,更别说城镇,偶尔遇上几户人家,也是靠山吃山的猎户,耄耋仙最多带着东嫤去汲几壶水,并不留宿。

      小丫头还是会累,也一直不见祝妍追上来,忍不住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被拐了。

      东嫤跨坐在驴背上,手里拢着刚抓住的蝴蝶,感受手心里振翅的痒意,边玩边问:“师叔祖,我们走这么多天了,什么时候才能到师姐们在的那个村子啊?”

      耄耋仙嫌坐久了腰疼,牵着毛驴活动腿脚,头也不回道:“快了快了,小孩子家家怎么这么没耐心。”

      “这几天问你都说快了,之前还说我娘会来接应我们,这么久了也没见人,你别是在诓我。”

      “诓你作甚,不能因为带你出来没打招呼就不信任我吧,这一路师叔祖何时亏待过你?”

      “那你说为什么。”

      耄耋仙信口胡诌,“你娘或许是迷路了。”

      东嫤却不买账,“这么说更像是我们迷路了,一路连官道都没看见,莫不是找不着兜圈子?”

      “你师叔祖就算年纪再翻一番也不会记错路,”耄耋仙悠闲迈步,“看到远处那几丛竹子没?”

      东嫤闻言顺着耄耋仙手指的方向远眺,“看见了,竹子在外头不是随处可见嘛,有什么稀奇?”

      “野外易见成片竹林,这种一看就是人种的,记住了,种竹处必有人家,”耄耋仙呸一口吐掉嘴里的草梗,“咱们到了。”

      总算不用再赶路,东嫤高兴松手,见手里蝴蝶扑腾累了不走,边坐直身子边甩手让它飞走。

      复行数十步,果见田垄几亩,有零星农人挥锄耕地,彼此间相隔甚远,高声呼喊犹如空谷传响,很有几分田间意趣。

      耄耋仙跟人打完招呼翻身上驴,“坐稳了,带你去见师姐们。”

      一夹腿肚,驴蹄轻快向前奔去。

      没一会儿,便远远听见有热闹人声在喊号子,待走近去看,原来是人们在架水车。

      一白衣女子站在高处指挥:“慢点儿,新挖的水沟两边土还没夯结实,别给压塌了。”

      底下帮手出力的后生中有人应和:“杨女侠放心,咱力气大心也细,干不出那顾头不顾腚的事儿!”

      岸上人们笑成一片,各司其职终于将水车架好。东嫤从驴背上滑下来看热闹,此时也忍不住一块儿拍手叫好。

      那位杨女侠站得高,远远看见耄耋仙,一飞身掠过来,“师叔,你怎么来了!”

      东嫤难得看到这么漂亮的轻功,仰头看着这位师姐一脸崇拜,杨女侠感受到视线,伸手去摸头,“你是谁家小孩儿,怪可爱。”

      “回来了,”耄耋仙拍拍东嫤,“带你们师妹来见见。”

      杨女侠一脸惊喜,伸手就去搓脸蛋,“这就是祝师姐家的嫤丫头啊,早就听说过你,总算见到了!”

      东嫤脸被捏变形还不忘打招呼:“师姐好,师姐的轻功好厉害!”

      “好好好,嘴真甜,你娘的轻功才叫好呢,没见她使过?”

      “见过几回,但奶奶看见了担心,不让飞。”

      杨女侠收回手问:“想不想学?”

      东嫤点头如捣蒜,“想!”

      “拜师就能学了,来,师姐给你零嘴儿吃!”杨女侠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一把盐炒花生,看样子对这位小师妹喜欢得不得了。

      耄耋仙问:“还有几个呢,怎么没见人?”

      杨女侠边给东嫤剥花生边回:“在帮远处人家修水池,那几户要请人看过风水才肯动工,找了几处暗井都不满意,最近才定下来。”

      “你这边忙完了没?带你师妹去见见别的师姐。”

      “行,”杨女侠转头喊人打过招呼,便拉起东嫤小手,“走吧,这边完事儿了,带你们去别处转转。”

      于是一上午的时间,与分散在不同人家田地里的各位师姐碰了面,每到一处东嫤的脸蛋就要被捏一把。看过稀奇,有完成任务的还会随行前往下一处,也有中途留下帮忙的,东嫤边听边看,竟也能学到不少知识。

      耄耋仙趁机游说:“怎么样,上学看不到这些吧,这不比书上干巴巴的字有意思?”

      东嫤点头应:“有意思,但上学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认识一个饱读诗书的朋友,她学识广,我吵架都吵不过她。”

      “吵架能吵过别人就是读书的好处?”

      “当然不是,还有江笠阳,她也是自幼研习医书,虽然跟着神医婆婆能学到许多,但还是离不开对医典的钻研。”

      耄耋仙还当这孩子不爱念书是因为觉得读书无用呢,现在看来另有原因,“读书自然有好处,不过上学能学到的东西在山门也能学到,重要的是,上山还能学到夫子们教不了的东西,你不感兴趣?”

      东嫤自然是感兴趣的,只是还惦记着想回去,“那我可以两边都学嘛!”

      “何必浪费几年时间,早些学成了像你师姐们这样出山救世助人,多好。”

      好自然是好的,但人各有志,东嫤志不在此,没再接话。耄耋仙以为她在考虑,也不再多言。杨女侠适时过来提醒大家,已经到午饭时间,所有人去村头开席。

      席间就有人张罗着饭后去给一户人家扯红布条,原来是村里引水之事正收尾,碰上有两家过几日要结亲,村里人认为喜上加喜,手头没事不用下田的,都留在两家帮把手。

      东嫤也留下来学剪窗花,看人们将简陋的土墙院子一点一点装扮得喜气洋洋,耄耋仙看得高兴,决定和东嫤留下来吃过喜酒之后再启程回山。

      筹备的这几日,东嫤不是跟进田间地头学锄地种菜、引水灌溉,就是在喜娘院子里听人们商讨各种礼数长见识,等到结亲那晚,还被抓进新房和几个小孩儿一起闹喜,在喜床上撒完“枣生桂子”又去喜被上一顿敲。

      所有人闹到半夜才消停。

      东嫤高兴一天,吃饱了也不困,被耄耋仙带上房顶看星星,躺着数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说话,“师叔祖。”

      耄耋仙吃了酒,被喊得迷瞪“怎么?”

      东嫤看着头顶的星星出神,“听说新娘才十四岁。”

      “嗯。”耄耋仙鼻息里都滚着酒气,应答也含糊。

      “才比我大四岁,为什么呀?”

      耄耋仙被夜风吹得懒洋洋,答道:“门当户对,你情我愿,哪有什么为什么。”

      “那如果不愿意呢?”

      “不愿意就不结,你娘十五岁那年就是自己跑出来上山拜师,学成后下山搭救流民时认识了你爹。”

      “那就好。”

      东嫤打小就听奶奶讲过不少爹娘年轻时候的事情,因此并不感兴趣,只是为解了心中疑虑而松口气。

      耄耋仙明白小丫头在想什么,枕着手泼冷水,“她们可以,你却不一定。”

      东嫤果然坐起来问:“为什么?”

      “今天的新娘子是乡野农家的女儿,你娘是江南富贾家的千金,你又是谁家的?”

      东嫤这时反应过来,自己不只是爹娘的女儿,还是镇国将军府的千金,却不明白自己的身份有什么要紧,“我是谁家的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无论出身农家还是富贾,若不愿婚嫁,反的不过是父母之命,将军府就出了你这么一颗明珠,皇宫里头适龄的皇子却有两个,你猜,若是其中一个请旨赐婚,还由不由得你作主?”

      东嫤突然像是被上了一层枷,浑身不自在,挥动手臂舒展了下身体,“可我都不认识他们。”

      耄耋仙也坐起来,靠在屋脊上,呼出一口酒气道:“你认不认识他们不重要,甚至你是谁长什么样子都不重要,他们只是需要娶‘镇国将军府千金’这么个身份。”

      “什么意思?”

      “你不是爱读书吗,拿学堂举例子,要是新来了个聪明能干会主事,又受夫子和同窗们喜爱的学生,你想不想结识?”

      东嫤交友倒不拘泥于这些,点头道:“想。”

      “这就对了,你爹就是朝堂上的香饽饽,两位皇子若是想争储君之位,自然要想方设法获得镇国将军的支持,结亲便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牢固的牵线方式。”

      东嫤听着只觉得身上的枷越收越紧,似要扼住咽喉让她不得喘息,而耄耋仙却毫无察觉似的继续说:“只要他们请旨,这道旨就一定会下,皇帝不会放过掌握兵权的机会,到时候就算你能逃,整个将军府逃得掉吗?”

      被问话的人没应声,自记事起就过得顺风顺水,意识中爹娘能为自己摆平一切障碍,练武读书也算有求必应,十岁的小脑瓜根本没想过这些事,只是看了今日的一场喜事随口一问,没想到被年长者蓄意点破,心中迷惘、不甘、荒谬之感郁成一团,窒息感尤甚。

      思忖间呼吸愈发轻而短,思虑越深,越不畅快,正愣怔时身上突然一痛,瞬间将人从烦闷中解救出来。

      耄耋仙收回点穴的手,看着小丫头重新深呼吸一脸迷茫的样子,还是伸手去摸了摸头,“小孩子家家不要忧思过重,担心什么,师叔祖这不是把你捞出来了吗?”

      耄耋仙倒不觉得自己借题发挥以期笼络的私心卑鄙,毕竟这是早晚要面对的事实,只是十岁的孩子本该无忧无虑,过早烦忧还是不妥。

      东嫤顺过气,却还在担忧,“那逯儿怎么办?”

      耄耋仙没想到这丫头还有心情担心别人,自己之前的判断真是一点儿没错,还好趁早把人拐出来了,遂直起身没好气地抱臂看人。

      东嫤却对这个反应不以为意,还在问:“皇上总喜欢把我们两家凑一块儿,既然有两个皇子,岂不是会将主意也打到逯儿身上?”

      耄耋仙伸手戳她额头,“丞相府还有两个儿子可入仕途,同窗之谊可作缓兵之计,你崽子还是多想想自己吧!”

      东嫤捂住额头如释重负,“那就好。”

      耄耋仙“啧”一声又想喝酒,可惜手边没有酒坛子,又懒得再跑一趟,于是决定换个话题,“你师姐们有出去行侠仗义的,有留在山门接手事务的,你以后想做什么?”

      东嫤放下心后,浑身泄劲儿,塌肩弓背坐在瓦片上,晃着脚望向头顶星空,明亮眼眸盛满对未来的期待,心想行侠仗义是好的,也算将学来的知识落到有用处,但这到底不是自己的志向。

      于是转头对耄耋仙粲然一笑,“我想做大将军!”

      耄耋仙看着凝在稚童眼中的星光,到底没忍心拿当今律令打击小丫头的热情,重新靠回屋脊道:“还挺会想,那你打算怎么当?”

      接着一长一幼坐在屋顶上,披着漫天星辉畅想未来光景,天马行空的想法星点子似的,在夜风中汇成一条指引前路的天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三十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感谢点击收藏营养液,这是一个满足自己吃两小无猜需求的故事,慢慢扩写,希望看文愉快,十万字后两到三日一更。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