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除夕 ...


  •   萧满最终当然拗不过陆忘珩。

      他是一个有胳膊有腿的人,既不在乎丢不丢官,又不把皇权放在眼里,谁能拿他有办法。

      最终二人便停在官道上等大部队,这个过程中陆忘珩没再跟萧满多说一句话。

      甚至直到他们一行到达了边境,陆忘珩对萧满还是爱答不理的。

      萧满还是第一次认识到原来陆忘珩的气性这么大,但是她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边吩咐人回京暂时处理好禁军事宜,一边找机会哄陆忘珩高兴。

      所幸陆忘珩对于她的劝哄还是受用的,即使说话的时候依旧隔着张桌子,但好歹偶尔会答应一两句。

      到达前线之后,萧满在帐篷里见了秦晗,他依旧是书生的模样,即使刚从战场上下来,手里提了一把剑,也处处与战场格格不入。

      也许是因为那把剑过于轻巧了,连她也能提动的模样。

      萧满扪心自问,她一开始并不指望秦晗能成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他顶多,是将军背后的幕僚,是军师,可是事情逼到眼前,却还是他来顶事了。

      李晚不愧他战□□号,迅速便能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分析出敌我双方优劣,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只是李晚对于秦晗的优柔寡断十分不满,秦晗也认为李晚过于冷血无情,每次战前二人都要闹到萧满跟前,逼她做一个决断。

      这个时候萧满总是支持李晚的,原因无他,李晚是乱世的将才,最能做出百战百胜毫不留情的决断。

      可是秦晗是书生出身,心忧天下,哪怕东胡子民也是他想要保护的,他总是给东胡留一条退路。

      对于当今的大周而言,给了东胡退路,那就是置自己于死地。

      如果将来大周强盛,那时才是秦晗的用武之地。

      将帅之令皆出自萧满口中,于是萧满便沾了李晚的光,得了个有勇有谋的称号,而李晚只能隐姓埋名,在军中做个不起眼的副将。

      李晚在战场上是意气风发的,全然不像当初困于永安,做他人垫脚石般的存在。

      萧满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只见过一次,但也印象深刻。

      那日萧满对李晚的眼神里便克制不住地掺杂了些敬佩,李晚自然也见到了,他将手里长枪往地上一杵,笑道:“殿下从前,是不是以为我的战功是靠着父兄得来的?”

      萧满摇了摇头:“不敢这样想了。”

      李晚是逢战必上的,萧满之所以只见了一次他上战场的场面,是因为陆忘珩总担心她受伤,不愿意让她出营帐。

      先前陆忘珩同她冷战,已经让萧满见识到威力了,后面自然是能听他的就听他的,基本上不会有所违背。

      她那日破例亲临战场,一面是因为东胡节节败退,边境重新有了安稳的模样,另一面也是年关将近,她打算回京了。

      毕竟她此番来丰州,是拿了兵权的,而陆忘珩并没有如她所愿地留在永安,为免陛下不放心,自然是能尽早回京便尽早回了。

      所以在边境待了两个月作用之后,萧满便动身回京,只是这一回,李晚和陆忘珩都没有同行。

      萧满从来边境之前,便一直觉得鬼方会想要趁机分一杯羹,所以一直以来也十分重视孟里的边防情况,此番东胡大败,萧满便让陆忘珩同李晚一起去了孟里,留了经验越来越丰富的秦晗驻守边境。

      说服陆忘珩去孟里是很不容易的,何况还要他代替自己来监视李晚,这就更是难上加难。

      萧满从一个月前开始讨好陆忘珩,这才在动身回京前让陆忘珩同意了此事。

      除夕前,萧满回京的车驾才到永安城下,只是她将将进了城门,便接到了皇帝的圣旨,要她尽快进宫面圣。

      萧满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她与皇兄的情谊,难道连两个月兵权的威胁都抵不上吗?

      萧满无可奈何,只能尽快回宫。

      然而她急匆匆地回了宫,却并没有见到皇帝的面。

      皇帝让她等在含元殿,不许进内廷,萧满想去看看,却又怕此举引来皇帝猜疑,只能奉旨。

      等待的时候萧满突然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今夜除夕。

      可是宫中竟然没有宴会。

      那一瞬间萧满想到了很多前朝权臣的下场,想了好几个都没什么好结局,可转瞬她又自嘲地笑了一下,如今的哪一步不是她自己选的呢?

      何况连皇兄的面都见到,何必先自己吓自己。

      夜子时,打更的声音落了下去,萧满没睡,她注意到含元殿的蜡烛没有换,烛泪一滴一滴地聚集在灯座处。

      积得多了要滴在地上,萧满没忍住伸手去接,落了一滴滚烫的蜡油在掌心。

      今夜除夕,她也算守岁了。

      萧满又等了一会儿,却等到俞珂过来跟她说,陛下驾崩了。

      陛下驾崩了,只留了一纸诏书给她。

      萧满那一刻一点儿都没有反应过来,萧鸿突如其来的驾崩,俞珂意料之外的出现,今夜的一切似乎都太不真实了。

      萧鸿的身体一直不好,萧满是知道的,俞珂站在她跟前轻声说明前因,说从她两个月前离京后陛下的身体便每况愈下,还不忘让人瞒着她,怕她在外担心。

      萧满笑了一声,转身走出含元殿,吩咐禁军将皇宫控制了起来。

      先帝丧期未过,新帝就死了,简直是笑话!

      萧满又去了长秋宫一趟,见到了萧鸿的尸体,也拿到了陛下遗诏。

      那遗诏一点儿也不像是张圣旨,倒像是同她叙家常。

      萧满看着那明黄纸张上絮絮叨叨的许多话,没有一句是重点,既没说自己为何早早驾崩,也没提皇位半分,好像就只是给她写了一封家书一般。

      萧满将遗诏收到袖中,问呆坐在一旁的许曼曼:“皇嫂,皇兄是怎么死的?”

      许曼曼似乎是没想到她这样直白,愣了一下,然后才缓缓说道:“太医说,只是风寒。”

      萧满又让人把罗非衣叫来看,罗非衣诊完脉便点了点头:“确实如唐太医所言,是风寒之象。”

      萧满又问:“本宫听说,陛下染了风寒后,你一次也没见过陛下?”

      罗非衣又点了点头:“陛下下令让唐太医主治的。”

      萧满自然不肯相信萧鸿会因为一场风寒丧了命,总不能是因为母后没了,没人给他祈福,他就活不下去了吧。

      萧满将唐太医、俞珂以及所有在陛下病时接触过陛下的宫人全都下了狱,甚至连长秋宫,都被她封禁起来严查。

      只是许曼曼毕竟是皇后,萧满还是要给她留情面,便请她先移居慈宁宫了,反正等新帝登基,她这个皇后不出意外也会成为太后娘娘。

      萧满还特意问了俞珂,谁把他放出来的。

      俞珂依旧是那副柔柔弱弱的模样:“陛下身边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服侍,偶然见到奴才后,便格外开恩将奴才放了出来。”

      “你怎么这么有本事,能得陛下的青眼?”父皇也好,皇兄也好,怎么一个个的眼睛都瞎了,看不出俞珂是李晚安插的人吗?

      皇兄当初还同她说过俞珂这个人,当时也没见他对俞珂有什么别的情绪啊。

      还有李晚,李晚都被她带到前线去了,他的人还是这么能搞事儿。

      萧满当时被萧鸿驾崩的消息冲击到没有工夫管这些琐事,等到后面稍稍反应过来,便吩咐了狱卒严加看管俞珂,并暗示大理寺卿,即使陛下驾崩一事什么问题都没有,也得治俞珂一个死罪。

      这样一只不为己用的狐狸,萧满不可能再留。

      萧满本以为,她回宫是要消除陛下可能的猜忌,却没想到,不用了。

      皇兄还是信任她的,不管怎么样,这遗诏又到了她的手里。

      萧满想了想,其实不到她手里也没有办法,即使皇兄立了太子,以她在永安的势力,如果不满意也还是会改。

      至于那可能谋害皇兄的人,应该也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才没有多此一举吧。

      即使太医和大理寺的结果都证明,陛下没有被谋害,就是病死的,但这中间两个月的不知情,还是让萧满难以相信。

      但无论如何,她又要考虑将这个国家的未来交给谁了。

      本来不该有什么别的选择,皇兄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也是皇后嫡出的长子,原本皇位非他莫属。

      可是他的年纪太小了,远远没到能够独立理政的程度,若是他做了皇帝,难免要有人干政。

      其他的人选便在他们几个兄弟之中,萧满想来想去,觉得十四还不错。

      年轻,聪慧,过去也许是有些敛财,但若是做了陛下,天下都在他囊中,或许也没什么坏处。

      而且皇兄驾崩,萧满忙不过来,十四也帮了她许多。

      可是就在萧满决定拟一份让十四皇弟即位的诏书的时候,许曼曼来找她,说自己不希望小皇子当皇帝。

      起初萧满没觉得有什么,她本来也觉得小皇子不太合适,只是随口说了句:“可是哪还有别的人选?”

      许曼曼说:“陛下有那么多兄弟,总会有合适的。”

      萧满突然反应过来,她自己这样想是合理的,可是许曼曼不该有这样的想法,对于许曼曼而言,小皇子登基和陛下兄弟登基的结果可是大不同的。

      哪怕许曼曼说自己不想掺和朝政,都不能说不想小皇子登基。

      萧满想了想,问她:“皇嫂觉得,十四弟如何?”

      许曼曼说:“都可以。”

      萧满便点了点头,当天便下了让皇长子即位的决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