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扶苏治世篇(不是) ...

  •   第一批使用堆肥法肥田的那些吃螃蟹的人,效果已经出来了。

      国有国运,人有气运。运之一道,此前没有,此后也没有。
      .
      但是燕小七留下来的地道社稷神器*强人工智能,可以计算不同人的名望、国家的名望,甚至可以综合此时此刻的所有数据,推演未来数年数十年数百年之后的未来之境。

      以科技手段预测,释为气运之道。

      气运是假的,但是结果是真的。借假求真,披上一层不科学的外衣,就可以让神秘侧不被追究根底,做到很多玄学的必然、科学的小概率。

      此时此刻,经社稷图的强人工智能计算、比较、分类,统合出了一系列的数据。

      于始皇帝赵政面前,一个小光屏主动升起。

      “一级权限持有人:人皇赵政。

      二级权限持有人:暂无

      三级权限持有人:暂无。

      一级权限拥有除最高权限之外的所有权限和设定二级权限和三级权限所持有的权限的权限。

      二级权限有限度的使用一些功能,拥有有限度的后台功能,全部的前端展示功能。

      三级权限有限度的前端展示功能。”

      “经检测,扶苏,符合升级至二级权限最基本条件。激活社稷图本源概念,下面传达最高权限留下的讯息。”

      随后,燕*大江神*小七所留下的信息被激活,其中一部分信息展现了出来,剩下的还是乱码。

      “地道神器,依据地道所制,是地道的体现。”

      “所谓地道。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物质界的存在,都是地道。”

      “地养万物,万物回馈以轮回。”

      “轮回即为天道。天道者,概念也。”

      “两者相辅相成。”

      “如平衡天道,即为平衡轮回天道,以地道作为根基,演绎平衡概念变迁。”

      “人道,独立于地道、天道之外,自成一道。”

      “上古有三皇五帝,信天地大道,而不迷信天地大道,学习天地大道,超出天地大道的概念范畴。”

      “三皇各行其道。互相有所交叉,又各为不同。”

      “五帝求同而不存异。划分先天五态,化为天地大道和人道之间的五层罗网。”

      “三皇之时,天地大道尚未成长到五帝之后的完全态,此时证道是天地大道所希望的。时来天地皆同力。”

      “至五帝时,五帝感于天地大道干涉人道过多,前赴后继针对天地大道设置罗网。”

      “此等作为,如何是没有代价的。”

      “五帝越往后证道越难。天地大道也在反抗。”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五帝时,起兵戈。天道地道和人道都在人的本身上做文章。”

      “至五帝末期,天地大道概念已失去了对天地物质界基础直接干涉的大多数能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五帝虽然证道,但是也不得长生。另一方面,五帝所证道,也不是为了长生。”

      “至五帝时期结束的时刻,最后一位帝,斩去了天地人三道的本源概念,令天地从此进入了末法时代。令天道天人,地道地祗,人道人皇无法真身降临到物质界。”

      “五帝时期,天地人三道的变化,三大人皇自然也看到了。”

      “有学习天道继而超越天道的天皇,横断万古,划分阴阳混沌,从新定义过去,自此之后,再也无法回溯到五帝时期。”

      “有学习地道,继而身合地道,又超越地道的地皇,将三皇五帝时期,闪光的人道意志,凝练为了人道真灵,自此真灵不灭,人就永恒不灭。五帝时期终末,斩天地一刀的时刻,地皇将这些闪光的真灵,放逐到了过去的未来。未来是相对的,三皇五帝时期的任何存在和概念意志,都无法走入到对他们而言是未来的时间线。”

      “可以说天皇地皇出手时机太好了。可以说基本上彻底绝了天地两道翻盘的可能性。”

      “但是这也是有后果的。虽然天地两道无法翻盘,但是也拖住了人道概念,人皇自此再无可能产生了。”

      “值此时期,人皇学习天皇地皇的人道概念,最终统合,不断超越,把人道概念同人本身合一,斩去了人皇出现的可能性。”

      “五帝结束之后,只不过是人道被天地两道余力牵扯,无法产生人皇。”

      “这个后果是很严重的,首先人道被斩了一刀之后,无法对天地产生压制,还要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自此人道不显。”

      “另一方面,天地两道抽开了身,残余的力量肯定是要搞事的。”

      “随后,凤鸣岐山,天命在周。人主改天子,是天地两道的针对过去时期力量的绝杀,即便是帝辛再怎么反抗也没有用。”

      “不过人皇斩人道一刀,目的并非是为了天地二道。”

      “恰恰相反,这一刀斩下来的概念,就是孕育人道最后人皇的希望。”

      以上,是燕*大江神*小七所讲的一个神话故事。不过赵政肯定是无法分辨这个神话故事的真实性是多少了。

      除此之外,地道社稷神器还开放了一个功能。

      此时此刻,正好是第一批栗收获之后,上报实验效果的时候。

      因为某些原因,此前赵政很少出席朝会,只有在下午的时候,在自己的宫殿接见很少一部分朝臣。

      另一方面,在距离宫殿不远的另外两个地方新建了两个宫殿,一个用来进行文字推广和相关的东西。另一个则是研究赵政和扶苏交给他们的技术。此外,赵政还组建了一个勘察监,专门用来走访探寻矿物等。

      严格说起来,这两个差不多想当于把文武两个方面分开,一人负责一个大的方面。

      此前,赵政告诉扶苏,煤已经找到了的时候,也没有此等变化。

      栗的试验田种植,虽然赵政没有插手,但是赵政时刻在观测。地道社稷神器,就有这种观测的能力,相当于开了远程无人机监控。

      正因此,赵政早就知道,栗的种植的效果。

      但是直到此时,扶苏在朝会上,收到来自大臣的汇报,才让地道社稷神器展现更多的内容。

      地道神器,明明就是地皇大道神器吧。赵政想着。气运的计算,是按照对扶苏的认可来的吗?

      扶苏此时也很高兴。第一个长期项目收到结果了,开心。

      找良种的事情还遥遥无期,打下百越之地的事情是始皇帝赵政负责的,这些重要性更强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见结果的。

      但是扶苏在这四个月内,也接连放出去了上百个小的、见效快的项目。

      比如肥皂、水泥、玻璃、晒盐、制糖、纺织这些方面,扶苏就拿回来了很多技术性不是那么强的技术,分于众多墨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等众多人研究。

      至于法家,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碌强制推广大秦简体字的事情。

      为此,扶苏和赵政先后给了李斯简单版本的文房四宝的低级相关技术。

      在李斯的运作之下,此时也已经初见成效了。这本来就不是短期之内,一两年之内能看出成果的事情。

      秦国在灭六国的时候,一开始还会给六国贵族和国君一点体面,因为不能把统治者逼急了。这个策略效果很大,有些国君就认为灭国也没有啥大不了的,就是自己由国君降格为了贵族罢了,也就是封地小一点。

      到了统一六国的后期,最后一个国家的时候,秦国已经不在乎国君或者贵族啥想法了。因此有国君直接饿死的情况。

      出于多方面考虑,关于重新启用分封制,还是使用李斯为代表的法家推行的郡县制,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扶苏是支持分封制的。一来有路可循,二来扶苏太单纯了。

      不过始皇帝赵政是支持郡县制的,就算是扶苏支持分封制也没有用。赵政不担心这一点。

      大江神降之后,赵政又给扶苏找了很多的事情做,一时之间没有心力再去争取分封制的事情了。等到一两个月之后,究竟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这种讨论已经在扶苏的心中等级下降数十个层次了。扶苏表示我忙着呢,正在思考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事关民生的问题,有事情不要来打扰我,没事情更不要打扰我。

      要不怎么说李斯厉害。支持郡县制的李斯,从来不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事情,也不让别人提。

      只是一两个月的功夫,扶苏就不在关心分封制和郡县制了。当然,这也得益于扶苏确实没有心力了,每天充实度满满。

      等到后来,扶苏又和赵政交谈数百次,讨论过封建帝制、君主立宪、资本政体、多党派执政、社会主义道路等等林林总总细分十数种,更加不想去管了。扶苏学会了一点,放弃思考。

      至于六国的残余贵族,他们生不出来事端,此时的大秦,属于农民努力就有希望活下去的。各种改革、制度也被叫停或者放缓,公子扶苏还放出去了那么多的利民的东西,委实没有他们活跃的土壤。

      毕竟始皇帝赵政那么厉害,他活着的时候,谁敢闹事。

      等到晚上夜深了,扶苏睡着之后,飘飘幽幽,如梦似幻,睡着的刹那,于梦中清醒过来,来到了一处一时之间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地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扶苏治世篇(不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