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番外·厚佺之三 ...

  •   我李厚佺行事,从来都是滴水不漏的。更何况国本废立这样的大事,本就该徐徐图之。

      东宫被软禁之后,我没有乘胜追击,只因我深谙张弛有度的道理。

      圣人多疑寡恩,对东宫咬得太狠反而会让他生疑,因此那段时间,我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春风得意,甚至在圣人面前,还假意为太子求过几次情。

      当然,我越求情,圣人对太子的疑虑便更深。又一次,他问我:“李卿,你以为,当初立术为太子,是否不够慎重?”

      我对他说:“此乃陛下家事。”

      他摇了摇头:“此乃国事。杨术此人,资质实在平庸,不过是长子,朕才立他为储。可是你也知道,国朝虽然遵照周礼,推崇立嫡立长,可真正当了皇帝的……”

      我想起这座太初宫每次政权交替都会流血的往事,不设防附和了一声,旋即立刻捂住了嘴。

      圣人笑了,看向我:“怕什么?此时便只有你我二人。同是做父亲的,子女之事,不都一样么?”

      我赔着笑:“臣家中只有一子,不像圣人这般枝繁叶茂,哪里需要考虑这样的事?更何况,圣人不仅仅是父亲,还是君主呢。微臣家里分家产,最多叫不肖子败干净了,那又如何,圣人也知道微臣是白手起家来的,就当这些年白干了。可圣人不同啊,若真将江山交到一个不合适的人的受众,败出去的那可就是百年的基业……确实应该慎重些。”

      圣人点了点头。

      我又道:“不过,国本早立,也不算是坏事。”

      他挑了挑眉,我观察他的神色,继续说:“前朝不也有这样的事儿?当年元康之时,八王之乱,不就是因为储位空悬,而八位亲王人人都觉得自己争一争便有机会了,才会闹出这样大的事。”

      他果然眯起了眼。

      杨家的天下,本就是趁着乱子从旁人手里夺来的,绵延百年来更换了十位君主,却历经了不下二十场宫变,谋乱,是刻在杨家人骨子里的。

      就连圣人自己,也曾策划并参与过宫变,从自己的祖母手里夺下皇权。他能拿到皇位,倚靠的可不是什么周礼。

      我做他的亲随那么多年,更加明白,正是他夺过权,所以要比旁人更怕,自己的权力再次被夺走。

      我故意说道:“不过,太子性格敦厚,侍奉圣人也勤勉,几位年长的亲王如今也都去了封地了,圣人的治下,肯定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他的目光变得幽深,喃喃道:“是么?”

      三个月后,那些支持东宫的士人一党,似乎觉得圣人的态度有些松动,而江州覆船一案也该过去了,因此开始集中造势,要求太子还朝。

      徐淑妃闻讯之后,很是忧虑,让陆君孟找到我,希望我出面阻止。

      一介妇人,目光果然短浅得很。

      瞧着我气定神闲的样子,陆君孟很诧异:“李大人好不容易用江州的案子将太子拉下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东山再起么?”

      我却道:“他起不来了,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两下罢了。”

      他很不解。我想着,差不多是该把最后的计划同他说明了。毕竟,那最后一步的实施还需要宫中有人配合。

      听完我的计划,陆君孟原本狭长的双眼都瞪得如同铜铃般大,见他这般没见过世面的模样,我很是满意,对他说:“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准备着吧。”

      他告辞匆匆回宫,我的计谋,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再过几日便可尘埃落定。思及此,我不由得踌躇满志,命下人取酒来,在院中敞怀豪饮。

      我的儿子李嶷回来时,我已经喝得微醺。

      他自小和我不大亲近,不过对我来说,这算不上什么大事。无论如何他是儿子我是老子,他再叛逆又不能翻了天去。

      不过我的计划之中,也有他的一环,因此我朝他招了招手,难得邀请他来共饮。

      他最近学乖了很多,不再和我对着干了,坐下来乖乖喝酒。我们闲谈了几句。从那夜过后,凡是他在明德门上值的夜晚,我都会让管事为他也准备一份宵夜,尽一尽我为父之慈。

      起事那夜,他原本也该值守明德门。清晨,管家询问他宵夜的菜品之后,回来禀报我:“郎君说他身子不适,今夜与人换了班。”

      他向来勤勉,差事上亲力亲为,好像不曾听说过因为身体有恙就换班的。我想了想,觉得他或许是察觉到了我的安排,毕竟是我的种嘛,聪明才智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当时,我以为他这样刻意避开,应该是为我行方便。

      特别是入夜之后他离府,却将金吾中郎的印鉴留在了府上,让我更加笃信了这一点。我用他的中郎印,轻而易举地调离了值守在明德门的金吾卫,制造了宫禁已经被攻破了的假象。

      东宫那里,则是靠徐淑妃的人去引诱太子,欺骗他有贼人闯宫,请求支援。

      杨术愚蠢,不假思索便相信了,带着他的东宫卫率,披甲执锐,直接从明德门进入了太初宫。

      而那会儿,我一边同圣人在殿中下棋,一边还同他说笑。

      我对他说:“最近微臣的儿子李嶷,总算是开窍了一些,知道体贴老父了。”

      这段时间,我总是送夜宵给李嶷,这件事情,圣人也是知晓的。他成年的儿子都不在身旁,因此对我和李嶷之间的关系露出了些羡慕的情绪:“朕之诸子,倒不如你那一个。”

      我自然是连连谦虚,可又不停地同他说起,当年我娘子早逝,我不曾续弦,亲自拉扯一双儿女的不易。

      当然,也少不得抱怨李嶷年少时期的叛逆。可那些抱怨落在圣人的耳朵里,多半成了老友的炫耀。

      我与他大谈儿女经,这时候,林哥奴跌跌撞撞跑进来,哭诉道:“圣人不好了,太子反了!”

      他惊得站起,掀翻了棋盘。

      我眉心一动,很快露出一副吃惊表情:“怎会如此?可看清楚了?”

      林哥奴早就得了我的授意,且他从小服侍圣人,明白如何唱念做打,能让他全盘相信。他哭天抹泪:“当然,东宫卫率的甲胄,奴婢又怎会错认?”

      言毕,他慌慌张张唤来了禁军,护送圣人往德阳殿避去。

      与此同时,徐淑妃也从望仙台赶来,她披头散发,只披了一件寝衣,拉扯着几个年幼的皇女,我在她的身后还看见了一脸茫然的齐王杨樗。

      见到她这番柔弱不堪的模样,圣人似乎是被触动了什么心绪,在娇妻和儿女们的面前,他拔出了久不出鞘的长剑,吩咐林哥奴:“朕倒要看看,那个逆子为何如此胆大包天!”

      他亲自站在了德阳殿的御阶之上,静静地等待太子前来。

      太子抵达的时间和我预计的,相差无几。而圣人的怒火在我和徐淑妃的挑拨之下早已不可遏制,当着禁军的面,他亲手斩下了太子的头颅。

      尘埃落定,我看着德阳殿阶前倒下的身影,勾起了唇角。

      失去了太子的士党,群龙无首,从此朝堂之中,再无人敢与我李厚佺作对了。

      彼时我不曾想过,那样顺风顺水之下,还暗藏着足以让我满盘皆输的漩涡。

      更不曾想过,送我上死路最大推手,会是我的亲生儿子李嶷。

      我的失败来得很快很彻底。其实,跟着圣人那么多年,我不是没想过有朝一日会有过类似的结局。毕竟,他薄情寡恩,动摇他统治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下手都不会有任何犹豫。

      我的一些小动作,他也不是没有看见,但我一直把握得很巧妙,从来不曾尝试过去触碰他的底线。

      李嶷把神佑之石,改成了“神佺”。

      圣人未必不知道当初那块石头就是用酸蚀刻出来的,但他清楚,这样一块石头,能让他得尽天下民心,因此参拜得比谁都勤。

      百姓心中,被上天认同的天选之子只能是他一人。

      “神佺”二字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我便知道,我的末日来了。

      圣人是不能有瑕疵的。尽管很多事情他心知肚明,甚至不少都是他授意我去做的,可被捅破抖落出来之后,需要去堵住悠悠众口的,只能是我这个胆敢动摇他统治的奸臣。

      与他而言,失去的只是一条已经起了二心的鹰犬。

      毕竟,在他心中,我所有的罪行,都没有“改佑为佺”来得重。可讽刺的是,我的罪,罄竹难书,却只有这一条是李嶷伪造的。

      我被判了斩刑。

      其实,大理寺列举了我的罪状,加在一起,凌迟都不为过,但或许圣人想起来很多事情都是我替他承担的,对我大发慈悲了一回。

      处刑前,李嶷才第一次来诏狱看我,对我说:“明日我便要去朔北任上,怕是赶不及给你收尸了。”

      看着他那张酷似我的面孔,我冷笑了两声:“李嶷,你以阴诡之计谋算我,你我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从未教过你这些,你也自己学会了,可见无论你怎么逃避,也甩不脱我李厚佺之子的痕迹。”

      李嶷居高临下看着我,对我说:“朔方的风或许能吹散我的罪孽,可是你已经没时间了。陇西李氏的门楣容不得你来玷污,此前我已经通报了族老,开祠堂将你除名。”

      “张先生,慢走。”

      这是他对我留下的最后的话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番外·厚佺之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