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写在战平原之前 ...

  •   战时文艺兵,都像是蒲公英。
      飘到哪里,扎根到哪里。
      牺牲在哪里,埋在哪里。

      23岁的田园,游击剧团团长,同时也是作家和导演,牺牲在1939年春天。
      31岁的路玲,火线剧社女导演,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被敌人用刺刀挑死。
      同一天作曲家罗品在水里中弹淹死。
      在大扫荡造成的饥荒里,路玲4岁的大儿子饿死,小儿子病死。
      13岁的解俊儒,火线剧社的一个小演说家和舞蹈家,牺牲在1939年对晋察冀秋季的反扫荡中。
      17岁参加烘炉剧社的张玲,1942年5月牺牲在大扫荡中。这一次剧社牺牲26人。
      28岁的方璧,抗敌剧社演员,1942年4月牺牲。
      1943年,抗敌剧社牺牲5人。他们分别是吴畏、赵尚武、李心广、安玉海和陈雨然。
      ……
      1940年,田华才12岁,她遇到了抗敌剧社。
      1940年,凌子风调到火线剧社当副社长,导演了《日出》。
      1941年,孙犁写了《冀中一日》。
      ……
      在这个残酷的战场上,无论男女老幼,生死考验近乎平常。
      牺牲的是英雄,战斗到底也是英雄。
      无数的英雄,铺就共和国坚固的基石。
      踏过荆棘遍布的漫长征途,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