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β版里报告之八 ...

  •   这个世界,这个有着种种流传在我们世界中的神、仙、妖、鬼、魔和种种灵兽的世界,实际上也正在以想象不到的方式,进行着异常惨烈的斗争,这个斗争在看不见的地方无时无刻不在持续。过于激烈的斗争和恶性的争霸,反而使得人类生活的大地形成表面上的和平,因斗争也产生了表面上的繁荣。
      然而,这个斗争的根本,是以牺牲无辜的生命、转嫁处于力量顶峰的神族的祸端为根本目的的,本应在地上以自己的意志来战斗、以自己的意志来毁灭的人类和妖类,以及各种有着灵智的生命,却因为神有意的挑唆,或主动或被动进行着永无止境的斗争,这个斗争的终结,一定会是归于虚无的。虽然是每个人都会迎来的终末,却并非自然的结果,而是神所赐予的陷阱。
      终于,有人对这个硬是塞给地上生命的枷锁发出了挑战。
      第一个挑战者,应当是流传至今的三皇之一·女娲。虽然挑战以失败告终,那位神的名字却流传至今,想必是留下了某种可被讴歌传诵的努力,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奇迹,也付出了相当艰辛的代价。
      “女娲补天”究竟指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但这绝不是单纯地补回漏了洞的天,更不是指止住洪水,而应当是“暂时性断绝神对人类的降祸”这一壮举的一种隐晦表达法,期间隔着名为“时间”的冗长障目物,而使得后人早已忘记女娲具体做了什么,即使是信仰着女娲的蛮地,也没人知道女娲具体做了什么,只是持续地信仰着她,尊敬着她。
      总之,女娲在这之后确确实实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她的直系后代被神所奴役,当成人柱牺牲,做为人界对魔界最后一层防御带持续地不得好死。
      而不知是在这之后,还是之前,又曾有另一位挑战者,他的名字不可考,因为反抗主神伏羲,他的名字被记载为“刑天”,意思就是“制裁上天的人”。不管这个人究竟是出于高尚的理想,抑或是出于个人的目的,总之,他挑战了主神,并以失败为结果,被处以极刑。
      反抗了主神的神虽然本来该被投入轮回,然而,投入轮回也十分危险。因为,即使可以给他下极为刻薄的诅咒,“永劫之死”,只要灵魂不灭,那么这个灵魂所受的苦难,也会成为他的动力,最终,他也一定会通过各种方法,再一次向上天发出挑战吧。那么,放逐这个男人将变得没有意义。
      于是,想要彻底斩断后患的伏羲,动用了极端的手段。
      在传说里,刑天的头被砍下来,只是不甘心的刑天并未就这样死去,凭借着没有头的身体反抗着上天,是传说中的无头怪物。然而,作为拥有无尽生命的神,难道仅仅因为被砍下了头就会死去?不,以目前调查得到的资料来看,神都是拥有无限再生能力的种族,是拥有这一特性的生命体而已,那么,即使头被砍下,头也可以再生的,“砍头”本身对神族没有意义。所以“被砍下了头”与“女娲补天”一样,是人类未能了解神的本质而做出的一种折衷的表达法,这种表述带着迷信、带着信仰而且缺乏理性的论证,但为了将事件本身传承下来,这些记录又是必要的。这个文献记载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将“魂”和“魄”分离,“魄”留在本体,而“魂”投入轮回,任其消耗。由于灵魂被分离,想要轮回不能通过正常的轮回井来完成,伏羲的所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将魂投入人体内。但是,这个灵魂实在过于强悍,即使是单独分离出了魂,也与人类并不契合,恐怕想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刑天都没有跟人类同化,也并未消耗自己的灵魂。
      如何让这个桀骜不驯的灵魂屈服?伏羲选择了控制性更强的办法,一方面利用人类的灵魂回忆干扰这个灵魂,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强制控制刑天。这种内部争斗却形成了表面上稳定的“长卿”。
      而最近一位挑战者,就是飞蓬。他闯入了时间的夹缝,要到了能保住他所有记忆的通行证,借以封印伏羲,却不准备杀死他。
      昔日荆轲刺秦,要始皇的命易如反掌,他却只要归还六国土地,已成就千古名话,同时也成了一种“必然失败者”名垂千古。飞蓬也一样,要保住人界却反抗伏羲,与归还六国一样不切实际。而飞蓬为何不选择杀死伏羲呢?据某一神族提供的情报是“伏羲一旦不测六界也会消失殆尽”。这种种限制条件牵制了飞蓬。他无法眼睁睁看着一切毁灭,所以他缓慢地朝着失败前进了。
      那么不说他这个计划的真意。来说说伏羲“能否被杀死”这个问题。
      大部分的人认为“弑神”是天方夜谭,但其实不论在哪个世界,都有大量关于“弑神”的文献以及传说。弑神真有其事,也非常普遍。当然了,这不是希腊神话里儿子杀父亲,或是“诸神之黄昏”那种同归于尽。我们讨论的是宗教意义上的杀神行为。
      实际上,“杀神”这个行为,可以被条件允许的任何人来执行,并不需要特殊的武器,或是特别的咒语法术来实行。满足杀神行为的条件有二,一个是“力量比要杀死的神还要强”,另一个是“在杀神之前夺取要杀死神身上的一部分”。
      前者可以投机取巧,比如趁神衰弱的时候。后一条则比较隐晦与难以达成,夺取的这部分不是他物,而是神的“灵魂”。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神性所有弱点,所有特质,甚至本质的“核心”。
      有关灵魂的问题已经在前些章的报告讨论过,不再累述。
      换句话说,得到了神的一部分灵魂就代表已经与原本的神平级,而力量更强的获胜。
      问题是杀死神之后的结果。
      毫无疑问,杀死了神,就会继承被杀的神的力量以及知识,等等,于是,杀死神的人成为了被杀神的下一个容器,被杀死的神就这样复活了,而且是以更强大的姿态。“被杀死的神会在杀他的人身体里复活”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因为弑神者拥有着神的灵魂。
      换句话说,谁杀了伏羲,伏羲就可以通过杀他的那个人复活,而且以更强的姿态。
      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这个世界的暗影是复活后拥有上一次杀死他的能力,如果说暗影是这个世界的投影,那么这一切只能说明暗影影射了伏羲的特性,虽然是不完全的,降级的。
      总而言之,“杀死伏羲”与“变成伏羲”既是因果也互为充要条件,它们同时发生,任何之一都不可能避免。飞蓬无法杀死伏羲,还不如说不想杀死他、不想变成他。
      同时,我们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伏羲是不可能被杀死的。
      所有的挑战者一旦成功杀死伏羲就会变成伏羲,这是多么讽刺而又有价值的情报,在神学研究上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样例。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伏羲个体上,并非没有积累过有关“死亡”的记忆,相反,太古时代伏羲一定经历过相多次的死亡→复生循环。
      至于伏羲的吸噬能力,想必是这种进化的究极产物。当这个能力一诞生,伏羲再不需要被杀死才能变得更强,而是不断削弱除自己以外的一切来保持最强,同时,吸取一切力量的他需要保持天地平衡才能确保世界不被他自己毁灭。
      于是,他创造了神界,却又不敢让神发现神被他吸噬着力量,神界时间比人界慢了数百倍,他向人类传授技艺知识,同时也放任妖类随意杀伐人类,各族之间的争斗引得他们迫使彼此变得更强,也让伏羲吸取了更多倍关于“死亡”的知识。飞蓬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是啊,飞蓬的敌人,是这个世界。
      我的游戏打到这里,可以算是完成了第一项任务,因为我没有时间进行第二项或是第三项了。
      记得昔日打RPG的我,总会遇到这种不咸不淡的情节:主角被魔王灭了村,一家除了去打猎的主角逃过一劫剩下全灭,主角发誓向伤害了他的魔王复仇。
      而现在这个RPG却是这样的:世界的每一草每一木都在伤害着主角,于是主角找魔王说你给我个干脆的,杀了我吧。

      原来β版是这种故事,如此居然浪费我如此多的精力跟脑力,相信我,我一定比看着这报告的你一百倍的欲哭无泪,与倍感疲惫。

      但是你猜魔王为何要杀掉主角一家?他觉得很无聊,他无聊到想找个人爱自己了,所以犯贱了。
      但是若被魔王伤害了的主角始终不去找魔王报仇,而是带着使命感与牺牲精神去建设着那注定将一遍又一遍被毁灭的家园呢?从前的RPG只要勇者把魔王揪出来臭揍一顿,踢死他就算拯救世界了。但是最近越来越不流行这套了,大家觉得这套路实在太老土,太过时,也太不切实际。
      所以,大家有时看见魔王为所欲为,常常也视若无睹,漠不关心,心想总有勇者跳出来帮自己解决的。
      后来,勇者也不以打到魔王为己任了,魔王就这样寂寞地伫立在城堡的顶端,等着那不会再来的勇者来打败自己。可是等了很久,很久,久到他都无法继续再等待了,勇者还是没有来。
      于是魔王只好离开城堡,去寻找他宿命中的勇者去了。
      然而,魔王一旦离开了他的城堡,就不再是世人恐惧的,能毁灭世界的魔王,而是现在这个静立半空之上的,为情所困的男子。
      就这样,魔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宿命,为了保护其短暂的一世,展开了无尽的斗争。战斗仅仅是中止,绝非完结,而曾经生死相搏的两人终于可以享受昙花一现的平和,就让这个故事在这里完结,后面的故事无人知晓,也不要去追寻,将这一刻当为永恒,将故事传承下去。终有一天,传说必定变为历史,如是,故事将永远地定格在Happy End,有一天读到这一行的人哪,请就这样让善终保持,不要去打扰。以上,是为β版里报告八,是我最后的心血与见证,请务必妥善保管。

      追加报告:关于死结暗影。
      渡人靠代理人的穿越干涉世界,世界会产生抵抗,会自发的产生暗影来抵抗这个干涉。
      暗影会追杀世界变异的根源。
      在β版世界里,干涉者有数位,包括了景天在内的很多人。但是暗影并不对这些人逐一追杀。假如“暗影是为了延续世界生命的思念体”这个假说成立,那么暗影不对我们赶尽杀绝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景天不会导致世界灭亡,导致世界灭亡的是徐长卿,或是曾属于长卿一部分的伏羲。
      前者曾想杀死伏羲,但是根据报告来看,“想杀死伏羲”并不会真正导致世界灭亡,主神是不会死的,反倒是伏羲对待人界的态度过于轻蔑,很令人担忧。
      暗影除了有“消灭变异”特性之外,还有本身有“反物质”代码。这个标志并不只体现在曾出现在大渡口的那一个暗影身上,这个特性曾出现在另一个怪物身上。
      反物质代码,曾出现在邪剑仙身上。
      换句话说,邪剑仙也是一个暗影。
      一个世界一般来说只会有一个暗影,像这样在同一时间段出现两个暗影,并且他们之间还相互争斗的案例还没在历代的文献上有所记载。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妙了。
      那么,邪剑仙的诞生源头是被故意泄漏的至静术汲取了人的邪念做为养分,在融合之后形成了独立的意识,最终吸取天地一切邪念而形成的。某种角度上,这个姑且被称为生物的东西拥有极强的自私性,也因而拥有最强的求生意念。至于他为什么会成为保护世界的“暗影”,实在是令人疑惑。
      邪剑仙是不会保护任何人、任何物的,他对世界当然也不关心。那么,关键也许不在于“他想要主动保护什么”,而是“他存在的话什么被保护、被动的获利了”。
      换一个思路。
      伏羲想要毁灭人类,所以他派出邪剑仙;而景天想要保护人类,所以暗影保护他。同时,暗影需要阻止伏羲,邪剑仙要阻止景天,所以他们诞生之初相互为对方的死敌。
      这解释了在神界发生的一切。
      我们并不知道身为主神为何要毁灭自己创造的人类,也不知道这样有什么好处,但是这种“一个世界诞生了两个彼此争斗的暗影”的现状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并且是难得一见的奇观,人们的所作所为将点点滴滴影响战斗的走向,这是战争,而且已经是一场来自天与地的矛盾、蓄谋已久的大战。
      别错过这个神奇的时代,别闭上你的眼睛,带着探索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全力以赴地让这一切变得有价值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