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吕不韦之死 ...

  •   神谕的讲述倒贴合嬴政心中对吕不韦的看法。
      后者虽然只是个珠宝商,但嬴政待他向来敬重,不仅按异人的指示称其为仲父,也知道他是个当世奇才。
      可惜若非两者之间实在是有化解不开的利益冲突,秦王也舍不得杀他。

      想到这儿,嬴政不由得直起身子,两个稚童见状,也都规规矩矩地摆好小手,挺好腰杆长跪而坐,生怕打扰大王的聆听。

      【秦国自商君变法以来一直信奉法家之术,主张轻罪重罚、少赏多罚,将百姓作为富国强兵的工具,有句话叫做“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从中可见一斑。所谓奖励耕战,实行军功制以得到阶级的升迁,也不过是为了驱使他们达成秦国称霸的意图。】

      女声娓娓道来,却使得嬴政脸色骤然一变。
      天音如此直白地捅破大秦统治者愚民的目的,是将这个不可言说的秘密泄露了给人看。这是孝公以来历代秦王心照不宣的法则,只有如此贯彻,商君之策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而秦国也因此成了一台运转不休的战争机器,天生就是为攻城略地和君主集权服务,而唯一社会活力的来源便是百姓的军功。

      这当然是万万不能让民众知晓的。
      纵然有些饱学之士会戳穿大秦的统治基础,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下层百姓也得不到途径买到那些蕴藏着智慧的书籍,更别说接受教育了,若不是家里有点权钱的,连字都未必能认得。

      不过幸好天幕只降给嬴政一人,若是传播了出去,以他的性子,难保他不会动杀心。

      这时他四下看了一眼,幸好刚才那个小寺人识趣,在神谕开始提到大秦时就知会有些下人不宜的内容,当时便已退下,保住了一条小命。
      而这些话让扶苏和嬴阴嫚听见也无大碍,正好也省得他日后再实施教育,便留了一双儿女继续跟着。

      【而吕不韦作为当时的上位者,却是一个杂家代表。他主张兼儒墨,合名法,而墨家学派是众所周知的兼爱非攻,吕不韦在当时严刑峻法的背景下却赞同无为而治,在君主集权的同时优待百姓,抚恤疾苦,并将思想表达进他的《吕氏春秋》中,足可见得此人深知圣人立功不如立言之道,智慧早已非一般政治家可比。】

      嬴政却冷笑。
      六国纷乱多年,各地百姓法律、语言都不通,若是日后征服天下后实行所谓的无为而治,放任百姓休养生息,那还怎么管得住那些异国人民?
      他吕不韦能保证这些人就不会心怀故国之思,暗谋反叛乱他大秦吗?

      真是荒谬!
      嬴政不屑地弯唇,座下的扶苏察觉到了父王的轻慢,虽然平时很少说话,但还是克服了恐惧,抬起脑袋,用脆生生的童音问:“父王是反对吕相邦的想法吗?”

      “你现在还小,以为这是仁慈,其实什么所谓仁义温良对于帝王来说,都是可以抛弃的无用之物,都不过是那群腐儒的粗陋之见。”嬴政觉得教育小孩要从小抓起,便耐心地跟他解释,“你将来就会知道,那群庶民可是难管得很,个个心怀不轨,不拿些严峻之法镇压他们的异端之举,又如何稳得住人心。”

      扶苏纵然不是很信服这说法,父王的言论和他老师淳于越讲的不太一致,但出于对嬴政骨子里的敬仰,还是点了点头。
      他的老师很多,而淳于越作为来自齐国的博士,强调礼乐仁义,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学者。
      扶苏虽然是嬴政的儿子,却出人意料地对儒家相当感兴趣,在发蒙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淳于越这个老师,而后者看他性格天生仁爱,与秦王室历代相传的心狠不同,也愿意将儒家的思想倾囊相授。

      不过扶苏知道父王不喜欢儒家的东西,平日里也闭口不提。

      嬴政见他乖巧应下,也不再多言,正要继续听下去的时候,却见那天幕上出现了一行行飘过的小字。
      虽然字体很奇怪,比他们通用的文字都要简单得多,但出人意料地是,嬴政居然都能看得懂。

      【感觉始皇帝也并不想杀他吧……他表面上说君何功于秦,我觉得也就是说给天下人看的。】
      【吕相提倡仁义,给秦国进攻六国打了至少十年的基础,虽然是投机者,但也推动了历史进程】
      【其实他是有称王的机会的,本质上还是对大秦忠心耿耿。】
      【前面的,我也觉得吕不韦虽然是异国人,但在随秦庄襄王入秦为相的那一日起,他便已经心属赳赳老秦了】

      与此同时,天音又道:
      【自古窃钩者死窃国者侯,吕不韦敢居奇货,以全部身家为赌押上整个战国最大的一笔买卖。其人退可为陶朱富甲天下,进又可辅佐明君一统江山,虽然仍有私心,但也算极富远见,无愧于是姜太公吕尚的二十三世孙。
      他的死,本质上还是君权与相权之争,吕不韦即使自请辞官居于一隅,在当时的嬴政眼里也始终是个不安定因素,而他想要一揽大权控制中枢,就只能杀了他。】

      “父王……”嬴阴嫚算是半知半解,但她自动忽略了其他内容,指着天幕问嬴政,“神谕的意思是不是说,吕相要死了?”

      嬴政没有回言。
      他站起身,缓缓走下御座,抬首注视着远方暮色,目光深沉而悠远。

      仲父啊仲父,寡人心知对你不起,此番赐死你也是迫不得已。
      只盼你在天有灵,若还是一如往日般忠于秦国,就再为寡人降一大才,辅佐匡弼,以六国之封土,铸我一顶天子冕旒。

      他感慨着,却听得远处一列车马滚滚而至。
      赵高老远便下马,弯着腰小跑至嬴政近前,跪地禀道:“大王,吕相已奉您之意引鸩自尽。”

      纵是他心中想要的结果,但嬴政高大的身形仍是一滞。
      旋即,他面色如常,转身冷道:“吕相临终前可有何话说。”

      赵高恭谨回答:“吕相收到您的信后甚是惶恐,独自关在室内闭门不出,没多久后他的家臣进去,就发现他已经服了毒,因此臣等并不知其说了什么。”
      赵高一面说着,一面在嬴政看不到的地方转了转眼珠。

      其实吕不韦在阅信后还交代了他一句,叮嘱其转告秦王:在下不才,愿以此微贱之身,换大秦江山一统。
      不过赵高故意把这话漏了。

      他觉得秦王对吕不韦向来积怨已久,今日好不容易除了这个祸患,若是真的传了那话,无异于是给秦王添堵,自己犯不着做这赔本买卖。
      他陪伴在秦王身边日久,知道君王之喜怒无常,而自己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也不容易,没必要因为一句可有可无的话送上前程。

      缄默了片刻,嬴政方偏头看向恭敬拜伏着的赵高。
      后者自幼跟着他,素来也是一片赤胆忠心。在他看来,自己遇到刺客突袭时,赵高是一定会毫不犹豫以身犯险,用血肉之躯挡在他身前的。
      这是他为数不多能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就连母亲赵姬,也早已丧失了他可贵的真心相待。

      他十岁那年随母亲来秦之时,群狼环伺,多少人窥看他坐下的未来皇位,虽然有故庄襄王的有意保护,但宗室的那些子弟并非息事宁人之辈,小嬴政还是因身处狼窝而满心不安,就连睡觉也带了几分清醒。
      于是他从小便如履薄冰行事谨慎,而赵高是少数任劳任怨陪在他身边的人,嬴政虽然是万人之尊,却也并非知恩不报,只要对方与他之间没有什么冲突,他愿意礼贤下士,不拘对方身份,赐以君王的宠爱。

      “你且起来吧。”嬴政叹口气,徐徐道,“只要你不负寡人,自然不会让你如吕不韦一般下场。”

      .
      白缕缕在制作最近的视频时,意外地发现吕不韦的人气居然挺高。
      特别是当画面里出现他和异人的同框时,弹幕量突然加大:
      【就嗑温柔帝王和精明权臣!】
      【我悟了,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始皇没给他儿子扶苏留个吕不韦这样的丞相吧!】
      【呜呜哭了,吕不韦还是为了大秦死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啊!】

      她在看的时候,心中也顿生惋惜。
      毕竟大秦六王毕四海一,即使心里晓得读史要客观,辩证看待历史,但作为华夏子孙,谁不会对这个波澜壮阔的朝代心生好感呢?
      可惜越是这样,后面看到赵高乱秦,胡亥篡位时就越义愤填膺,也就越对异人和吕不韦这对君臣生出感慨。

      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共同迈向彼此的理想,虽然庄襄王早逝,臣子也继承他的遗志,无怨无悔辅佐明君奋六世余烈,若不是因为锋芒太盛,也不会落得自尽的结局。
      但这事儿,嬴政也没做错。

      但她也来不及再思索,接下来还有新一期的视频要做。
      这个奸臣系列的重要主角赵高就要登场了,而李斯作为必不可少的配角,也该重点着笔墨进行介绍。

      对这两个人,她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两千两百多年前,即将有一场好戏要发生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吕不韦之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