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仁子学仁 ...

  •   第二日,天尚未明,四阿哥房内烛光已燃起。

      “四阿哥啊,您什么都不用带,上书房东西都全着呢。”玉娥很是无奈的将胤禛身上的绸袋子取下来,怎么能将砚台也带去。

      “这些都是几位母妃送的,不用难道放着闲啊?”再次夺过玉娥手中的砚台就准备出门。“四阿哥啊,奴婢的小祖宗哟,您还是听奴婢的,将这些放下,回来温习的时候,再用这些可好?”玉娥手忙较快的将胤禛拉住。

      “暂且听姑姑的。”胤禛将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只是拿着德妃送的毛笔,这个无论如何不会放下。最终玉娥随了小主子,领着四阿哥去了书房。

      “四弟,真没想到皇阿玛准允你来了。”胤礽进门时见到小小的身影,不由一笑说道。

      “二哥……”胤禛很快过去拉胤礽。“奴婢给太子爷请安,爷吉祥。”站在一边的玉娥说道。

      “嗯……玉娥姑姑起喀!”胤礽看了眼送胤禛来的玉娥道:“玉娥姑姑,你先回景仁宫吧,酉时来接四弟便是……”

      “是,奴婢这就告退。”玉娥福身离去。

      “寅时了,四弟跟二哥复习昨天的功课,准备师傅的到来吧。”胤礽说道。

      “嗯,听二哥的!”胤禛随胤礽下坐,胤礽拿书给了胤禛一本,自己也拿了一本:“四弟,跟着二哥念,至一百二十遍方停。”

      胤禛兴奋的拿著书,翻开了胤礽指定的那页说道:“我会好好念的。”胤礽笑看胤禛,不知他能坚持多久,毕竟还小。胤礽翻开书,开始念:“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

      胤禛也随着念:“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念到这胤禛顿了下:“二哥,这句是什么意思?不明白……”

      “先解释给你听,要记住。”胤礽再看了下这句道:“‘品德高尚之人,是无法用爵禄收买;讲究节操之人,亦是无法用威刑屈服的。所以圣明君主求贤人,必须根据他们的志趣来罗致。罗致品德高尚之人,要讲究礼节;罗致崇尚节操之人,要依仗道义。’明白否?”

      胤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自己去琢磨了下,笑道:“二哥,我明白了,我们继续。”胤礽笑笑,继续念,胤禛跟着念,不懂之处就会问。

      卯时,冬日之天未亮,门外寒风呼啸,而房内读书声朗朗,单是胤礽和胤禛的声音,而胤褆却在打瞌睡。

      “大哥,你不念书么?”二哥说了这时候课读快来了,而胤禔却在打迷糊,胤禛不由的就推了推胤禔问了出来。

      胤褆打着哈哈:“嗯,课读来了再念。”

      “哦……”胤禛撇撇嘴,继续念书。大哥真懒,人家寅时准时来的,而大哥身为长兄却寅时二刻才来,来了还打瞌睡,一点也没有长兄的风范。

      没一会,听见了门外有些躁动,胤禛皱了下眉头,胤礽道:“是课读来了。”胤禛了然,继而听到了他大哥大声的读书声。胤禛皱眉,课读至门口,他才念书,真是奇怪。

      胤礽笑笑小声跟胤禛道:“大哥这是做给课读看呢。”胤禛恍然大悟:“我们不做虚假之人。”

      胤礽点点头,拉着胤禛出去迎接课读。汤斌、耿介进门,先行给皇太子及其它皇子行礼:“臣等给皇太子请安,皇太子吉祥,大阿哥,四阿哥吉祥。”

      “二位老师请起。”胤礽道。此时胤褆也已经站在了胤礽侧身后面,待这二人便侍立在东侧,胤礽的起居注官德格勒、彭孙遹侍立在西侧。

      待都下坐后,汤斌问:“皇太子可背通《三略》章节?”胤礽点头道:“背足一百二十遍,已通。”

      “皇太子请给微臣背诵《三略》。”汤斌道,继而靠近案前准备听胤礽诵背。胤礽点点头,开始背诵。胤褆百无聊赖的坐着,而胤禛则是很认真的听着胤礽背书,心里也记下刚才没有记熟的地方。

      待胤礽背完了,汤斌用朱笔在书上点上记号,重新给胤礽划一个章节,下次继续背。将书还给了胤礽后,便退回原来的地方侍立着。此时耿介上前,查看胤礽写的楷字。继而指点一二。

      这些胤禛都看在眼里,也知道了读书之严,更知道了读书之重要。

      “汤课读,耿课读请您二位多指点四阿哥。”胤礽道。汤斌和耿介哈腰道:“回皇太子话,这是下官职责所在,必是悉心教导四阿哥!”

      胤礽点点头,“嗯……”继续看书。耿介上前教胤禛习字写字。汤斌去听胤褆背书。

      辰时,康熙上完朝,向太皇太后请安之后,来到了上书房。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按点来,而是早了些,冒着寒风在书房门口站了会儿,听到里面的读书声,康熙欣慰一笑。那个读书声音最大的就是胤禛了。

      康熙听的差不多之时挥了挥手。

      梁九功便扯着嗓子道:“圣上驾到……”房内胤礽率领诸臣到书房外台阶下恭迎:“恭迎皇阿玛!”

      “恭迎皇上……”

      康熙挥挥手,入房升座,问汤斌道:“皇太子书背熟否?”汤斌恭敬回答:“皇太子书背很熟。”康熙点点头,伸手。梁九功便将书递到康熙手中。“胤礽,给朕背两段……”康熙道。

      “是,皇阿玛。”胤礽按康熙所指的地方开始背诵,一字不差的背完。“尚可,继续努力。”再问耿介:“四阿哥读书如何?”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读天书,那么大声也不怕嗓子疼。

      “四阿哥跟着念,尚可,只是四阿哥尚未识字,微臣觉得还是从习字开始,为好。”耿介道。“嗯,朕亦是如此想。”说着朝梁九功身后的顾八代挥手:“胤禛,今后顾师傅便为你老师,跟着好好学,拜师罢。”

      胤禛下跪谢恩道:“谢皇阿玛。”继而给顾八代磕头:“师傅在上,受学生一拜。”

      顾八代脸一黑,他怎敢受皇子一跪啊。忙的下身要扶起胤禛:“四阿哥,微臣受不起啊。”

      康熙倒是笑了笑,胤禛这是诚心求学。还未等到顾八代扶起胤禛,康熙道:“顾八代,这一拜受得起,今后朕的四子就交给你了!”

      顾八代听康熙一句圣言,便放开了胤禛,切切实实的受了胤禛的一拜。胤禛拜完便起身,看着康熙。康熙含笑:“胤禛,今儿跟着你二哥学到了什么?”

      “圣明君主求贤人须是品德高尚、崇尚节操之人。”胤禛道。康熙点点头赞同的看了胤礽一眼:“今早也不算枉费,算是学到了点。”

      胤禛兴奋的看了眼胤礽道:“全凭二哥教的好!”

      “嗯,今后随顾师傅学,不可淘气,胤禛可知?”康熙还是些许的不放心。

      胤禛听康熙这口气,不由的不服:“请皇阿玛信任儿子,儿子不会比任何人差。”他大哥那个样子,自己一定比他大哥强。

      “望这样的气势一直持续下去,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康熙嘱咐道。

      胤禛道:“儿子谨记!”

      “嗯,明年达哈塔谙达授你满文,外谙达另行安排。”康熙道。

      “儿子听皇阿玛安排。”胤禛道。康熙点点头,留下顾八代,带着其它人离开。

      “顾师傅,四弟记性甚好,只解释一遍,四弟便能明白,您大可不必担心四弟年龄尚小。”胤礽对顾八代说。

      顾八代哈腰道:“微臣记下皇太子之言。”

      “嗯。您带着四弟去隔壁书房或是就在这个书房,随您决定。”胤礽道。

      “微臣听四阿哥的。”顾八代看向胤禛。胤禛皱皱眉,看了看胤礽,不想和二哥分开。

      胤礽知道这小子想什么便道:“若是四弟能在这个书房专心,那么二哥不反对。”胤禛心中雀跃,开口道:“禛儿能专心。”眸子中,脸上都是笑意,就知他的二哥对他最好。

      “那么……四弟你便坐今早的位置,让顾师傅教你习字吧!”胤礽笑了笑道。”胤禛点点头,和顾八代便去了靠窗的桌子坐下,顾八代开始教胤禛开始习字。

      将午时,侍卫给皇太子及皇子们端进午膳,待正午时分方可进膳。皇太子则命赐诸师傅也用膳。胤禛就连用膳时分,都坐在顾八代身边,此时他觉得顾师傅学问真高,一定要将他肚中的墨水都学到自己肚子里,让自己全身都溢满书香气。

      胤礽看着胤禛用膳都想着习字不由的有些好笑,想来这小子是不会半途而废的。胤礽吃完后,看着胤禛吃……

      “四弟,为何春卷不吃两口半了?”疑惑的看着胤禛,最终还是问了出来,这小子转性了?喜欢的现在才吃两口,原先不是说只要不是三口就好的么?

      “皇阿玛下令不让禛儿吃两口半。”胤禛委屈道,就连皇额娘也怕皇阿玛,也不让吃两口半了。

      ‘噗嗤……’胤禔笑道:“四弟什么时候有吃两口半的习惯?”

      “一直都有……”胤禛看了眼胤禔道。“被皇阿玛训斥了吧?”胤禔笑道。“没有,只是不准吃两口半而已。”胤禛低下了头道。“哈哈……真不知你为何会有这个习惯。”胤禔些许嘲笑。

      胤禛不说话,看了眼胤礽。“大哥,四弟还小,别这么说话。”胤礽道。

      “好好……”胤禔偷笑,继续吃饭。

      胤禛感激的看了看自己的二哥,就二哥对他好了。

      午膳过后,皇太子继续读书,此时读的是《礼记》,而胤禛继续习字,从一横一撇开始写。胤褆便继续写楷字给耿介,耿介嫌弃他字儿写的不好。

      未时,有半刻钟的时间休息,侍卫端来了点心,伺候皇子休息。此间,各位老师也都休息去,书房里只有皇子和下人。

      “四弟,今日还累么?”胤礽关心道。

      胤禛摇摇头:“不累!”好似精力还很多。

      “不累就好!”胤礽放心。

      “太子二弟,四弟这么小年龄,何以知道累不累,就当习字是玩了!”胤禔道。

      胤礽不喜欢胤禔欺负胤禛:“我相信四弟并不只是来玩的,像今儿和我一起念的《三略》那章,想必四弟都已经会背了,大哥你好像还不是很熟吧?”

      “额……”胤禔红了脸,继而说道:“四弟会背了,谁会信。”

      胤礽笑了笑,看来都低估了小年龄的四弟呢:“四弟,给二哥背刚才教你的那段。”

      胤禛见胤礽说话,便点点头,背了刚才胤礽教的那段:“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而后士可致,而名可保。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

      越背到后面,胤禔的脸越黑,他已十岁,却不及自己四岁的弟弟,真的有些丢人:“那什么,我只是昨夜没有温习,今儿才没有顺下来!”

      “大哥没有温习,但是大哥学过,跟着汤课读学了两次,想必会比四弟熟悉吧?”胤礽继续道,让他欺负四弟。

      “明儿来看谁背得熟。”胤禔气道。倒是也觉得四弟的记性甚好,今儿只是听太子教他念了两遍,他便会背了,真是佩服。不过今后若是四弟在皇阿玛面前炫耀,那可就要丢人了。

      “呵呵,那么明儿早寅时大哥准时来书房,和我们一起念书吧?”胤礽疑问句,偷懒就这个作为兄长的人会做了。好在胤禛没有和他亲近,不然胤禛都被带坏了。

      “寅时…”胤禔有些头大:“好…好吧…”十分勉强。

      胤礽笑道:“外谙达来了,大哥今儿我们比试弓箭可好?”胤禔点点头道:“好!”看了眼胤禛,“四弟何去,留下继续习字还是?”

      “二哥,禛儿想看二哥练箭。”胤禛眨眨眼道。

      胤礽点点头:“嗯,跟着来吧,当休息下。”

      书房外,庭院中,积雪未除,十分扎眼,却毫不影响几位阿哥练箭。庭院中侍卫在庭院中张侯—安上箭靶,胤礽便站在阶下,接过侍卫手中的弓箭,运力挽弓,扣弦射箭,正中靶心。皇子胤禔也上前,拉弓射箭,偏了一丁点。

      胤礽朝胤禔笑笑:“大哥继续。”胤礽并无嘲笑之意。

      而让胤禔无地自容。胤礽总是以仁待人,而自己却那么小心眼的嘲笑四弟,过意不去。“好……”胤禔讪意笑了笑道。

      二人连续发射十箭,各有千秋。“大哥还需努力……”胤礽道。

      “嗯,今后常常比试,能见程度。”胤禔道。胤礽点点头。看了眼站在一边的胤禛,他双眸巴望着他们手中的弓,好似很期待握弓。

      “四弟,现在还小,等明年大哥教你拉弓可好?”胤禔也看出了那小子的心思。

      “嗯……好……”胤禛气馁,为什么还小呢,不然能跟两位哥哥一起练箭了。胤禔和胤礽失笑,胤禛是太喜欢尝试新东西了。

      “大哥,再练几箭。”胤礽道。胤禔点点头。胤禛一直在一边看着。直到练箭时间结束,该回到书房疏讲。

      直至酉时,几位皇子各回各宫。在甬道上就和胤禔分开。胤礽携胤禛回景仁宫。胤禛要求胤礽送,顺便将胤礽留在景仁宫。

      “明儿还想来么?”胤礽问身边的胤禛。“嗯,来。”胤禛道,根本没有打算不来啊。连二哥也不相信他能够坚持到底么?

      “嗯,那就好。”胤礽笑笑,以为他怕累。不过他真的怕累不想来,皇阿玛也不允许了。

      “二哥,今晚皇额娘陪我去德额娘那里,你在景仁宫等我回来好么?我们一起用晚膳。”胤禛道。

      胤礽道,“嗯,也好,就在景仁宫的书房等你回来罢。”说送他回来,他就知道这小子要留下他了。不然后面的那些宫人送他回来就是了,还麻烦他做什么?

      “就知二哥最好。”胤禛笑道。

      “对了,今儿是不是怨大哥了?”胤礽想到什么说道。“没有……”胤禛瘪瘪嘴。“说实话。”胤礽道,话的语气有些冷。

      胤禛一怔,自己没有说实话,二哥生气了么:“其实有……”

      “嗯,说实话就好。”胤礽抓着胤禛的手紧了紧:“要学会包容对方,知道么?大哥也只是和你玩笑下。”

      “可是,禛儿觉得大哥的口气不一样,一点也不像是玩笑!”胤禛嘟囔道。“后来大哥不是意识到错误了么?既然大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胤禛就没有必要去追究,去怨大哥,知道么。”胤礽道。

      胤禛道:“嗯,禛儿听二哥的!”

      “嗯,要学着做心胸宽广之人。”胤礽继续道。“嗯嗯,禛儿记住了。”胤禛欢笑道。

      胤礽道:“兄弟之间难免有些闹别扭,但都是亲兄弟,自然是没有什么仇怨的。今后不管是对兄长还是对待弟弟,都要去谅解他们知道么?”

      “二哥知道好多呢,禛儿记住了。”胤禛道:“这些可否都是师傅那里学来的?”

      “嗯,师傅说的都是道理,这些尚且得自己去参悟。”胤礽揉了胤禛的脑袋上的绒帽很是宠溺的说:“多学多思,才能进步。今晚等你回来我们一起温习今日学的可好?”

      “嗯…好…”胤禛道。二人走在前面,后面一堆的宫女太监跟着,而其中就有康熙给太子和胤禛留的人,是观察这两位的言行及举止。

      此刻听两位小主子的对话,是万万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兄弟间的争斗是那般的激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仁子学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