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二十五小时(四) ...

  •   福尔摩斯摩挲着金币边缘的希腊文,在原地等候了五分零二十七秒,两个提着煤油灯的男人出现在道路尽头。他们身上的装扮和先前那位CBGH公司的负责人一模一样。

      这些人全都穿戴着统一制式的陶瓷鸟嘴面具和泛灰的黑色羊毛斗篷,唯一的区别是眼前的两位胸前没有那个作用未知的复杂装置,只有零散的几片齿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随着蒸汽而诞生的商业集团,CBGH几乎把神秘这项特质做到了同行的顶峰,市面上流通的有关它们的讯息只有无法确认真假的两三条。

      一,那位赫赫有名的差分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爵士正是CBGH的成员,不光他,还有许多激进工业党派的代言人以及能够凭借造物青史留名的科学家都和CBGH公司关系匪浅。

      二,CBGH有着叛经离道的宗教式管理结构,但他们信仰的似乎是创造与发明的灵感,亦是广义上的科学与未知。

      三,CBGH公司在瘟疫发生之前向议会递交了一个名为“普罗米修斯”的伦敦改建项目,该项目以差分机为主体承担计算量的核心,其他一些参与实际操作的机器为辅,旨在制造一个完全用机械与蒸汽驱动的城市循环系统,无论天气、气温、还是空气湿度全部都由操纵差分机的人自己来决定。

      主导皇家医学院成立的埃瓦尔公爵起初极度反对这个项目,但在议院最终进行票决的那天,他和他麾下的支持者却都给“普罗米修斯”投了赞同票。

      有人说这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授意,也有人说他私下和CBGH公司达成了一项不为人知的隐秘交易。

      但无论事实究竟如何,“普罗米修斯”的建成已经成为定局,不管心中是否真的期待这个项目,人们都不得不承认——

      这是自古未有之开拓,人力与神力的距离从未像今天一样相近。

      如今这世面的行情已经和往日大不相同,如果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伦敦时兴的产业链几乎全由蒸汽和齿轮构成的流水线所替代,那些大字不识的工人操纵这些精密的机器就像说话一样自然。浓烟含着煤渣从工厂高耸的烟囱里冒出来,把云层晕染成暗淡的灰色;污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泰晤士河,使河水更加臭不可闻。

      过去的人在门外倾倒粪便,而现在的人则把雨后的水洼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彩色,那是妇女们清洗家用器械留下的油污。

      有时候还真说不清这些东西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退步,当然,即便有诸多不妙之处,它仍然给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这就足够让一切成为趋势流行。

      “——请您跟我们来。”

      CBGH公司的一名职员微微躬身向他致意,声音沉稳而又年轻。

      他在路上询问了他们许多问题,他们一一作出答复,只有一些过于敏感的缄口不言。

      煤油灯摇摇晃晃地将人影拉长,CBGH设立在这里的据点恰巧与苏格兰场的排房处在一条中轴线的两端。

      从外部看,那栋以大理石为主体建造的房屋门窗禁闭,没有流露出分毫可供揣测的讯息。

      他们上前一步,轻轻推开门,热气和冷光从室内漫出来,正象征一个跨越时代的瑰丽梦境的序幕。

      黄铜铸就的骨骼与轨道像水母一样循环往复地扩张收拢,映下斑驳奇幻的影像;连接升降机的外露齿轮成排设立在墙壁两侧,发出机械活动的滴答声;更上方的喇叭管道不时喷吐出干燥的热气。

      穿着单薄衣物的工作人员在室内进进出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机械装饰,这栋屋子里的人神采飞扬地讨论着时下最前沿的理论,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思潮产生。

      他们的脚下铺就着的是一层坚固的大理石,肖似雪花的复杂六边形花纹交错汇聚在最中央,就位于发光体的下方,而那处在视线中心的发光体不再是老式的煤油副产品——

      遍布于天花板的繁杂管道最终尽数归结与此,澄澈的玻璃被烧冶成完美的圆形,内里包裹的光芒稳定而明亮,是泛着些微蓝色的白光※,与煤油灯的昏黄有着天壤之别,与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新兴起的白炽灯※也截然不同,因为它甚至没有任何灯丝存在的迹象。

      这巨大的圆灯被几圈大小不一的、刻印着通用尺度的黄铜圆环所包围,其中一个遵循秒表的频率上下转动,另外几圈圆环也在随时间的推移缓慢改变位置。

      福尔摩斯跟随那两位带路的员工穿过厅堂乘坐升降机,升降机里标注的楼层从-17到12,其中一个人伸手按下数字5。

      当升降机在叮的一声之后打开栅栏门,微凉的水汽从头顶喷洒下来,他们习以为常地穿过这片人造的白雾。咨询侦探伸出手沾染了一点水渍,从中嗅到了些微药物特有的苦涩,他屏住呼吸迈步出去,看见了一台比圆灯更加怪异的机器。

      它就摆放在门外不远处,整体呈现出扁圆形,末端连接着几根柔软的管道,大小和棺材差不多,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进入。

      注意到他探究的视线,其中一位先生开口向他解释,“这是我们和皇家医学院联合研究出的相关消毒器械,非常抱歉,我们都还没有相关的权限向您解释它的原理,假如您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率先进去向您示范它的功效。”

      他摘下脸上的鸟嘴面具,露出一张面带微笑的年轻面孔,“对此请不必有太多顾虑,我们尊重知识,也尊重像您这样智慧超常的人。”

      “我很荣幸,先生。”福尔摩斯客气地回应,默许了他示范功效的说法,并向另一位请教了一些有关这台机器的、可以进行简要说明的疑问。

      尽管他对这名CBGH员工声称他们尊重知识的话嗤之以鼻,但咨询侦探明智地避开了这一点不提,因此从表面上看目前交流的氛围还算得上融洽。

      有赖这几位先生坦诚的微妙态度,此次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已经了然于胸。

      关于汞污染和疯帽癫和报纸他早在刚刚被邀请来封锁区的时候就已经查阅过。因为他发现了那于瘟疫之间几分诡异的关联性,但并未找出切实的论据。

      事情开始于纽约的一位化学家,一年前他在科普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汞污染和疯帽癫的论文,合理揭示了汞对人体的致命危害,并附上相关的实验数据佐以证明。

      这篇文章很快在欧美洲各地引起轩然大波。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们或许并不在乎那些用硝.酸.汞溶液为他们处理河狸皮毛的帽匠下场如何,可问题在于,汞的应用范围并不止处理皮毛制作帽子,它还被大量运用于医学。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医生主张用水银(汞)治疗梅毒以及其他的一些疑难杂症,因此被汞中毒所折磨的受害者甚至包括亚伯拉罕·林肯和尼可罗·帕格尼尼※。

      正是因为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汞又被掺入了牙粉和其他一些生活用品当中,就连歇洛克·福尔摩斯也牵涉其中。虽然他并未服用过含汞的药物,也没有使用含汞的牙粉,但一位因为受到他的事迹感召而选择侦探行业的先生来信不无感慨地告诉他,这位先生先前向他吹嘘的用于采集指纹的自制粉末也有少量汞的成分。

      随着论文影响力的扩大,汞被迅速剔除医药行列,伦敦的几家制帽厂也有工人开始联合抗议,这些闹事的工人被工厂主压制下来,许多人只能另外寻找其他的工作,譬如更加辛苦的矿业和其他行业的流水线分拣。

      为了不影响生产,工厂主们另外招揽了一些人,这次他们选择的是比处在社会底端的劳工更加缺乏社会地位的有色人种,从印度到非洲,到处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中的许多甚至连汞是什么都不知道。

      尽管如此,天底下也不会有不透风的墙,前月一家报社发表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新闻,一位工厂主遭到那些异乡人的诅咒转化为了可怖的怪物。报道的用词极为模糊,但粗略看,那诅咒和瘟疫的症状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福尔摩斯试图查证这个消息,得到的讯息是确有其事,可那位先生只是死于异乡人带来的急病,与诅咒无关;另外又有人说,诅咒是真的,但牵涉到的东西太过复杂,并不好告诉他。

      由于实在找不到工厂主的尸体,线索就此中断,他只好暂且搁置这个方向。

      CBGH公司负责人的说法显然是在佐证他的推测,瘟疫的源头的确是在这里,并被人为掌握了可行的操纵方式。

      只不过,福尔摩斯并不喜欢恶意投放这个听起来像在粉饰太平的言辞。

      投放瘟疫的究竟是谁?

      CBGH公司的负责人彬彬有礼地暗示他根本是那些异乡人带来的麻烦。

      实际上,只要有基本分辨能力的人就能看出来,瘟疫根本与皇家医学院息息相关,这证据确凿的结论没有任何辩驳的空间可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二十五小时(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