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前来卖萌的小十二 ...

  •   “太后,喝碗参茶吧。您昨夜都没睡好。”晴格格捧着个朱漆碗走了进来。

      “晴儿。”皇太后瞧见晴格格脸上才有了些笑意。她接过参茶,叹息道,“这宫里也就你最让我这老太婆省心。”

      “瞧太后您说的,难不成方才皇后娘娘惹您不高兴了?”

      “哼,这根儿还不是在皇上那。”

      “皇上?”

      “当年为了富察氏,皇上险些把宫门拆了,外朝内宫,只要他不合眼的便是杀杀杀。他闹得还不够吗?”皇太后念及当年情状,只觉得身心俱疲。“现如今,又来了个知画,我这往后怕是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太后您不是一心要把知画赐给五阿哥永琪吗?我昨儿瞧着知画姑娘身姿婀娜容颜俏丽,与五阿哥很是相配呢。难道太后不喜欢?”

      富察氏皇后薨逝的时候,晴格格不过三四岁,尚未进宫,自是不知内情。太后唯有靠着软枕长叹。“造化弄人啊。你方才瞧见皇上可有什么不妥?”

      “皇上?似乎精神不佳。”

      “皇上他准是又想起了容音。后宫这么多美人儿,都抵不过她一个。如今算来,她去了都快十年有三了。”

      晴儿瞧着太后语焉不详,心里好奇,又不能明说,可巧魏嬷嬷带了十二阿哥进来。

      “孙儿永璂给皇玛嬷请安。愿皇玛嬷寿永康健,万福金安。”

      “十二阿哥吉祥。”一旁侍立的晴格格给永璂福礼。

      “晴姐姐吉祥。”永璂也似模似样地回了半个礼。

      皇太后闻言心头一暖,忙拉过永璂坐在身边。

      “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皇太后可说呢,奴婢刚出门没走几步就看见十二阿哥过来了,说是自打染了病不敢来太后跟前请安,这病一好就赶紧过来看太后您了。”魏嬷嬷在一旁笑着说道。

      “皇玛嬷,孙儿想您了,来看看您。”永璂在一旁脆生生地答道。

      “唉哟,永璂真乖,皇玛嬷也想你啊,身子可都好了?”太后摸了摸永璂的发辫,闻到他身上还有些药味。

      “回皇玛嬷的话,已经大好了,可是额娘说药还是要吃,要稳固根基。”永璂皱了皱眉头,显然是药苦怕了。“还要孙儿每日勤练武功,不能偷懒。”

      “哦?你皇额娘说得对啊,那你的武功练得怎么样了?”

      “嘿嘿,孙儿现在已经会骑马了,还能在马上射箭。皇额娘还亲自去看孙儿射箭呢,她说孙儿练得好。”永璂乐呵呵地跟皇太后说话。让皇太后有些错觉,印象里永璂不算是个出挑的孩子,平日少言寡语,甚少有这般开心的时候。

      “你额娘对你寄予厚望呢,你可要好好地练。”皇太后揽着永璂说道。

      “额娘说了,不指望我练成什么,只要我身子康健,她就高兴。孙儿可一点都没偷懒,骑射师傅昨儿还夸我呢。”永璂一脸得意道。

      “嘿,你个小猴崽子,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永璂靠在皇太后怀里,跟皇太后说笑。晴儿又使人取来了十二阿哥爱吃的点心果子。永璂尝了一口便放下了。

      “怎么了?不好吃?”皇太后问道。

      “好吃。”永璂吧唧吧唧嘴,明明看着自己爱吃的小食流口水,可还是忍住了小爪子。

      “那怎么不吃了?”皇太后看着好笑。

      “额娘说了,这些东西太甜,要少吃,怕孙儿牙疼。”

      “嗯,那吃这个。”皇太后拿了一块酸酪条递给他。“这可是魏嬷嬷亲手做的,里头掺了桂花,梅子汁,比御膳房的厨子做得好吃多了。”

      “谢皇玛嬷。”

      祖孙二人共享天伦,怡然自得。忽听见外头太监通传。

      “皇上驾到!”

      永璂不由得身子抖了一抖,立马从皇太后怀里爬出来,站在地上。待那明黄色朝靴踏进殿内,便跪拜下去。

      “儿臣永璂恭请皇阿玛圣安。”

      皇上有几日没见到永璂了,见到他在这,倒有些意外。

      “起吧。”说罢上前给皇太后见礼。“皇额娘吉祥。”然后在榻上落座,看向下首的永璂道。

      “你今儿怎么在这?功课复习了吗?”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早间已将课业默了一遍。因多日未来皇玛嬷跟前请安,故今日孙儿特来向皇玛嬷请罪。”

      “嗯。行了,那你就。。。。”

      “永璂快过来,站那么远作甚。”皇太后出声打断皇上。“永璂啊,今儿你能来看皇玛嬷,玛嬷心里可高兴了。”

      永璂瞧见皇太后一脸慈爱,由皇帝带来的威压不由得减轻了不少。“玛嬷,日后孙儿天天来看您。”

      “好孩子。那倒不用啦,你的功课要紧,你现在长身子呢,可别太累,累坏了自己皇玛嬷可是要心疼的。”

      “是,孙儿记下了。”说罢偷偷瞥了一眼皇帝。“皇玛嬷,那孙儿先去了,改天再来看您。”说罢,还往皇太后脸上亲了一口。这一下直把皇太后的心都软化了。

      皇帝在旁看着,不大高兴。素来皇子们只有怕他的份,他也不得不时时端着架子,就怕这些臭小子胆大妄为,在他跟前捣乱。

      “魏嬷嬷,把酸酪给十二阿哥再装上些。”说罢又嘱咐永璂。“带回去慢慢吃。可别贪多。”

      “谢皇玛嬷,孙儿省得了。”

      说着皇太后拉着永璂的小手,送他到殿外。

      “皇玛嬷,孙儿告退。”

      “皇阿玛,儿臣告退。”

      坐在榻上的皇帝也没起身,听见窗外稚嫩的嗓音,嗯了一声。

      瞧着永璂走远,皇太后低声问魏嬷嬷道。“你见十二阿哥的时候,可瞧见皇后?”

      “不曾。”魏嬷嬷摇摇头。

      “去问问十二阿哥打哪来?”

      “嗻。”魏嬷嬷心下了然。这十二阿哥可真是赶巧。巧得有些玄了。

      皇太后走进殿里瞧见一身朝服的皇帝,只觉得太阳穴突突地跳。她坐回榻上,没好气道。“瞧你整天冷着一张脸,把孩子吓得。”

      皇帝一愣,讪讪道。“儿臣这不是在给他们立威吗?”

      “才多大点的孩子,你立得什么威。我知道你喜欢永琪,可永璂永瑆永璇哪个不是你的亲骨肉?皇上你也别太偏心了,免得伤了孩子的心。”

      “是是是,皇额娘教训的是。”皇帝本来憋了一肚子话,突然被皇太后一顿教训找不着出口,只得讪讪地听着。

      “既然你这么喜爱永琪,我看永琪的婚事就这么定了。那颚弼家的女儿着实不错,皇上尽快赐婚吧,别便宜了旁人。”

      皇上一听五雷轰顶。“皇额娘,儿觉得此事不可着急,他二人八字还没算,万一八字不合,岂不是害了永琪。”

      皇太后瞥了皇帝一眼,心下冷然。“皇上不必担心,昨儿我已经问颚弼夫人要了她女儿的庚辰八字,今儿就使人去寺里算了。你若是真为永琪好,就该放下了。”

      这一番话直戳中皇帝心事,他怔愣半晌,才开口道。“皇额娘说的是,不过此事,不急在一时,朝中亲贵的女儿们还有不少,朕想着再多挑一挑。”

      “皇上对永琪可真是看重。既如此,那颚弼家的姑娘不正是最佳之选?鄂尔泰一脉素来是朝中肱骨,他那四个儿子都是朝中重臣,鄂容安,翰林院掌院学士、两江总督;鄂实,官前锋统领;鄂弼,四川总督;鄂宁,云贵总督。如此家世自然当得嫡福晋的身份,即便永琪将来只是个亲王,那也是亲王福晋,不比一个宫妃好吗?皇上,你说呢?”

      “这。。。。皇额娘,可否容朕再想一想。”

      皇上失神落魄地起身,走出几步才想起自己所来的目的。

      “对了,皇额娘,朕是来请皇额娘去往卷阿胜境用宴的。时辰也不早了,还请皇额娘移驾。”

      “请皇上稍待。晴儿,更衣。”

      说罢皇太后去了内殿换朝服,留皇帝一人呆坐榻上。

      终究意难平。

      皇上寿诞,皇后也饮了不少酒,是以第二日卯时才起身。

      “娘娘,太后昨儿说了,今儿个免了请安,您怎么不多睡会。”冬青听到内殿响动,便进来侍奉。

      阿武方清醒,瞧着窗外一片阴郁。

      “下雨了吗?”

      “不曾呢,只是天阴着。”

      冬青叫宫女们进来伺候梳洗,腊梅选了一件墨绿色绣白兰牡丹袍子,捧到阿武跟前。

      “娘娘,这件可好?制衣坊新做的,娘娘还没上过身呢。”

      阿武瞧了瞧袍子上的牡丹,由白近兰,栩栩如生,不由赞道。“这绣活不错。就这件吧。”

      “是。”

      待阿武洗漱完,冬青给阿武梳发。阿武把玩着妆龛上一把牛角梳子,想着今日又该做什么消遣。

      不用打理朝政的日子着实惬意,每日侍花弄草,弹琴下棋,读书习字,无聊紧了把那几个贵人常在叫来唱个小曲儿。婉贵人打江南来,吴楚之人好昆曲,可巧婉贵人就是打小学过的,还有郭常在和温常在,装扮上戏服也似模似样。舒妃也是个昆曲迷,她宫里的丫头就有会唱的,有一日她打钟粹宫过,还听到里面咿咿呀呀的曲声,直叹舒妃生得一把好嗓子。虽说宫里有专门的伶工艺人,每到节庆总要演几天的大戏,可她就没听过有人能唱得跟舒妃一样婉转,哭腔里真包着眼泪似的。

      再者,宫里也没个妃嫔能斗一斗的。纯妃病着,令妃忙着看顾九格格,庆妃愉妃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剩下的品级太低,皇上多半都想不起来。唉,这届妃子们不行啊。阿哥们每天要学习经史子集骑射武功,格格们,晴儿要侍奉老佛爷,四格格守着纯妃,就剩明珠格格是个闲人。

      可好,她两正凑一对。

      用过早膳,阿武照常问道。“明珠格格在做什么?”

      “奴才这就使人去问。”腊梅说罢转身出去。

      整理妥当,阿武打算先去清音阁给皇太后请安。皇太后跟皇帝都爱听戏,闲时总要如意馆的人编新剧目,三五日都要演一出。因着万寿节和中秋,清音阁要演五日大戏,还要给王公大臣赏戏听。

      “皇额娘吉祥、皇上吉祥。”阿武到得清音阁,先去皇太后跟前请安。

      戏台上正演着目连救母劝善金科。典出《佛说盂兰盆经》,佛陀弟子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道,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皇太后看得津津有味,抬抬手道。“免了免了,你方才没看到,那青提夫人扮相可俊了,唱得也好,”说罢还哼了起来。“娘不该在佛前将誓盟就,娘不该把经文半点不留,娘不该埋白骨苍天不佑,娘不该我在阳间打僧骂道。。。哎呀,真真儿好听。”

      皇上在一旁瞧着皇太后高兴,便暂且把心事放在一边,吩咐身边的太监。“太后高兴,这些个伶人通通有赏。”

      “嗻。”

      阿武陪着皇太后看了会戏,瞧着身边晴儿不在,便问道。“晴儿那丫头呢?平日都不离您左右的。”

      “嗨,她们年轻人耐不住性子,早各处玩去啦,待在我跟前也心不在焉的。”说罢凑近皇后低声道。“那些王公大臣们的公子们可不都来了嘛,让晴儿也去瞧一瞧。”

      阿武了然,笑道。“皇额娘说的是呢。”

      “皇上皇后,你们也不必守在我跟前,我这老婆子自己看着乐呵,别把你们拘着了。”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点头称是。

      阿武瞧着皇帝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太想看到他这张脸,便找了个由头出来了。皇太后正看得入迷,挥了挥手就放她走了。

      “娘娘,晴格格一早请了明珠格格去月色江声赏景,还有四格格,傅恒大人家的千金,鄂弼大人家的千金。”

      阿武听了,便吩咐道,“那咱也去瞧瞧去。”

      月色江声与如意洲两两相望,坐落在塞湖里,绿树浓荫之中殿宇掩映。阿武乘着画舫,缓缓抵达岛上。途中竟有几滴雨滴落在湖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主子,下雨了。”冬青拿了把伞举在阿武头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前来卖萌的小十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