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金锁宫外一日游 ...

  •   “皇上那性子你也知道的,长春宫是他的忌讳,既然那桂城不得用,就换了吧,省的再生什么事端。还有那些到了年纪的宫女,愿意走的就都放了,再招些新的进来。”

      得到了太后的支持,阿武心里也有了底。太后瞧着她事忙,便不多留她,阿武福了一礼,退出正殿。一抬眼,就瞧见明珠格格正站在宫门外等她。

      “怎么没回去?有事找我?”阿武走近夏紫薇,笑着问道。

      “是有一事想求皇额娘恩典。”

      阿武与她一边走着一边说话。“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紫薇想请皇额娘答应让金锁出宫一趟。”

      “出宫?做什么?”

      “紫薇进宫已有数月,当初来京城盘缠用尽,幸得柳青柳红一对兄妹收留,我想让金锁出宫去看望他们。他们生活不易,我备了几两薄银让金锁送去。”

      “原来如此。这兄妹二人是做什么营生的?”

      “这兄妹二人自幼失祜,又习得些功夫,与小燕子在天桥卖艺为生。”

      阿武点点头。“那柳青柳红住在何处?”

      “在西城狗尾巴胡同一个大杂院里。”

      阿武听罢,回头吩咐道。“冬青,此事就交给你去办。”

      冬青点头应下。

      夏紫薇倒没想到阿武痛快地答应了,急忙道谢。“多谢皇额娘恩典。”

      阿武拉起她,笑道。“出去可以,但是得守规矩,宫门关闭之前须得回来。”

      “是,紫薇明白。”

      阿武想了想,又问道。“紫薇,你来宫里也有些日子了,可觉得闷?”

      夏紫薇琢磨了一下,说不闷那是骗人的,光是各种规矩都要闷死人,可当着皇后娘娘的面,她怎么好说出口。

      阿武自然看穿了她的小心思,便说道。“逢年过节,西山的清凉寺香火可盛了,你若是得空,可以去拜一拜上柱香。”

      夏紫薇瞧向皇后娘娘,略有些惊讶。

      “不过得注意安全,最好有侍卫陪着。”

      “是。紫薇记下了。”

      慈宁宫与坤宁宫之间尚有些距离,夏紫薇知道皇后娘娘事务繁忙,不敢耽搁她太久,便请她登上肩舆。

      阿武也不愿她多走劳累,只得坐上肩舆先行一步,想着等忙完眼前的事再去看她。

      回到撷芳殿,夏紫薇换了身常服,吩咐金锁道。“你去膳房看看,装几盒糕点,再去拿几匹粗布,明日你便出宫给柳青他们送去。晚膳之后记着去坤宁宫找冬青,出宫事宜听她安排就是。”

      金锁应了,转身出去准备。夏紫薇在案前复习这几日的课业。满文学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并不像汉文是成形的文字,满文是以音韵为字,难读也难写。宫里自雍正起便普及白话,满语和蒙语也很少说了,只有在书写奏章和圣旨的时候会用满汉两种语言,密折甚至只用满文书写,以防泄密。

      连翘和文媛也不闲着,忙完了各自的活计,便乖乖在一旁习字。林嬷嬷进来看到,便觉好笑,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连平日里跳脱的连翘这几日都越发稳重了起来。虽说宫里不许宫女识字,但撷芳殿这位主子经纶满腹,琴棋书画皆精,连皇后娘娘都青眼有加,她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教两个丫头不要出去卖弄罢了。

      用过晚膳,金锁去坤宁宫找冬青,瞧见皇后娘娘还在正殿听内务府太监总管回话,连晚膳都还没用,心里嘀咕着,这皇后娘娘真是不好当啊,要管这一宫的妃嫔皇子还有宫人,今儿两位主子闹脾气了明儿格格阿哥生病了,皇后娘娘少不得都要操心。

      她站在殿外也不敢进去,只得默默等着。约莫一刻钟的功夫,小宫女要进去换茶,便问她。

      “这不是明珠格格身边的人吗?你可是要见皇后娘娘?”

      金锁连忙摇头。“奴婢是来找冬青姐姐的。可否劳烦姐姐通传一下。”

      “冬青姐姐在里面陪着皇后娘娘呢,你且先等一等。”说罢,小宫女捧着茶壶进了殿内。

      好在不多时,管事太监退出了正殿,小宫女进去通传,冬青闻言走了出来。

      “金锁妹妹久等了。”

      “冬青姐姐,我家格格打发我明日出宫去,让我来问问姐姐。”

      冬青拿出一块腰牌递给她。

      “这腰牌你收好,可千万别丢了。明日寅时来这里,来喜带你出去,切记早去早回,别误了时辰,等宫门落锁,你可就进不来了。”

      金锁一一记下。“谢谢冬青姐姐。”

      “不用客气。明珠格格这几日可还好?”

      “托皇后娘娘的福,格格这几日身子好多了。”

      “那就好。格格喜静,可是总闷在书斋里也不益于养病,你们可要时常劝格格出来走动走动,别闷坏了。”

      “冬青姐姐说的是。”

      第二日金锁换了一身粗布袍子,准时到了坤宁宫,就瞧见宫门前蹲着一个人。

      正是小太监来喜,身上不是往日的深蓝色太监服,而是藏青色的粗布褂子,金锁一时没认出来。

      “金锁姑娘,你来了。”

      “来喜公公久等了。”

      “叫我来喜就行。”来喜笑呵呵地接过金锁手里的包裹。“咱走吧。”

      二人一路往宫门方向行去。这时节各宫主子都要起了,宫人也脚步匆匆行走在宫道上。行到宫门处,宫门已经开启,往宫里运送补给的骡车驴车在宫门口排起了长队。

      来喜走到一辆骡车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跳下车给来喜行礼。

      “小顺子,这是明珠格格身边的金锁姑娘。皇后娘娘让我带她出去办事,你小子可麻利些。”来喜将金锁手里拿的包裹递给小顺子,说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太监说着趴在车前。“请金锁姑娘上车,咱这就走了。”

      这是要踩着小顺子的背上车?金锁愣了一愣,脚下犹豫。来喜见状笑道,“姑娘别慌,时辰不早了,咱可要快着些。”

      金锁无法,只得享受了一回主子的待遇。来喜和小顺子坐在车辕上,扬着皮鞭,晃晃悠悠出了宫门。

      太阳从云朵后面露出了头,城中百姓早已起床开始一天的生计,路边的小食摊子冒着热气,来喜跳下车买了几个包子,小顺子大口大口往嘴里塞,被来喜笑骂,
      “你小子饿死鬼投胎啊,小心把舌头给吞了。”

      金锁也吃了一个,比起宫里精致的点心,这包子味道自然粗糙了些,可吃着十分踏实,胃里暖洋洋的。

      宫外满是烟火气,临街小食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人来人往,脚下踩着浮尘。几个月前,金锁还跟自家姑娘走过这条街,吃过街角的馄饨,喝过现煮的豆汁。可突然就进了宫,整日被各种香薰着,闻不着这熟悉的烟火味,宫道那么宽,宫城那么大,虽然宫里有那么多主子奴才,可总是空落落的,也热闹不起来。大家都安安静静地过日子,都晓得,安静的活着就是顶顶重要的事。

      宫里的人好似比宫外的百姓更惜命呢。金锁胡思乱想着,忽而想起这时候柳青柳红应该已经出了大杂院。

      “来喜,先去天桥吧。我要找的人现在应该在天桥卖艺呢。”

      “好嘞,咱也顺便去天桥逛逛。”来喜应道。

      骡车一路小跑,赶到了杂耍艺人聚集的天桥,路边还有不少卖小玩意儿的,热闹非常。小顺子将车停在一棵大槐树底下,三人便往街上去寻人。

      小顺子一路上东瞧瞧西瞧瞧,新奇的很。来喜笑道。“你这眼浅的,宫里的不比这精致多了。”

      小顺子笑呵呵地说。“爷您什么都见过,自然不觉得新奇,哪像咱们,日日守着那些牲口,一身臭味儿。”

      来喜笑笑不答话。金锁眼尖,瞧见前面人堆里柳青正在表演把式,便在圈外站着看了一会。来喜和小顺子看着旁边的跳火圈看的兴高采烈。

      “来喜,现下他们不得空,不如你先送我去狗尾巴胡同的大杂院。”

      “好嘞。”来喜听了,将人堆里的小顺子揪了出来。

      大杂院里,几个老人家坐在靠窗的石墩上晒太阳,四五个孩子在院子里嬉戏玩耍。

      “金锁姐姐。”忽而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瞧见了金锁,跑上前撞进她怀里。

      “小豆子。”金锁瞧着他脏兮兮的小脸,拿帕子给他擦了擦。“瞧你脏的。你娘呢?”

      “娘在屋里,柳青哥哥和柳红姐姐去天桥了。”小豆子脆生生地答道。

      金锁拉着小豆子走到院里,孩子们都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她让小顺子拿出点心盒子,给孩子们和老人们分了些。

      此时从东边厢房里出来一位三十出头的妇人,便是小豆子的娘,徐氏。

      “金锁姑娘,真的是你?你家姑娘呢?怎么没有一起来?”徐氏迎上来,往院子门口望了一眼。

      “格。。。。姑娘很好,她有事不方便过来,便让我回来瞧瞧你们。”金锁笑着,又让小顺子将那几匹粗布拿了出来。徐嫂子,这几匹布您给几个孩子和老人家做几身衣裳吧,我还拿了些点心来,你们留着慢慢吃。

      “这。。。这怎么好意思。”徐氏连忙推拒。她对于夏紫薇和金锁的来历并不很清楚,二人当初跟着小燕子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可自打小燕子进了宫,这两个姑娘也走了,柳青柳红还去找了她们好几天。今天金锁突然出现,还拿了这么些东西,心里诸多疑问。

      “小豆子,快去叫柳青柳红回来,就说家里来客人了。”徐氏说着,便要请金锁进屋。小豆子应了一声,几个孩子嬉嬉闹闹都往天桥去了。

      金锁转身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来喜,我还有些事,要耽搁一会,不如你跟小顺子先去街上逛逛,这银子你拿去喝茶。”

      来喜急忙摆手。“不不,冬青姐姐让我帮她带点东西,支给我银子了,你收着吧。那我跟小顺子先去了,等过了午时我来接你。”

      “也好。”金锁见状只好将银子收起来,看着他们赶车离去,才跟着徐氏进了屋,屋中陈设十分简陋,炕上放着两床薄被,炕桌上有个绣线篮子,桌子上散着几个图样。

      徐氏以刺绣为生,平日里也给大户人家浆洗衣服,挣几分薄银,聊以度日。

      金锁拿过炕桌上的绣品,赞道。“徐嫂子的手艺就是好。”

      徐氏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头发。“这手艺也就是过得去,还能换来几个钱。老了,一到夜里眼就花,几天也绣不好一张帕子。”

      “做绣活费神。徐嫂子也该爱惜身子,豆子还小呢,还得靠着您。”

      “唉,柳青柳红他们辛苦一天下来,所得也有限,还要养着这几个孩子和老人,我能帮衬一二也是好的。”徐氏给金锁倒了一杯茶。她瞧着金锁身上的衣裳,虽然是粗布袍子,但也不是平常人家的打扮。

      “金锁,你家姑娘还好吗?”

      “还好。姑娘找到了亲爹,就是我家老爷,被老爷接进府里了。也算是了了夫人的心愿。”

      “那真是好事啊,你家姑娘可算是苦尽甘来。不知你家老爷府上在哪啊?”

      金锁愣了一愣,说道。“我家老爷府上在城北呢,离这有点远。”

      “城北,那可是富贵人家的地方。”徐氏笑道,“你家姑娘这是飞上金枝当凤凰了啊,难得还记得我们这个又穷又破的大杂院。”

      “当日走得匆忙,没来得及给你们递信儿。自打进了府,姑娘的身子就不大好,一直病着,所以拖到现在才让我来看看你们。”

      金锁半真半假地解释,徐氏倒也信了,眼看临近正午,徐氏挽起袖子进了厨房。“金锁,你既然来了就是客,嫂子给你做些好吃的。”

      金锁也挽起袖子给徐氏帮忙。二人正在厨房里说着话,柳青柳红回来了,瞧着金锁又惊又喜。

      “金锁,真的是你?你家姑娘呢?怎么没跟你一起?”

      徐氏见状,便将金锁推出厨房。兄妹二人拉着金锁进了屋,他们都十分好奇,当日主仆二人离开大杂院便音信全无,今日却又突然出现。

      金锁将故事又讲了一遍,兄妹二人听罢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小燕子进了宫没几天又从宫里出来了,然后便被五阿哥接了去,也没回来过几次,问她缘由她也没说清楚。突然消失的金锁又突然出现,夏家姑娘居然找到了亲爹,这让兄妹二人一时摸不着头脑,但也是感叹夏紫薇命好,能够得偿所愿。

      金锁又将一封银子取出来,交给柳青。

      “这是我家姑娘让我给你们的,她说当日受你们恩惠,一直感怀于心,因姑娘之前一直病着,所以拖到现在才来。”

      柳青急忙推辞。“当日我们不过是举手之劳,你今天已经送了好多东西,银子万万不能再收了。”

      “这是姑娘的心意。姑娘还说,你们打把势卖艺终究不是长计,这里有些银子,你们或许可以去做些小买卖,每日有了稳定的进项,这一家人的生计也有着落了。”

      这话戳中了兄妹二人心里,当下对夏紫薇和金锁再三感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金锁宫外一日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