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2、四一八、社交 ...

  •   曹植返回封国之后,我的生活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总的来说,就是无所事事。

      之前曹丕葬礼的时候我最忙,葬礼之后星寰要走,我推掉所有的社交活动,专注陪着他。他走之后又是曹叡的登基典礼,从典礼过后到曹植离京,我的社交中心又转移到曹植身上。曹叡对藩王态度的缓和,朝野上下有目共睹,反对的声音也有,但因为他目前尚未在实际上触及士族的利益,反对者尚未形成声势。也因为皇帝本人态度的改变,朝臣不再视结交藩王为洪水猛兽,特别是曹植这样名声在外的大才子,还是有人愿意接受他的邀请。我和他的来往也很快不是秘密。因为我的名声也不错,短短几天,京城的社交界就传出了“双绝”的名号,把我和曹植相提并论。

      我当然不敢和曹植相提并论,不是怕曹叡生气,而是怕后世的人笑话。因而他返回封国,我松了好大一口气。

      但以我的官职,在京城实际上是没有具体事务需要处理的。离开了具体的军权,我就变成了闲人一个。因而黄初六年剩下的时间,我都在社交中度过了。

      我离开洛阳社交界已经两年多,脱节太久,之前积攒下来的名声显然已经被人淡忘。虽说这两年我一直在江陵,说起来也是正儿八经的边关将领,但这样的成绩在名士圈子里是不管用的。名士们讲究的是学术思想、琴棋书画、政治理念、口才雄辩这些东西,单纯只有军事上的才干会被划入“粗鄙的武人”行列,并不受尊重。

      其实也难不倒我。我很快东山再起,凭借出色的才艺和对史学的独到见解,在洛阳名士圈中赢得了不错的评价。再加上曹叡也刻意给我制造机会,时常叫我进宫参与政事的讨论,几次朝堂辩论让我在陈群、曹真等人面前挣了不少面子,朝野上下对我的评价更胜出镇江陵之前。

      努力提升风评之余,我更不敢忘了自己的本分。凭借夏侯霸身居中领军这一要职的便利,我和京畿禁军将领的关系一直不错,闲来无事切磋一下武艺,到暖香阁喝几杯花酒,很快便结交了许多朋友。不仅自己努力,我也让陈庆按照自己的喜好多多结交朋友。以后大家都是要一块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关系融洽总比互相不熟要好。

      我特别下功夫的还是黄权。因为卢鉴的死,我必须确保他是站在我这边的。我的新旧把柄都掌握在他手里,如果他站在我的对立面,事情会非常麻烦。好在因为他的降将身份,他在魏国朝廷一直处于边缘,没有特别的派系归属。对于我的主动亲近,他也心知肚明。在别人眼中,他就好像变成了我这一派的。

      对我来说,与黄权结交除了因为“把柄”在他手里,对于我今后的战略构想也十分有必要。黄权是魏军当中为数不多的正牌水军将领,又熟悉蜀中的水路和地理。即便是为了日后的野心,我也不能放任这个宝藏白白浪费。

      不仅是我无所事事,从扬州军营回来的秦朗也跟我一样赋闲在家。尽管有上次的“五石散”事件,在曹植走后我还是与他们恢复了来往。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劝说,我也不肯再碰五石散。出于对我健康的担心,他们也没有硬劝。除了不跟他们一块磕药,其他方面我尽量配合他们的节奏,尽管我越来越有点看不上秦朗跟曹爽的做派。

      倒是对于何晏,我颇有几分同情。他与金乡公主的感情一直没有着落,曹丕生前没有强行为金乡公主安排婚事。拖到现在,金乡已经过了世人认为的适婚年龄,何晏也一直拖着没有娶正妻。两人心里都很苦闷。但曹丕刚刚去世,也没法向与两人差了辈分的曹叡开口,只好继续拖着。也因此,何晏私下里找我,问我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时机,试探一下曹叡的口风。

      “你有侍中的官职,又得陛下器重,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何况你平日素以稳重著称,若由你来向陛下开口,他即便不同意,也不会在你面前说得太难听。”何晏叹气道,“我不能一直耽误她。若实在不行,我也就死了心,让金乡从此不要想着我这个人了。除了你,我也不知该求谁来帮我这个忙了,叔权。”

      见他说得诚恳,我对金乡公主又很欣赏,不忍见他们情路夭折,便同意去向曹叡试探说合。不过这个事情讲求时机,我也不能在我俩缠绵之后突兀开口。好不容易有一次白天我进宫,在宫里遇到了金乡公主,趁机在曹叡面前提起她的婚事,才把何晏的心意说了出来。曹叡本来就知道自己姑姑与何晏有情,笑着同意了。

      “其实朕也有这意思。金乡姑姑年纪不小了,朕必须要为她觅一门亲事。她是个有主见的,竟然说动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同意让她下嫁何晏,朕也不想横加阻拦。只是目前尚在先帝丧期,等先帝满了周年,朕再行操办此事——你回去告诉何晏吧。”

      我把这番话转告给何晏,他喜出望外,连连向我道谢。我其实没发挥什么作用,这个谢受之有愧。不过我发现,其实曹叡对何晏印象非常不错,认为他才华横溢,堪当重任。而曹丕则觉得何晏华而不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一直没有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官职。我也觉得何晏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放荡不羁。除了学术思想超前,在处理实际政务方面,他至少比秦朗和曹爽务实。

      黄初六年的洛阳,我这样的年纪已经不算青年才俊,司马懿十七岁的长子司马师风头正盛。司马师年轻、冷静、相貌英俊、文武双全,行事作风十分豪爽,再加上河内司马氏的家族影响,在未出仕的年轻人当中很有号召力,俨然成了年轻人的意见领袖。我家两个弟弟当中,夏侯和把我当神一样崇拜,夏侯惠明显和司马师走得更近。

      好笑的是,司马师自己的弟弟司马昭却喜欢亲近我。我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昭三天两头来找夏侯和,顺带来找我,两个人就喜欢跟在我身后当跟班。久而久之,我也接受了自己带着两个小跟班的现状,只要不是去暖香阁,我去参加别的聚会时常常带着他们。一出一进之间,我就像跟司马师互换了弟弟一样。

      我这样煞费苦心对待司马昭,也是怀着私心的,而且这私心不能对任何人说。通过年轻的司马昭,我得以了解司马家的一些内情,比如司马懿在曹丕死后的一些动向,比如司马师的眼疾。司马师的左眼视力一直不佳,偶尔还会出现头晕的症状,百般求医问药也没有大夫能查出病因。司马昭对此颇为自责,一直认为与兄弟两人小时候在洛阳郊外猎苑受伤有关。但这同样无法证实。尽管父兄都没有责备自己,也没有人认为他应该对此负责,司马昭心里还是存了一份愧疚。这份愧疚他不好意思在兄长面前表露,却对我和盘托出。

      我知道自己这样挺可耻的,套一个十四岁孩子的话来获取有关他家人的情报。但对于司马家,我实在不敢掉以轻心。曹丕驾崩使得我之前想设法与司马懿交好的计划再次落空,只能从他儿子身上下功夫,看能不能让“司马昭之心”这句俗语也从历史上消失。

      日子就在丰富的社交生活中一天天过去,远离枕戈待旦、金戈铁马的战场,不再将防御设施、军粮储备、士兵操练作为每天的例行公事,生活显得无比轻松。我感觉好像放了一个长假。感受不到敌国兵锋的存在,和平就在身边,战争仿佛谣言。

      所以偶尔我也会想起,我是不是该回江陵,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了。但是曹叡不提这事,我自己也舍不得开口。毕竟要是再次离开京城,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与他见面,而我才刚刚习惯这种可以随时相见的日子。

      自从登基典礼之前,他召我入宫“侍寝”之后,我们找到了新的相处模式。隔三岔五,等他方便的时候,便会专门派一个内侍召我入宫。有时是傍晚,有时还要更晚些,要到天黑之后、宵禁之前。进宫不走正门,专走偏僻侧门。早上天还没亮的时候,再由中常侍柳奂亲自送我出宫。

      相见的地点,起初是在书房,后来他胆子也大了,直接让内侍带我到他的寝宫。寝宫更宽敞,也更舒适。为了不让我在他的御榻上翻云覆雨时有心理障碍,他还贴心地告诉我,这御榻除我以外,从未有别人躺过,更不曾有人在此过夜。我哭笑不得地接受了这种体贴,刻意让自己忽略他有后宫这件事。

      即便他有后宫,这种短则一两天、长不过五六天的相聚还是让我食髓知味欲罢不能。曹叡不提,我自己也刻意有点不想提,就这么过一天算一天延迟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来自江陵的信。

      信是沈钟写给我的。他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马元病逝了。

      我离开江陵的时候,因为要赶时间而非常匆忙,根本没有余暇安排太多细节,只简单地叮嘱了马元几句。我当时也没法计划自己什么时候返回江陵,心里想着要是不回来了,就写信给夏侯尚,请他把马元送回来就是了。马元没有朝廷的正式官职,实际上算是我的私人雇员,我开口的话,夏侯尚肯定会帮我这个忙。但我万万没有想到马元会病逝在江陵,没等到我回去,也没等到我派人把他接回来。

      沈钟在信中说,我走之后,江陵的防御没有什么变化,马元也无所事事。不过他牢记着我走的时候叮嘱他的任务,一有空就找唐复帮忙,研究车船的性能和改良方案,写成笔记,在临死前交给了沈钟,他随信一块寄给了我。马元死于风寒,死后就埋在江陵城外。我看完信,觉得心里十分难过。

      回想起来,马元跟在我身边有好几年了。他一直是个不爱说话,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的人,我从不担心他把我的一些秘密泄露出去。他虽然年长我许多,但也不过四十几岁,我没想到他会突然病逝。这几年他帮了我不少,死的时候我却不在他身边,也远远没有给与他应得的回报。

      马元的死讯和沈钟的书信勾起了我对江陵的怀念。我走得实在太匆忙,那座城池也实在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我真的能就这样把它丢下,弃之不顾吗?星寰上一次离开的时候,曾经说过江陵是我的福地,要我好好经营。这一次他离开之前,我没有询问他的意见。我想我或许已经到了可以独立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但对于接下来自己要怎么走,这些日子我却在潜意识中做着回避。

      或许是该认真考虑“复出”的问题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2章 四一八、社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