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零贰柒 ...

  •   我仔细一分辨,才发现大臣们不似在争吵,但还没来得及探究,就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举动。

      张玉立红着眼眶走向我,缓缓跪了下来。我吓了一跳,忙要去扶他,张玉立却凄怆的说。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救我孙儿一命!”

      我当场愣在那里。迷茫四顾,都忘了要张玉立起身,我疑惑的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场的几位大臣表情都很沉重,中书令文歉叹了一声,越众而出:“陛下,秦王殿下失踪,至今生死不明,臣等也是今日才得到的消息。”

      很快,一场有别于正常朝会的紧急会议在宣政殿召开,与会的有中书令文歉,门下侍中晁清华、颜路,尚书令吴英勉及尚书省辖下六部尚书,丞相张玉立特别出席并讲话,秘书长李勉做会议记录。

      这回的会议十分仓促,我也是刚回宫,还没来得及吃一顿晚饭,换上常服就迅速抵达宣政殿。因为与会人数不多,便把会议场所设在了宣政殿的偏殿。

      “别行礼了,事态紧急,先开会。”我风风火火的走进偏殿,挥手免了大臣们规矩的行礼,头也不抬的坐在了了主位上。

      各位大臣在我入座后也悉数入了坐。这个偏殿地方小,来议政的大臣不会很多,因此也都有得坐。可他们此刻辟|谷下垫着软垫的座椅并不会让他们觉得舒服。

      张玉立第一个发话:“陛下,一个时辰前接到的快报,秦王殿已失踪月余,至今仍未有消息。”仓促听闻噩耗的惊慌已经过去,张玉立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

      从秦王封地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快报我已经看了一遍,送信人在大臣集结的时间里已经被李勉盘问了一遍,现在我迫切需要更多信息。

      “汇报一下审问情况。”我面容冷肃。

      李勉站了出来:“据悉,秦王殿下是在封地内失踪的,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应是他的侍卫,但连同连同保护他的侍卫也一起失踪了,再没有人见过秦王。据悉,秦王失踪前,正在封地上视察。”

      “秦王视察封地只带了一个护卫?”这不和常理。

      “并非如此,秦王是带着仪仗一同出行的,身边也有暗卫跟随。斥候交代,秦王失踪前正在某地暗访,仪仗停在当地驿站作掩护,除了随侍的侍卫,暗卫也一同前去保护。但数天后,当地府衙接到民众报案,说是发现了很多尸体,官府前去探查发现,死者都是秦王府的暗卫。”

      “一个都没剩?”

      “当时在职的暗卫七人,尽数死亡。”

      暗卫死亡,秦王和侍卫一起失踪。这怎么看都是有预谋的行动。

      我问:“秦王失踪前视察的是什么地方?”

      “铜陵县。是广南府纳税大县,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也是秦王此次视察的重点地区。”

      李勉讲述的内容在结合我在折子上看到的内容,很容易就推论出一条线索。秦王明面上的视察变成暗访,那肯定是当地有一些问题,一个有问题的地方政府在面临上级领导的视察时,必然会做出掩饰行动,阻挠视察,毁灭证据,甚至狠下杀手。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是最可能的推论。我能想到,自然臣们也能想到。

      尚书令吴英勉就道:“眼下最可能的,是那铜陵县有问题。为何秦王不在别县失踪,反倒在铜陵县失踪?为何秦王不在别县暗访,反在铜陵县暗访?在哪出的事,便在哪究责。铜陵县上下的问题定然不小。”

      “吴尚书所言确有道理,”中书令文歉道,“只是我有一事不明,秦王身份贵重,一个五品县令,纵然胆子再大,也不可能轻易将主意打到亲王身上。其后果可不是诛九族这么简单!”

      “那文大人觉得,谁最有可能犯下这谋逆大罪?”吴英勉问。

      “我并不知道,铜陵县令定然逃脱不了干系,但挟持一位亲王这种事,一个县令,定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文歉转向面对我道,“臣斗胆猜测,此案定然牵涉甚广,甚至可能动摇广南官场。”

      “臣有异议,”一直在听的门下侍中晁清华开始发表意见,“若真如文大人所说,一州一府都牵涉其中,那秦王殿下失踪一事定然会被捂住,不等到歹人成事,定然不会让远在京城的陛下知晓。广南府至京城快马加鞭也要近一月方能抵达,而从广南府派出的送信人却在事发后一月零几天内,抵达京城,几乎是在确认王爷失踪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赶赴京城,这与推理不合。”

      “臣附议,”另一位侍中也占站了出来,“若是广南官场对秦王有所图谋,那整个秦王府都会遭到控制,根本不可能向外透露广南的情况,且那送信人除却疲惫,并无追逃后的狼狈惊慌,是不是当地官府有预谋的挟持秦王,还根本不能定论。”

      大臣们的推论我听在耳里,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欲意谋害秦王的凶手总要有一个,这个人是谁,动机是什么,又如何把人带走的,这些问题单纯靠分析是无法得出结论的,于是我说。

      “带那人上来,朕要亲自审问。”

      很快,本就安置在近处的送信人被侍卫待了上来。那人面容平凡身材瘦小,风尘仆仆,并未来得及休整,跪下后还有些颤抖,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

      “你是何人,在哪里担任什么职务?”我直接询问。

      “小人名叫苟利,原是铜陵县折冲府的斥候,后入秦王府当差,是王府卫兵。”尽管紧张,这个苟利说话还是很流利。

      “你是何时出发上报秦王失踪?”我继续问。

      “回陛下,是在秦王殿下不见的第五日。”

      “为何拖延这许多时日?”

      “陛下,秦王殿下失踪前曾告明侯先生,将晚归几日,所以一开始王府上下并未想到殿下竟是失踪,后铜陵县府衙来报,发现王暗卫的尸体,这时已经过去三日,后来侯先生带领王府亲卫,联合整个广南官衙一同搜寻两日,都未发现殿下,这才命小人连夜入京报信,”

      如此看来,并非是秦王身边的人有意延误时机,我这么想着,然后又问:“这侯先生是何人?”

      “回陛下,侯先生姓候名栉风是广南府当地名士,学问出色,能力卓绝,这两年一直是王爷宠幸的门客。”

      “如今王府是谁在操持?你来之前,王府境况如何?”

      “是侯先生和王府管家在操持,小人来京之前,侯先生已经下令众人回王府,除却必要人员在外搜寻王爷下落,整个王府闭门谢客,暂时不与外界来往。”

      发现秦王府暗卫尸体的官府立即通知了秦王府,亲王府迅速反应,同赶赴联合搜寻,搜寻一时没有结果,为避免节外生枝便闭门谢客……

      我稍作沉吟,这个小小卫兵说的话并无漏洞,也听得出在发现秦王失踪后,他们做出的努力,甚至为整个广南府作证,他们并无谋害皇室之心。至多算是失职。

      看着老老实实跪着的苟利,我又问了:“秦王轻装简行,舍下仪仗队伍前去暗访。他是发现了什么?”

      “小人并非王爷身边的得力人,小人只是在事后听说,铜陵县县令可能与江湖绿林有勾结,王爷暗访或许是因为这个。”苟利思考了片刻才说。

      “与江湖绿林勾结?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我说。

      关于铜陵县令如何与绿林勾结,苟利其实也不能讲出个一二三,但他祖祖辈辈都是广南府人,对广南府是个什么情况很是熟悉。在他的讲述里,我听见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殷。

      广南府地处西南边垂,过去曾是蛮荒之地,大殷立朝这么多年,对边陲欠发达地区也有扶持,现在的广南县虽不比中原腹地江南水乡,但起码甩了大草原上的民族十几条街。

      但广南还是穷,还是无人敢去。穷其实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当地民风彪悍。其实这也和太祖建立大殷时的一次决策有关系。

      天下还很乱的时候,因为现实所迫,民间习武之风盛行,一些门派出于保护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的初衷,也不避世清修了,纷纷出山行侠仗义,广收门徒,兼收容难民,一时刷了很高的声望。

      这也是好事,毕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嘛。但可能是武学门派尝到了有名声有势力的好处,在天下初定时还要死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仗着于天下有功,就打算做自己的土皇帝。

      这样太祖能肯?肯定不能。但毕竟武林高手的武力值和一般军士不在一个量级,刚打完仗不久,太祖也不想耗费军中儿郎的生命在消耗和内斗上,于是用了毒计。反正通过各种不好言说的阴谋,太祖成功分裂了武林。太祖不想放弃人才,就招安了一批,就是现在骠骑大将军帐下那批。

      但总有人天生爱自由,宁为自由死不为富贵活,这一批硬骨头太祖眼不见为净,打散了各处流放,流武林放人口最多的,就是当时正好在大兴土木搞建设的广南府。

      可以说,如今的广南府,是江湖文化留存最多的地方,这里的普通居民指不定都会两手,有一两个绝世高手也不是没可能。如此一来,民风如何不彪悍?

      因为太祖的原因大殷整个官场对所谓的绿林好汉没什么好感,对待这些人也采取没闹起来就随它去,闹起来就狠狠打的态度。要是这个县令这的与江湖人士有勾结,那就有些微妙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双更,因为作者的懒惰。_(:з」∠)_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