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主谋露面 ...


  •   李澄秋接到一封信,出门办了点事,不过一晚不在昆仑镇,再回来时,竟听说案子已经破了。

      “……贼人胆大包天,夜入巡检司盗宝被抓个正着,那小贼扛不住,很快就招了,巡检司押着人去起赃物和凶器,竟然就捉到了主谋!”徐二娘见了她就跟在她后头咭咭格格说个不住,“还有啊,那个自首的陈太子果然是假的!”

      李澄秋脚步一顿,转头确认:“假的?谁说他是假的?”

      “那真凶啊!你道真凶是谁?”徐二娘故作神秘,“他与陈太子可关系匪浅。”

      李澄秋笑道:“总不会是宇文公主。”

      徐二娘扫兴的拍了她一把:“自然不是啦!是陈太子当年读书时的伴读同窗,陈朝中书侍郎之子,叫罗丞。不过这个人名不见经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澄秋问道:“他是主谋?那他盗窃凤冠、杀了李如峰,为的是什么?”

      “那谁知道呀!巡检司又不外泄!大伙只看见抓了人而已。”

      李澄秋想着一会儿得去巡检司看看,便打算先回房换衣服,徐二娘却还拉着她不放:“你到底去哪了?一夜不归。老刘也是的,好些天不回来,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还没有消息?”李澄秋眉头微蹙,“对了,那个自称是陈太子的人呢?巡检司怎么处置的?”

      徐二娘回道:“不知道呀,没消息。哎,你别走啊,林公子来找了你两回了,你去一趟茶楼吧!”

      李澄秋挣开她的手,径自往房里去,“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她匆匆进房换了一身衣裳,整理好仪容,便出门往巡检司去,到巡检司门口时,只见守卫森严,光卫士就围了两层。且一见她走过来,立刻有人上前盘问。

      李澄秋说了想求见总捕头,卫士传报进去,不一会儿梁伯元就跑出来迎她,带着她一路进去,到王珪平常见她的屋子里,却并没见到王珪。

      “总捕头还在审讯,李掌柜稍坐等等吧。”梁伯元一边说,还一边叫人送了盏茶来。

      李澄秋道谢后问道:“听说真凶捉到了,还是陈朝大臣之子。”

      梁伯元如今也知道了李澄秋与总捕头关系匪浅,看屋内也没有旁人,便低声回道:“是的。他自己说他父亲是陈朝中书侍郎,国灭时殉国而死,他自己忍辱偷生,是为了找到陈太子图谋复国。”

      “图谋复国跟偷盗凤冠有什么关系?”

      “他说是想借这件大案掀起风浪,好引出陈太子来。这八年他们陈国遗民一直在到处找寻陈太子,却一无所获,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这倒算是一个说法,只是:“他要做大案引陈太子,为何偏偏跑到云南来?莫非他们得到消息,知道陈太子就在云南?”

      梁伯元还未答话,就有人在门边说:“正是如此。”

      李澄秋二人听见声音,忙一同站起,看着王珪走进来,梁伯元行了个礼就告退出去,留下空间让他们说话。

      王珪满脸倦意,示意李澄秋坐下,他自己也坐下倒了一杯茶喝,然后把整件事从头到尾讲给了李澄秋听。

      原来前日他们抓到孙和等人,孙和什么都不肯说,他身上伤势又不轻,不好动刑,王珪就只能把重点放到另外三个小贼身上。

      当晚孟桥生等人就押着赵文和秦立分别去搜查了他们落脚的货仓和秦立指认的赃物埋藏地点。

      “凶器确实是一柄西域弯刀,就跟一箱赃物放在一起,倒像是故意这样放着,好叫我们一起找到似的。”王珪蹙眉轻叹,“那个自称是幕后主使的罗丞就在赃物埋藏所在的一棵树后躲着,‘不小心’被桥生他们发现了踪迹,他不会武,自是束手就擒。”

      李澄秋听得表情奇异,禁不住问道:“这样容易?”

      王珪叹道:“是啊,容易的我都觉着是上了什么人的当。那个罗丞对一切罪行供认不讳,说之所以会派孙和等人铤而走险,是因为陈太子迟迟不曾出现,又怕夜长梦多,那两件宝物被我送走,便遣了孙和来盗。”

      “那萧若呢?还有那日接应萧若的人呢?”

      “他承认了陷害萧若,还揭露了萧若的身份。原来这位萧姑娘与陈太子也是关系匪浅,她的母亲正是陈太子之母凌皇后的亲妹妹,她跟陈太子是嫡亲表兄妹。”

      这一点让李澄秋颇为惊讶,她细想了一回萧若的语气神情,对陈太子自是推崇景仰,却并没发现有表兄妹之间的亲昵。

      “他陷害萧若,也一样是为了引出陈太子,毕竟若陈太子真在云南,得知亲表妹卷入这桩案子,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坐视不理的。后来刘壮士乔装救走萧若,他以为是陈太子现身,便派人接应,可见了刘壮士便大失所望,只派人先送走了萧若,又将刘壮士草草打发。”

      李澄秋道:“可是老刘至今都没有回客栈,不会是他们怕老刘识破什么,下了毒手吧?”

      王珪听了这话有点心虚,但现在毕竟不是揭露刘石宏的时候,便遮掩道:“刘壮士的身手怎会那么容易就着了旁人的道?可能他是查到什么端倪,自己去追查了吧。毕竟我们起获的赃物,不过仅有李如峰丢失宝物的二成而已。”

      “不是全部么?剩下那些东西哪里去了?这些日子凡是离开昆仑镇的客商,所携带货物都是经过盘查的,也并没有发现有人将赃物运走啊!”

      王珪点头道:“我刚刚就在跟罗丞查问此事,他说东西早已运走,此时已经到了姚府入了吐蕃了。他们积蓄财力,仍是打着东山再起的主意,听他的意思,陈国想要复辟的遗民不少,他并不是领头人物。”

      李澄秋从头梳理案情,“这样说来,他在云南图谋至少有八九个月,在查知凤冠就在黎王府、并且老王爷打算把凤冠给新王妃后,就安排花匠隐姓埋名进了黎王府,并故意在老王爷新婚之夜盗走凤冠,引得市井哗然一片、尽人皆知。而李如峰的身份,显然他们也早已查知,借着凤冠被盗案沸沸扬扬之时,下手杀了李如峰,并取走李如峰当初从陈国带走的宝物。”

      “正是如此。罗丞供认,他们遣了郑七潜入李家,打探到李如峰书房里暗藏地道,在案发当晚,便在众人饮食中下了迷药,郑七接应他们入内,将李如峰单提到书房,关好门窗,威逼李如峰说出了藏宝之处和地道入口,孙和动手用弯刀割了李如峰喉咙,罗丞蘸血在桌上写下了‘佞臣当诛’四个字,然后他们便带着宝物从地道离去了。”

      这口供本与赵文所言有些出入,王珪安排人再次讯问,赵文才承认他其实进过那间屋子,只是后来从地道去了出口那间民宅望风,并没看到杀人经过。他一开始不肯承认,也不过是为了减轻罪责而已。

      李澄秋听完又问:“他们既然行动如此周密从容,为何当时没有逼问玉玺下落?”

      “因为当时李如峰死活不肯承认他盗走了玉玺,他们用尽法子也没逼问出来,又怕事情泄露,只能先杀了李如峰,反正郑七还在李家,可以伺机而动。”

      “那罗丞的笔迹,可与桌上字迹吻合?”

      王珪道:“我已请了人鉴定,如今还没有准信。”

      “那么,那位自首的‘陈太子’呢?”

  •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看过记得收藏+评论哦!大家看过记得收藏+评论哦!大家看过记得收藏+评论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