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无可奈何 ...

  •   3月初,林如海以两个月的时间,整合了林家所有的产业。无用不实之物全部买掉。整理后,林家所有物品,竟然只要二十口箱子便可全部装尽。那些值钱的,重要的银票、地契、奴仆的卖外契也都已交到了黛玉的手里。黛玉收起来的时候,就放到了空间里。至此,林家除账上的五万两外,在无其他。
      4月初,林如海以古人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为题,于扬州安定书院讲学。因文人自古多出自南方,而林如海不紧是南方人,又是前科探花,现任二官大元。这种人生赢家的倾情演讲,也被无数的文人才子奉为楷模及人生追求。而林如海虽然是用了古人的名句,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使‘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最快的传播方式传遍大江南北,这也令天下文人对林海更加敬仰钦佩。就连当天天子,听闻此事后,也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夸奖林如海“国之栋梁”。
      5月中,林如海又以“佐雍得尝”为由,用林家扬州城内的铺子建书斋一座。其内收藏书籍上万册,日常供天下学子阅读。此举一出,林家及林如海的名声更上了一层楼。不说无人不知,却也是家喻户晓。
      6月末,林如海以重病不愈,无法理事为由,上递遗折请朝廷速派官员接任。遗折中,有无法继续为朝廷出力的遗憾;也有无法再为皇帝尽忠的悲鸣;还有对膝下独生幼女的不放心。字字揪心,句句滴血。读者落泪,闻者伤心。
      7月里,林如海以愧对朝庭多年栽培,无法再为国为民尽忠为由,捐家产20万两及林家百家藏书于朝廷。虽未言明,但当天天子也知其在祈求朝廷能在其离世后庇护独女黛玉。
      8月末,朝廷接任巡盐御史之职的官员带着当今皇帝恩典的太医一齐到达扬州府衙。林如海以先公后私为由,先进行交接官衙事务,之后再请太医医治。林如海知道他的身体并无任何病症,为免太医发现问题,便寻理由避开太医的诊治。
      9月初一,刚交接完衙门事务的林如海突然倒在了府衙大堂上。经太医诊治,林如海是油尽灯枯之象,以生机断绝,再无回天之力。      

      .......................................................................

          9月初二,被太医下了死亡通知书的林如海,在昏迷了两天一夜后突然醒了过来。
      看着坐在床旁哭泣的黛玉,林如海缓慢地说道:“吾儿这是什么了?现在什么时辰了?我昏睡了多久?”
      黛玉看见林如海醒了过来,忙过去把人扶着坐了。待林如海坐稳后,才轻声答道:“亥时了”。
      林如海看着黛玉的眼睛问她:“几日了?”

      半晌,“九月初二”。黛玉哽咽着回道。
            “是明天吧”林如海有些疲惫地言语,“汝今年一十有二,虽未长成,但已非稚童。吾今有语特叮嘱于你。”
      黛玉看着病弱不堪的林如海如今还不放心自己。在最后的时间里还在为自己担忧。心中悲意更甚,忙拭泪道,“爹爹快别说了,女儿会好好的。您就放心吧。您喝口水,歇一歇。”
      林如海怕现在不说,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说下去了。便用眼神制止了黛玉将要说的话。又咳嗽了一阵,才接着往下说:

      “来日舍汝西去,汝切不可过于悲伤,损及自身,此其一也。” 说罢,又看黛玉。
      黛玉知其意,只得含泪点头。
      因黛玉是坐在脚榻,趴在床沿边上的。点过头后,就将脸埋进了林如海置于床边的手心里。
      林如海一只手被黛玉依托,只得用另一只手抚摸黛玉的头发。眼中的无奈,不舍,几乎要溢出来。
      “其二,吾之身后事,棺木等物齐备。其他事皆可交由今次赴任的杨大人处理。”

      “其三,上月中,吾已去信京都,七七之内应会来人。为父的后事,因你年幼,又是女儿家,所以无论是杨大人还是朝廷都会帮汝办理为父的后事,而这些后事交由官家处理,远比让你外祖家处理来的更好一些。也能让汝将来更好过一些。汝送灵回姑苏后,便与来人回京城居住,也可就近依附外祖舅家。姑苏以无近亲族人,人心险恶,不可与之接触。切记。切记” 。

      黛玉听到此,从林如海手心中抬起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林如海看到后,又接着往下说:
      “其四,汝父逝于任上,之前又有上捐的20万两白银。想来当今在吾父去后会给汝一定的恩封。有了恩封,为父也可放些心了”
      “最后,为父是看不到吾儿长大成人了,为父只好在此时为汝取学名及字了。汝的学名‘林歆舒’,小字‘安乐’为父期盼我儿能够一生都平安顺畅”。
      林如海勉强说完这段话,歇了好一会儿便又让黛玉将新任的巡盐御史杨大人请过来。黛玉看到这样的林如海,跟本不忍心再说什么了。起身走到门外,让等在门外的林管家去请杨大人过来。
      少时,杨大人便带着太医从前衙过来。黛玉本来应是避到内室去的。但因情况特殊,杨大人又年过五旬,林如海便没有让黛玉回避。
      杨大人本来已经从太医那里知道了林如海不过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心中对林如海也是一片惋惜。今天一见林如海如此,心中更是。
      林如海见杨大人与太医进来,本想起身。但却实在无力,只得对杨大人们歉意一笑。笑中带着无奈,带着自嘲。杨大人见此,忙是一番劝慰。
      林如海见此,对杨大人摇了摇头,说道:“杨大人不用说了,林某的身体,林某早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让朝廷尽快派杨大人来维扬,林某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林某在扬州城内还有一处私宅。想着一会儿便搬到哪里去。大人才刚到,总不好在这里咽气,林某这身子不争气,小女又年幼。这两天给大人带来诸多不便,还望大人莫怪林某无礼了。”
      杨大人听此,连对林如海最后的一点芥蒂都没有了。虽然谁也不愿意住刚死过人的房子,但若这时就把重病在床,已无生机的前任赶回家,住在年久无人的旧宅子。那他以后还要不要名声了。当今天子派来的太医还在边上看着呢。
      杨大人连忙表示,他并不忌讳这些,还请林如海安心养病,不要挪动。
      林如海看着杨大人及太医,说道:“海,自幼攻读圣贤书,一心只求报效朝廷。经年得点探花,跨马游街,何等志得意满。只愿一身文武艺,皆卖与帝王家。后得以官位,一心一意,奉公于前。又因年岁渐长,子嗣无望,更是一心以公务为要。圣上圣明,委以御史之职,海更是日夜不敢懈怠。今日某西去,虽有报效之心,却再无报效之力。悲哉,哀哉!”
         林如海用尽混身力气说完了这段话后,随即又陷入了昏迷中。
      “父亲,父亲,爹爹,爹爹”,一直守在一旁的黛玉哭的不能自己,趴跪在林如海的床边胡乱的哭喊着。黛玉明白,林如海最后的一段话,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让其能够传出去好进一步为黛玉铺路罢了。黛玉整颗心都被林如海的一片慈父之心揉碎了。黛玉怨恨自己为什么当初顾忌这,顾忌那的。总是不肯用真心对待林如海。现在人去了,连最后的补偿机会都没有留给她。想到林如海临去前还在为自己担心,打算。黛玉更是心中悲痛。

      本来就二天二夜不眠不休的守候,现在又加之悲伤过度,黛玉也在下一刻失去意识,陷入黑暗中。
      旁边的杨大人和太医见此,连忙唤人将黛玉送回了房间。并且全全接手了林家的事务。
      见到昏迷中的两父女,无论是杨大人还是见惯了生死的太医,在这一刻都不约而同的起了怜悯之心。而这份怜悯也体现在了发住京城的奏折上。也让在之后收到奏折的当今皇帝加重了对黛玉的封赏。
      从昏迷中醒来,黛玉便一直守在林如海的床前。黛玉知道还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林如海就会离开这个人世间。黛玉希望能让林如海最后的时间里一直有人守着。就这样,黛玉坐在林如海的床边,时不时的喂上一口灵泉水。虽然大多数的泉水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但黛玉想着哪怕只有一丝流进身体里,是不是就可以延缓那一刻的到来。书上只说是九月初三,但却没有说是早上还是半夜,如果努力一下,是不是可以推迟呢?
      9月初三子时,林如海在昏迷中离开了人世。无论黛玉怎么做,这一刻还是到来了。黛玉也在这一刻彻底的放声大哭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无可奈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