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回扬州前 ...


  •   自那日午后,每次凤姐看见黛玉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但如此,黛玉有几回不经意间发现,凤姐看二太太的眼神中,竟是带着一种猜疑。可见那日的话,凤姐还是放在了心上。以后不管二太太再说什么,至少凤姐不再会全然的相信了。只等时间到了,黛玉说的事情一样样的出现了,那么凤姐和二太太这对组合就要面临拆伙的危机了。

      虽然,谁也说不清凤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印子钱的。但贾琏帮着黛玉办了林如海的后事后,护送黛玉回到贾府的那天。也正是凤姐收印子钱利息的那天。而这么看来,凤姐放印子钱也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呢。

      记得原著中所说,秦可卿病重的那年冬天,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才写书信来接黛玉回去的。而秦可卿五七的时候,跟贾琏去扬州的来旺回京城报了凤姐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等语。而扬州至京城走水路需1个月的时间。那么也就是说秦可卿与林如海是差不多时间离逝的。都应该是明年9月前后的事情。时至今天,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现在,已经是八月末,九月初了。离每年林家来接她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估计接人的船这时候都已经从扬州出发了。等黛玉回到扬州,差不多就是原著中林如海生病的时间了。因黛玉每年回扬州都是这个时候,而今年也不会例外,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原著中贾母使贾琏护送的情况发生。这样倒给黛玉不少的准备时间。只是又要准备什么呢。财产的事情,贾敏离开前就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林府库房中的东西也就剩下贾敏嫁妆里的一点东西了。若装箱的话,也就十来个箱子。现在算一算,扬州所有的东西装箱运至京城,也不过是三十来口箱子的事罢了。所以,财产的事情,倒不是首要的。在黛玉看来,首要的事情,是林如海这个靠山倒了。她一个小女孩如何在这群狼环视的古代生活下去。

      穿越过来的这几年,黛玉一直在想,林如海病逝后,如何生活。虽然贾府内有贾母,贾母身上有催眠符。但贾母也已经不年轻了。若贾母也过逝了。那之后的生活又应该怎么办?等贾母过逝了,贾家倒了。而黛玉这个依附贾家过日子的外姓女孩又要如何自处呢?

      在这个世道下,一个女孩,就算有忠仆、有财产,想要安生过日子,没有靠山也是不可能的。可林家五服内都没有人了。五服外的亲戚,那跟陌生人又有什么两样。林如海去后,林黛玉最亲近的人家就只剩下贾家了。可贾家也会倒呀。贾家抄家的时候,黛玉才16、7岁。剩下的十多年,黛玉要如何过呀。

      黛玉有想过成为秀女进宫去。自己有空间,有忠心符。只要在宫里小心的呆到30岁就可以了。所以在两个嬷嬷来林家的时候,黛玉就问过两位嬷嬷她们在宫里的事情。知道了宫里的残酷,也知道了宫里的黑暗。像黛玉这种东北虎妞跟本就没有办法在里面活上两年,更别说十几年了。所以,进宫的想法也随着知道的越来越多而消失了。                

      之后黛玉也想过认个什么干爸干妈的。别的同人文里不是都这么写吗?可看了林如海这种古代标准的士大夫与亲生女儿如何相处后,就觉得,亲生的都这样了,那认的什么干的义的就更是白扯。纯粹是上敢子让人卖呢。

      还有一种办法,听说是可以上本家过继个子嗣,如果怕大的养不熟,可以抱养个小的。等小的长大了,将来也是个依靠。但小要多小才算小?至少也要二、三岁的吧。等黛玉离开这里回到现代时,那小孩也才十六、七岁,还没有办法把家立起来呢。所以这小孩黛玉是一点光都借不上的。存是费心费力白忙活一场。

      想起种种,黛玉叹了口气,非常无耐!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想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靠人人了,靠山山倒的。想来想去,就只剩下嫁人一条路可走了。可就算自己嫁人了,有夫家可以投奔。但没有娘家的媳妇在夫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眼前的刑氏,就是一例。而且,若是订婚时,人家是冲着林如海去的。等林如海去了之后。好一点的人家就是不悔婚,也是不会真心对待自己的。坏一点的,别说退婚了,都能往死里逼死黛玉了。所以,嫁人对黛玉来说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现在想想,也怪不得原著中的林如海会有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想法呢。贾家是林黛玉的亲戚,又是自小抚养黛玉长大的地方。总比陌生人有感情基础吧。待林如海死后,应该不会对黛玉太差才是。可偏偏世事难料,最终让黛玉受苦的确正是这个贾家。

      有时候黛玉总是想着,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原著中的黛玉一样活到十七、八岁就死掉呢。如果这样,自己也就不用为剩下的十几年的生活这样操心上火了。

      唉!谁让自己说了不算呢。既然自己不是制定规则的人,那就只能成为遵守规则的人了。认了吧。

      就在黛玉实在没有办法,只想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时候。突然想起在现代看过的一些红楼同人文。文中的女主都会把林家百年藏书抄录后拿出来,或是捐给朝廷,或是捐赠书院,或是又给朝廷又捐书院的。更有甚者是自己开书屋,让学子们免费看书的。为的就是积攒名声,人气。在林如海死后,让这些文人学子成为有利的监督者,以此来保护黛玉的生命财产安全。但这样做的一个弊端也是明显的。黛玉虽然受到了保护,但也因此会成为有心人士的追逐对象。等黛玉到了婚嫁之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但到了今天,黛玉除了公开藏书,已经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有时她真为这智商着急。那些穿越前辈到底是怎么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的呀?古代人真的不傻,相对现代人来说,更聪明一些呢。把古人当傻子,人家能让你真的成为傻子。
      在黛玉还没有想好怎么做的时候,黛玉就已经让人把藏书抄录好了。这也是因为黛玉怕到时没有想到别的办法,而再去抄书,时间会来不及的缘故。

      ................................................................

      就在黛玉数着日子盼着扬州来人时,又在突然间想起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林如海的配合问题。很多事情,就算是有催眠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解释的。
      怎么跟林如海说,‘伪爹,你快死了,活不过明年九月份。你快点帮你姑娘我把后事安排了吧’。这话,打死黛玉,黛玉也是说不出来的。但如果林如海不知道死期,他还会去安排这些身后事吗?
      黛玉是准备回扬州后就给伪爹林如海使用空间泉水的。记得贾敏因使用泉水的原因,一直都健健康康的,直到去世前的三天才发病的。如果林如海使用后也是这个效果,那事可就打大了。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就目前来说,当务之急是让林如海知道一些事情。但怎么才能让林如海知道这些事情,而又不会暴露自己,这才是首要解决的事情呀。

      十月中旬,林家的船终于停靠在了京城外的码头上了。黛玉又是一番告别辞行。待离开了贾府,便一路追风逐浪向扬州行去。
      贾家的人,也许还有林家来的人此时都以为黛玉还会如往年那般今冬回家过年,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会北上京城。所以对于黛玉的离开并没有太多的离愁。

          而此时刚走出贾府的黛玉却在想着,林如海的死亡既然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那其后的三年孝期,她到底是在京城林府守孝还是在苏州老宅守呢?如果在苏州守孝三年,那就破坏了原著剧情,估计那对神棍也是不会允许的。但贾敏去时,黛玉却是在扬州守了三年才上京城的呀。那就不算是破坏原著剧情吗?再一个,苏州必竟是没有什么人了。在林如海去世的这个时候,还是在京城林府更安全些。至少几年内,黛玉都可以借贾府的势,让自己过得从容一些。
          另一个,若是在京城,看热闹可是方便的多呢。记得原著里,凤姐儿就对贾琏说过‘‘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什么的,黛玉就想着,光看戏哪有参予有意思呀,这些个方法,将来有机会倒是可以挨个试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回扬州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